軍事史是一門充滿了無數僥倖和難以預料的歷史,有時候分兵制勝,出其不意;也有時候盲目分兵導致首尾不能相顧,一敗塗地。
而商場如戰場,品牌的分與合也是一樣,在萬千巧合中遵循著一些恆定的邏輯。
剛剛我們見證了手機市場上的又一次分兵。最早作為小米旗下一種低端機型號的紅米,剛剛宣佈開始作為獨立品牌運營,並且推出了第一款產品紅米Note 7。
作為小米的開年大動作,這個訊息本該帶來一波向好。然而有點諷刺意味的是小米股價應聲而跌,隨即引發了媒體和吃瓜群眾的群嘲。
嘲笑當然不解決任何問題,或許我們應該探究的地方在於,為什麼對於“紅米分兵”這個新故事,輿論和資本如此默契達成了看衰的共識?
這個問題背後,或許也可以讓我們思考,“品牌一分為二”究竟是不是手機市場的一把萬能鑰匙?小米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研發投入不足、國核心心市場不斷走弱、依靠低端機打“數字雞血”,是否能夠靠紅米出走完成救贖?
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要回到這樣一個視角來作為邏輯出發點:擺在紅米品牌面前的,究竟是什麼?
從近到遠,或許有三重難關在等待紅米一一完成挑戰。
第一關:史上未見之最差開局
在1月10日小米舉行Redmi獨立品牌釋出會之後,小米港股報收9.97港元,當日跌幅達到3.58%。至此,曾經號稱要衝擊萬億人民幣的小米,總市值只剩下了2376.5億港元,較發行價已經下跌了41.35%。
如果說有什麼直接原因撬動了釋出會後小米股價的進一步大幅下跌,那麼導火索或許在於當天釋出會的主角。主打價效比的紅米 Note 7 ,此前一直官方宣傳搭載了 4800 萬畫素感測器。然而最終答案揭曉,紅米Note7使用的是三星 GM1,而非4800萬畫素普遍使用的索尼IMX586。
很多科技媒體指出,三星GM1實際只能得出1200萬畫素,並且價格大幅度低於索尼IMX586。要知道,4800萬畫素是這款手機一直宣傳的核心賣點,如此輕易被戳破,實在有點淒涼。
至此,剛剛獨立不超過一個小時的紅米得到了一個史上最差開局:涉嫌話術偽裝的產品,以及真沒啥黑科技的事實。
作為一個品牌,需要在產品和市場上獨立,第一件事就是證明自身存在著差異化。然而紅米用分鐘級的時間證明了這是不存在的,縈繞在小米身上的弄虛作假和PPT營銷則被拿來發揚光大了。
這種玩法,或許是小米體系中的“保險起見”,但對於一個新品牌來說。沒有準備好新故事新技術,卻被直指舊毛病氾濫,絕對可以看作一個最差開局。
加上如今上市公司的壓力會直接作用於紅米身上,一個新品牌會做到這麼艱辛,也是很不容易了。
第二關:極容易出現的市場互衝
假如把開局身份認同的缺陷補上,紅米的日子是不是就好過了呢?似乎也不是。接踵而來的中期問題,在於小米和獨立後的紅米,很難產生差異化認知與能夠彼此隔離的市場區間。而兩者緊密相關的聯絡,卻很難一時半會兒切割清楚。
小米與紅米的關係,目前處在一個邏輯怪圈當中。目前每四臺小米手機,其中三臺就是紅米。但是小米的利潤高,而紅米本身貼牌模式,利潤很大部分要分給供應商。所以二者是錯綜複雜的連線。一方面小米要靠紅米擴大影響力和市場佔有份額,另一方面小米還不想讓紅米將大把利潤外流。
面對這個糾結的問題,目前小米的選擇是乾脆切割,各自發展。然而這很可能造成的局面是小米將喪失出貨量這個核心武器,導致競爭力的嚴重下跌。
而對於剛剛獨立的紅米來說,問題或許更加複雜。
紅米到底是什麼?相信絕大多數數碼愛好者都認為是買來隨意取用,缺乏品牌忠誠度的一種產品。
然而獨立之後,紅米勢必開始向完整的價格序列探索。雖然雷軍說紅米將繼續死磕價效比,但開始探索高階機和旗艦級,大機率是不能避免的。剛剛上任的盧偉冰也透露,紅米未來會繼續向更高價格探索。那麼同樣的價格,使用者買小米和買紅米,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在紅米將向2000元機試探的同時,小米為了不給供應商分蛋糕,必然還是會繼續做千元以下的低端機來維持銷量。並且小米價位區間並不高,2000元就叫做高階機型。而透明的供應鏈決定了,紅米也不可能做出幾十塊錢的手機。
那麼整體在1000上下的紅米,和1500上下的小米,如何在技術供應相同、同享一個供應體系的情況下,各自市場獨立呢?
所以一個大機率會發生的現象,就是紅米和小米的市場佔有發生內鬥。在手機市場基本覆蓋率已經鎖定的大前提下,毫無疑問這種自我對沖是非常危險的。
內訌風險,當然只是紅米要面對的一個可能性,然而類似的問題卻可能隨時來到這個“超低端”新品牌身邊。核心原因或許在於,從長期邏輯上看,紅米實在難以找出能夠獨立的理由。
第三關:紅米缺乏獨立的邏輯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然而分分合合也是一門學問。
《倚天屠龍記》裡少林分出了武當,堪稱一段佳話。但如果彭家五虎斷門刀分出彭家六虎斷門刀,好像就感覺沒啥意思。在手機領域,盲目分品牌的故事已經不少見。比如聯想曾經一度擁有樂Phone、樂檬、Moto、ZUK、聯想,結果如何呢?
並不是每次分兵都像榮耀和華為一樣成功。當然這也絕不是說品牌獨立純粹是賭博,而是在運氣和運作的同時,也有市場客觀邏輯在支撐著品牌是否適合於獨立。
任何市場,差不多都有三個考察標準,決定新品牌能不能在保證本品牌不受傷害,或者受到可接受損害的前提下,能夠成功獨立並且獲得長期發展:
一、品牌差異化:某個產品打造出了自己的知名度,形成了獨立的品牌認識,那麼獨立比整合效果更佳。
二、產品差異化:有技術城池,能夠做出差異化產品,足以應對長線產品需要,也是品牌獨立的一個支點。
三、使用者差異化:隨著新使用者群的覺醒、使用者需求的轉移,新的使用者市場開啟,那麼新品牌適合填補空白。
然而在手機市場使用者呈現鎖定趨勢,小米自身難以拿出獨特產品能力,紅米又基本不具備品牌認知的情況下,品牌獨立的邏輯支撐可謂一條都不佔。樣樣都沒有的紅米,很容易讓人想起魅族和魅藍——連顏色都是一種紅藍出CP的感覺。
由此來看,無論是近處的4800萬風波,接踵而至的紅米小米內部競爭,還是長期尋找自我認同,紅米都開啟了一局難度極高的遊戲。
而其未來的發展,或許重點在於看紅米能不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把低端機做出屬於自己的品牌。
但是紅米分家事件,吃瓜群眾肯定更傾向於看作一次品牌降級的開始,甚至更多壞訊息的源頭。選擇了一條不確定性十分膨脹的道路,小米本身也可能要付出更多——當然了,對於打賭這件事,雷軍同學是不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