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雲入端:一場雲端計算巨頭的闖關遊戲

naojiti發表於2021-05-29

2016年的時候,分析機構Gartner曾預測,如果到了2020年,公司還沒有選擇上雲,那將會是非常罕見的情況,就好比我們今天沒有網際網路一樣。

如其所料,2020年,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果然都因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上雲,也成為了各行各業的共識。

雲服務市場的爆發,也催生了更多的差異化和細分賽道。比如,一些“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雲端計算巨頭,已經開始紛紛由雲入端。

2020年9月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佈“雲端一體”的IT架構演進方向,並推出了包括雲電腦“無影”、物流機器人“小蠻驢”等產品。隨後,2020年11月,又有媒體透露微軟也正在開發一款名為Cloud PC的雲電腦虛擬化服務,並計劃2021年正式推出。

最新進展,昨天5月28日的阿里雲峰會2021上,阿里雲總裁張建鋒透露,一年時間裡,無影雲電腦已經服務眾多行業客戶,開始啟動大規模商用。當天,無影雲電腦公有云版上線。

終端能力被納入雲市場的賽道,從“雲-網”向“雲-端”轉變,這種趨勢是如何發生的?又會將我們的手機、電腦、PC等終端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嘗試沿著“由雲入端”的路徑,來理順這一盤巨頭集結的迷局。

雲電腦的因果

要理解“由雲入端”的原因,雲電腦是個不錯的入口。目前,雲電腦領域吸引了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等玩家列陣以待。其中,阿里雲的無影雲電腦、AWS的WorkSpaces已經開始為全球各地的工作人員提供服務,微軟的Cloud PC目前還在內部測試、無法使用。

能夠吸引巨頭集結的魅力,來自於雲電腦的特性:通過上雲,員工可以在任何地點工作,不必為短期使用而採購高效能的IT裝置,付費靈活按需訂購,同時確保敏感的資料不會因網路攻擊等意外而丟失。尤其在疫情期間,雲電腦的優勢被遠端辦公等需求前所未有地放大。

具體到行業層面,能帶來什麼改變呢?比如說吧,可以大大減少影視製作的週期,讓你跟你磕的CP更早在熒幕相見。

去年10月,電影市場加速恢復,墨境天合的合作特效師就因疫情分散在各地,為保證《刺殺小說家》等多部電影的順利製作,遠端登入無影雲電腦,讓渲染、製作環節得以正常進行。

不止如此,對曾打造出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墨境天合來說,上雲前後的效率差距十分明顯:

一是減少了製作週期。《流浪地球》顛覆了人們對國產電影“五毛錢特效”的印象,據墨境天合CTO陳向正回憶,製作《流浪地球》時經常遇到儲存不夠、效能不足等問題,渲染、製作會有大量的重啟、卡頓、當機。

將業務放在雲電腦上,處理過程就大不一樣。《刺殺小說家》整個影片有1800多個鏡頭,在國外完成都需要兩年或者三年的製作週期,而墨境天合借助無影雲電腦,不到一年就完成了1500多個鏡頭的製作,提高了一倍的製作效率。期間,阿里云為這家特效製作公司供應的算力峰值21萬vCPU,相當於一臺210000核CPU的電腦。

二是減少了協作消耗。傳統生產模式中,拍攝完畢後需要再將作品拷貝、上傳處理;在計算、渲染的大量時間裡,特效藝術家只能乾等著。

去年很多劇組藉助雲電腦,拍攝完成後自動上傳到雲端伺服器,同步到北京、成都兩中心,製作團隊可以立馬就畫面效果進行溝通反饋,大大減少了協調的等待與消耗,有更多時間來打磨、迭代畫面,產出精品內容。

當雲電腦進入影視行業,大家看到心儀CP演員的時間更短、畫面更精良,磕糖舔屏更快樂。面對“雲端”結合的魅力,是不是立馬想大喊“GKD搞快點”!

在雲電腦身上可以看到,“雲端一體”的解決方案,能夠以協同的方式更好地滿足產業對低時延、高安全、算力最優、即時響應等現實需要。

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雲與端的結合涉及到非常多的軟硬體技術、工程化能力、開發生態等等。“由雲入端”,也就成為一場全球雲巨頭的闖關遊戲。

第一關,雲的成本

雲服務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自然也要保證良好的成本優勢與可靠性。要實現普惠上雲,就涉及到虛擬化技術、資料庫、晶片、軟硬一體化、智慧運維、安全計算等等技術創新。

舉個例子,讓算力在終端徹底釋放,需要進行細顆粒度的算力調節;要保證客戶的資料安全可控,就需要整合多副本儲存、自動備份、病毒雲查殺、防勒索等能力。

資料顯示,無影雲電腦在前期部署中,一些客戶硬體成本預期可下降50%、IT運維人員單位時間節省80%以上。

飛利浦、中華保險等機構就開始嘗試在聯合研發環境中使用無影雲電腦架構,連線到製造、金融公司的核心繫統,保障資料不落地、雲上不洩露;企業管理員在雲上控臺裡,可以設定共享儲存、日誌審計、便捷賬號、工作區網路方面的靈活策略,一站式構建可靠的辦公與運維環境。

“雲+端”模式下,只有在技術領域深入佈局的雲廠商才能跑到最後。

第二關,入的難度

隨著雲端計算越來越被產業使用者所接受和普及,差異化的接入需求也越來越多。

企業需要更加垂直、個性化的雲服務,而不是簡單地將資料和業務遷移上雲;此外,也對雲端軟硬體的協同相容提出了穩定性、相容的要求。

這就要求雲廠商既要了解客戶的業務場景,又要提供更優質的工具鏈和深度服務。

比如,針對影視製作公司的需求,阿里雲結合無影應用中心,可快速構建面向研發、設計、渲染等場景的一體化方案,實現敏捷部署。

從中國網際網路土壤上成長起來的阿里雲,在場景豐富度、產業厚度、端雲無縫連線等綜合能力上更勝一籌。

第三關,端的門檻

雲和端的深度嵌入,本質上是需要硬體來針對性激發軟體價值,以整體解決方案的方式來服務於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

要求跨越傳統硬體廠商的桎梏,實現跨終端、跨系統、多架構的整合,為產業提供多元選擇和價值最優解。

阿里雲選擇開放的跨系統架構,根據客戶和市場需求,適配了多種雲桌面協議和服務;另外,還聯合多種型別的行業使用者一起定義產品,尋求端側創新。

以無影雲電腦為例,與數十家辦公類、視覺類客戶一起共創了無影A系列,2款機盒可以在本地擴充連線更多專業硬體。使用者在雲端控臺裡能夠靈活掌握這些埠的安全策略,稽核不同裝置的連線。下半年將面市的T系列一體機,目標則是和圖形設計、影視特效、遊戲渲染等領域的工作者,創造高效智慧的新一代圖形工作站。

在雲端一體演進方向下,未來,端會跨過系統,讓更多應用和開發者直接在雲上創新。

第四關,新的可能

比起算力資源等,企業上雲更加關注業務創新、流程創新等價值創生。大量不同行業的複雜需求,自然需要更多企業和個人開發者的加入,開發生態的建設直接影響雲廠商未來的發展潛力。

阿里雲就十分重視與產業夥伴的共創。無影雲電腦在2020年9月雲棲大會發布第一款C-Key後,吸引了來自辦公、視覺(包括圖形設計、影視特效、遊戲製作)、金融、教育、研發等領域的客戶。

在視覺領域,完成前後期的雲上協同、模型製作和應用適配;針對解決連鎖企業分散化的軟硬體部署需求等等,比如在視覺領域,完成了前後期的雲上協同、模型製作和應用適配。。

當然,雲電腦與產業的共創,還有不少探索空間。比如電影級影視作品對高解析度、高幀率、高還原度的要求更高,目前雲電腦還沒有100%覆蓋生產環節,需要視訊壓縮領域的演算法工程師、圖形學專家等一起解決。

還有時延。藝術家使用雲電腦時要求操作很流暢,思路才不會被打斷。不同的地理位置、網路環境也會有影響,尤其是在跨境協作這樣物理距離比較遠的情況下,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延時,流暢度還需要不斷提升。

能否源源不斷為“雲-端”產品實現技術突破,增加符合行業屬性的創新,將成為接下來雲廠商的挑戰和重點。

“由雲入端”,是一場山高水遠的冒險,每一個環節的成功闖關,也意味著產業所需要的能力、競爭所依仗的壁壘,被一一奠定。

曾被設計、被規劃好的雲端計算價值,與今天各行各業提出的實際需求與熱情擁抱相比,都顯得格局小了。“端雲一體”的到來,又將給全球雲市場帶來怎樣的驚喜和風雲變幻,令人期待。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7456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