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易數讀

天氣轉冷,一年一次的大學生體測又來了。對於部分大學生來說,體測就是在渡劫,甚至在體測前一週,就已經開始惴惴不安、腳底發軟、如臨大敵。

近日,教育部發文明確表示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無法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的不能畢業。體測掛科就意味著不能畢業,今年的體測註定又要使一部分大學生焦慮無眠了。

其實這也不是刻意刁難,這種嚴格的硬性要求下,是大學生體質越來越差的事實。

大學生體質越來越差了

當代年輕人不僅是睡不好,身體也不好。在大學期間,這種情況很常見。

從1985年開始,截止目前除了今年還在開展的第八次調研,中國已經進行了七次全國性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從這七次的調研資料來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確實不盡如人意。

值得慶幸的是,如今的大學生身高越來越高了。1985年第一次調研時,男女大學生的身高均值分別為1.69米和1.58米,到了2014年第七次調研,已經長到了1.72米和1.61米。

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越來越胖。以城市男青年為例,1985年城市男青年肥胖檢出率為4.37%,到了2014年,增加到了14.98%。

相比之下,男大學生對身材的控制沒有女大學生嚴格,肥胖檢出率比女生高出不少。

在2014年的青少年肥胖檢出率中,雖然大學生比初高中生低,但根據2017年的《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大學生的肥胖率在持續上升,每5年提高2%到3%。[1]

吃得越來越好了,身體形態自然也會發育提升,但對大學生來說,他們的身體機能卻落後於他們的身體形態發育。

以肺活量為例,從1985年到2005年,大學生肺活量均值一直在下降,2005年後雖然有所提升,但還是不如1985年的水平。

從視力上來看情況更是嚴重,大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不僅高於初高中生,而且視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差。

2014年,大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已經高達86.36%,也就是說,10個大學生裡至少能看到8個戴上了眼鏡。和肥胖檢出率相反的是,在視力不良檢出率上,女大學生要比男生更高。

近視、變胖的大學生運動能力也不是很好。體測的成績就“出賣”了大學生不發達的運動細胞,例如考察速度和靈敏度的50米跑,跟前幾屆相比,這幾屆大學生所需用時越來越長。

另一個運動專案立定跳遠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立定跳遠需要上肢擺動下肢蹬伸,它既能考察協調能力也能看出大學生的力量情況。從資料上來看,1995年後大學生跳得距離越來越短。

最近一次的調查資料只公佈到了2014年,那麼這幾年情況有沒有改善呢?

答案是否定的,2017年的《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釋出時,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表示,大學生的體質依舊在下降,只不過下降的速度有所減緩。[1]

體測標準降低了,但是依然好難

大學生的發育越來越好,但肺活量越來越小,視力越來越差,跑也跑不動,跳也跳不遠。大一大二還好,對於大三大四的學生,體測就更折磨了。

大學生體測一共測七個專案,分別為體重指數(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男生的引體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的一分鐘仰臥起坐和800米跑。

將這七個專案的指標得分與對應的權重相乘得到的分數就是你的體測總分。體測分數滿分為100分,達到60分才能及格,不合格的需要補測,如果你的分數不到50分,就拿不到畢業證了。[2]

有趣的是,大三大四體測的必測專案中除了體重指數,其他專案的及格線要求高於大一大二,而這和體質情況正好相反。

大一大二測肺活量,男生只要達到3100毫升就行,但大三大四得達到3200毫升。同樣,女生大一大二的肺活量及格線在2000毫升,大三大四的肺活量及格線上調到了2050毫升。

坐位體前屈,大三大四的及格線要比大一大二多個5釐米。只有50米跑的時候,大三大四的學生達到及格線的用時要求比大一大二少0.1秒。

要求變高了,但大三大四學生的水平卻比大一大二的時候退化了。例如,一項針對內蒙古農業大學2010-2013級14003名大學生體育成績的研究顯示,大二學生的體測成績最好,之後年級越高,學生的體測成績越差。

這也可以理解,大三大四的學生要開始面對升學或就業壓力,鍛鍊時間減少,體能自然比不上剛上大學的時候。[3]

體測是大學生的噩夢,被無數人吐槽過。但其實,針對大學生逐年下降的身體素質,體測的難度也在降低。

中國學校的體測制度最早來源於蘇聯,那時的體測制度叫做《勞衛制》。1964年,政府將名字改為《青少年體育鍛煉標準》,1975年後又做了修訂,將新的標準命名為《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此後,該標準不斷演進,測試的專案和權重分數也經過了好幾次修改。比如在“勞衛制”時期,手榴彈和射擊都是考核專案,2001年時,體測還包括游泳和滑雪,如今這些專案都已取消。[4]

現在採用的體測版本是2014年修改的版本,在50米跑、10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這些必測專案中,及格線也進行了調整,比之前有所降低。

調整幅度最大的是1000米和800米,比起1990年,達到及格的用時延長了半分鐘之多。

即便如此,對大學生來說,1000米和800米依然是最折磨人的專案。而且從資料上來看,嚴格的體測標準對於提高大學生體質來說,並沒有什麼用。

大學生變差的體質,是誰的鍋

那麼,大學生的體質為什麼越來越差了?

吉林大學的學者根據吉林省2016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年度體質測試”的資料,在不考慮遺傳因素的前提下,分析了影響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因素。[5]

在影響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負面因素中,熬夜、使用電腦手機、攝入高熱食品的負面係數最高。

對於大學生來說,熬夜已經成為常態。要是第二天沒有課,凌晨一點半睡第二天十一點起的“修仙生活”一點也不稀奇。不論是熬夜趕論文或是打遊戲看劇,熬夜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

再加上長期久坐的時間也長,年紀輕輕,就已經開始腰痠背痛了。

除了飲食生活習慣,家庭環境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有重要影響。家長的教育理念、對子女身體素質的投資以及家長本身的示範作用,和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是正面相關,其中家長教育理念的正面相關係數在所有因素中數值最高。

然而,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下,大部分中國家庭更加偏重於智力發展,忽視了子女的運動技能。

除此之外,體質健康和體育鍛煉息息相關。其實,誰不知道多鍛鍊才會身體健康。但是要邁出步子鍛鍊,真的挺難。

一項對北京市六所高校805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調查表明,“沒有時間”“學習任務重”是影響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分別佔比69%和57.1%。

當然,也有不少實誠的大學生表明不鍛鍊只是因為“懶惰”和“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分別佔比44.5%和39.5%。

沒上課的時間裡,在寢室看劇睡覺比去跑步愜意多了。何況,一時的興起不難,難的是能保持頻率堅持鍛鍊。

此外,鍛鍊設施不足、沒有合適的鍛鍊團體或同伴等都是大學生不參與體育鍛煉的原因。

如今,不僅體測成績會影響正常畢業,有不少高校還加強了關於體育鍛煉的強制性要求,例如每學期要求一定的跑步打卡次數,不合格者不能申請獎學金。[6]

雖說學校也是出於督促學生鍛鍊的目的,但從中國學生開始上學起,體育鍛煉的時間就不斷被擠壓,高中更是如此,不少學校的體育課被語數外等“正課”輪番佔用,體育課也基本形同虛設。

好不容易上一次體育課,無聊的專案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中國學生一直都很累,沒什麼時間休閒娛樂。體育課老師要是不管,本來就已經很疲勞的學生寧可坐著休息,也不想活動。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麼多年欠下的債,到了大學,該還的也還是得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