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為何港口自動駕駛能“獨善其身”?丨曼孚科技
外界頻繁談及自動駕駛寒冬的時候,港口自動駕駛仍然在快速落地。
在中國,東北至西南共分佈著87個港口。自2017年港口自動駕駛探索以來,無人集卡與IGV已在13個港口陸續落地。這些自動駕駛卡車主要應用在東南沿海港口,包括上海洋山港、天津港、媽灣港、寧波舟山港、珠海港、廈門港等。
今年,港口自動駕駛發展正呈迅猛態勢,下圖為部分自動駕駛公司在2022年業務落地情況。
這個擴張速度,遠遠超過了自上世紀就開始佈局的AGV。
簡要說明下,AGV是荷蘭鹿特丹港ETC-Delta碼頭於1993年開發的無人自動引導運輸車。 透過自身的磁導航感測器,AGV可以接收磁釘資訊,從而實現對路徑的定位。
但這種方法需要在行駛道路的地下提前埋上磁釘,耗費成本高,維修難度大,因此已逐漸被無人集卡取代。
“獨善其身”的港口端
自動駕駛寒意傳導,為何港口端能“獨善其身”?
這得益於其獨特的發展路線,港口自動駕駛是堅定的 「高精地圖擁護者」。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一直存在“輕感知、重地圖”與“輕地圖、重感知”的技術路線之爭。高精地圖作為一種超視距感測器,是自動駕駛前行的柺杖,許多頭部車企都依靠高精地圖 快速推進城市內部的落地計劃。
但隨著高精地圖的採集資質收緊、成本居高不下、鮮度保持困難等問題出現,部分車企開始將企業路線掉轉為難度更高的輕地圖。
上述之爭並沒有殃及港口自動駕駛,其特殊的場景結構決定了港口對高精地圖沒有采集資質的要求、沒有鮮度保持的煩惱、更沒有成本控制的憂慮。此外,港口中場橋、岸橋等港機裝置的工作根本離不開高精地圖。
因此,港口自動駕駛公司最終都選擇將這根 “柺杖” 作為開疆拓土的必備武器。
但高精地圖統一併不代表各家技術路線的步調也會一致,港口自動駕駛也存在著技術爭議。
強車or弱車
港口自動駕駛一直存在著 強雲弱車和強雲強車的技術路線之爭。雲指的是自動駕駛管理系統,車指的是無人集卡、IGV等單車。
首先說 強雲弱車,其延續了港口的一貫指導思想,是一種平臺功能很強大,單車相對弱雞的方案。強雲弱車已在多地大港落實執行,被證實新建港口的可行方案。
但該方案中,單車事事都需徵得平臺命令,弊端同樣顯而易見。
(a)一旦出現網路延遲、不穩定等問題,就會危及單車安全行駛,增加單車損耗。
(b)行駛路線上出現未上報雲端的障礙物,單車只會原地等待,致使交通堵塞,無法正 常作業;行駛路線上出現的障礙物在雲端有記錄,單車也需請求雲端重新規劃路線,等待新的指令,這勢必會影響工作效率。
總的來說,與其他場景不同,港口自動駕駛不僅是單車智慧的單打獨鬥,同時也是單車智慧與平臺智慧的配合戰。 不僅雲要強,車也不能弱。
這樣看, 強雲強車顯然更合時宜,也是業內呼聲最高的新路線。將雲端的技能適當轉移至單車上,並結合外界自動駕駛技術解決方案,增強單車的智慧性,可以避免因某輛車故障而導致港口癱瘓。
下圖為強雲強車的具體子功能。
從表格可看出,雲端除升級導航、豐富運營管理外,也將區域性規劃轉移至車端,增加了單車感知預測的功能。強雲依舊是強雲,弱車能力顯著增強。
毫無意外,此方案會解決強車弱雲的諸多弊端。
(a)沒有網路延時、不穩定帶來的速度上傳和下發的不完全對稱問題,單車速度控制更加穩定,能耗降低的同時還可以降低底盤的損耗;
(b)單車具備基本的感知決策力,在行進過程會主動避讓障礙物,並做出下一步決策,減少單車損耗。無需等待平臺端的指令。
強雲強車是一個好的技術路線,但也是一個困難重重的路線。
港口自動駕駛雖是 封閉或半封閉場景,但也並不像想象中那樣 容易落地。
許多特定問題,如無人集卡釐米級的定位、金屬集裝箱對衛星的干擾、車輛間互動/姿態控制/轉彎的控制等,都是港口自動駕駛需面臨的挑戰。
因此,與其他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相似,港口自動駕駛也需要高階別輔助駕駛的協助。
下個風口—資料標註
港口自動駕駛應朝著L4甚至L5級別努力,這需要相關演算法的訓練與調優,其高垂直度、高精確度的場景需求, 也對資料集的質量要求帶來了挑戰。
如何得到細分場景的高質海量結構化資料?
顯然,選擇與 專業的大中型資料標註公司合作是自動駕駛公司的首選。
曼孚科技自研的MindFlow SEED資料服務平臺具有高度的場景適配性,平臺包含三大標註模式以及四維標註工具,全面覆蓋影像、影片、點雲等幾十種標註工具,高效地處理港口自動駕駛海量資料集,為港口自動駕駛各類演算法模型提供資料支撐。
從港口到港間,自動駕駛確實擁有一定的優勢。以相對簡單、容易落地的領域著手,是封閉、半封閉自動駕駛場景的獨特行進方式,也是港口自動駕駛最快的落地路線。
而曼孚科技也將持續為客戶提供 定製化資料服務解決方案,為港口自動駕駛的擴張貢獻更多資料的力量。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56378/viewspace-292754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標註案例分享:自動駕駛影像語義分割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資料標註,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引擎”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3D點雲——自動駕駛前行的推進器丨曼孚科技3D自動駕駛
- 特斯拉2年內實現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時代還遠嗎?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曼孚科技榮登自動駕駛百強企業榜單自動駕駛
- 資料標註在自動駕駛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一文詳解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丨曼孚科技地圖自動駕駛
- 幹線物流:自動駕駛商業化場景的新風口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行業的未來由資料標註來撐起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行業
- 又一次致人死亡,自動駕駛到底該不該問責?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破局自動駕駛落地難,資料標註行業變革是關鍵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行業
- 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識別紅綠燈?三個角度告訴你答案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曼孚科技:時勢造英雄丨疫情之下,無人駕駛將要“出圈”?
- 2025年自動駕駛收割時,車企該如何應對資料標註問題?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曼孚技術分享:資料標註都在自動駕駛哪些場景落地?自動駕駛
- 曼孚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自動駕駛資料標註量產程式自動駕駛
- 一文讀懂自動泊車的自動化等級丨曼孚科技
- 億級融資事件佔比超30%,超自動化的下一站是何處?丨曼孚科技事件
- 戰“疫”背後的AI身影丨曼孚科技AI
- 經緯恆潤中標港口自動駕駛新專案自動駕駛
- 人工智慧落地難,難在哪裡?丨曼孚科技人工智慧
- 滴滴又成立一家自動駕駛子公司,意欲何為?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助力智慧港口建設,提供資料標註服務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計程車到底“破壞力”幾何?自動駕駛
- 華為掀起了自動駕駛小高潮自動駕駛
- 資料採集,AI產業落地的“助推器”丨曼孚科技AI產業
- 為什麼自動駕駛需要5G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研究報告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拉鋸戰自動駕駛
- 機器越“智慧”,資料標註員越容易被淘汰?丨曼孚科技
- 自動駕駛資料閉環: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自動駕駛
- 當出行獨角獸開始“覬覦”兩輪自動駕駛自動駕駛
- 資料標註在AI教育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丨曼孚科技AI
- AI輔助,資料標註行業發展的新引擎丨曼孚科技AI行業
- 資料標註員:人工智慧行業的“築夢師”丨曼孚科技人工智慧行業
- 資料標註在智慧金融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丨曼孚科技
- AI資料中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引擎丨曼孚科技AI
- 自動駕駛對公路基礎設施有何深刻影響?(上)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