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致人死亡,自動駕駛到底該不該問責?丨曼孚科技
“前幾天在上海發生了一起悲劇,1月22日下午4點30左右,15號線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車時被遮蔽門夾住,工作人員急速上前,試圖幫助脫困,後經送醫搶救該乘客仍不幸身亡。”
這是繼上次特斯拉因錯誤判斷路況致嚴重車禍後,自動駕駛的又一次致人死亡事件, 此次事件也再次將自動駕駛推上了風口浪尖。
背景調查
據悉,上海地鐵15號線是於去年開通的全自動駕駛線路,該車輛擁有國內最高等級的全自動駕駛技術,在地下行駛過程中基於無線通訊接受訊號,能夠全面滿足自動駕駛所需的各種要求。
除自身硬體外,環境的優勢也是自動駕駛廣泛應用於軌道交通的原因。在地面交通中,自動駕駛面對的場景繁雜細碎,不僅要面對人、車、紅綠燈,同時也需完成對複雜路況的分析判斷。而在軌道交通中,環境因素單一許多,不僅路況簡單、環境封閉,且無需自己決策,每趟線路都有嚴格的時間把控,這對現在的自動駕駛來說就是良好的“溫床”。
而如今,在這看起來簡單封閉的工作環境中,卻也發生了重大事故,不禁令人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產生擔憂,自動駕駛正面臨著信任危機,但此次事件真的該問責自動駕駛嗎?
事件還原
在追責之前,先為大家還原一下事情經過:
據目擊者回憶,事故發生前一名老婦人在下車時因躲避不及被遮蔽門夾住動彈不得,站臺工作人員發現後第一時間上前嘗試將該女士拉出來,而此時的遮蔽門因未能關閉,使得地鐵也無法正常行駛。
幾分鐘後,工作人員發現自己無法成功將該女士拉出,於是他選擇利用遮蔽門鑰匙“切除”遮蔽門,也就是將遮蔽門切換到“隔離/手動”;
而就在遮蔽門被切除後,自動駕駛系統察覺到危險排除,列車收到了正常發車的訊號,開始自動行駛。
儘管工作人員察覺到列車發動並迅速按壓了“緊急停車”按鈕,但仍未能阻止悲劇的發生。列車已經啟動行駛,被夾住的乘客受到了列車拖拽傷害,而此刻的遮蔽門也因外力衝擊開啟了門。
最終結果,站臺工作人員雖將該女士救下,但她已倒地不起,不治身亡。
在為這場悲劇惋惜之餘,民眾也一直對該事故責任歸屬者爭論不休。
但悲劇已然發生,分析事故原委的目的不應是惡意指責與謾罵,而是為了警醒市民與工作人員,更是為地鐵自動駕駛敲響警鐘, 應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從人、車以及硬體、軟體不同角度制定相應解決方案。
“自動”駕駛
目前全自動駕駛普遍採用車地通訊技術,利用LTE通訊實現車——地的雙向通訊。
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就是上海市軌道交通領域首次將LTE異網融合技術應用於地鐵通訊系統的線路,這種技術通訊頻寬更高、連線更快、承載能力也更強。而目前看來,15號線也並未出現通訊問題而引發的駕駛失誤。
歸根結底,目前的全自動駕駛地鐵雖已實現無駕駛員自動行駛,但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卻還需依賴站臺的工作人員來緊急制動,自動駕駛感知決策技術仍需不斷完善。
以15號線為例,即便在這次事故中車門完全開啟,目前的自動駕駛系統也並不會向線管人員發出警告,而是由列車自動控制系統發出警告,通過指示燈的閃爍告知站臺工作人員狀況。
顯然這種機制是無法及時阻止事故發生的,這也是地鐵工作人員努力勸解那些試圖擠上車的乘客的原因。
結語
誠然,自動駕駛自誕生至今已近半個世紀,軌道自動化駕駛從底層的資料通訊,到列車行駛與後期運營都已形成了相當成熟、完備的體系,且將隨著通訊技術與人工智慧發展不斷拓進。
但此次15號線事故無疑也為全自動駕駛“降了降溫”,面對突發事件,系統能否提高決策感知能力,及時幫助乘客脫困或是為工作人員施救提供幫助?
毋庸置疑,我們不能因單一事件而全盤否定成熟技術的應用前景,但是,作為乘客,我們也應該明晰,全自動駕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聰明”,在乘坐地鐵時要時刻注意安全,聽從工作人員指揮。
同時,也請大家對自動駕駛多一些耐心與包容,要對自動駕駛有足夠信心,在未來,自動駕駛技術定會更加成熟,為人類世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56378/viewspace-289289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2025年自動駕駛收割時,車企該如何應對資料標註問題?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標註案例分享:自動駕駛影像語義分割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資料標註,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引擎”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3D點雲——自動駕駛前行的推進器丨曼孚科技3D自動駕駛
- 2022年,為何港口自動駕駛能“獨善其身”?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特斯拉2年內實現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時代還遠嗎?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曼孚科技榮登自動駕駛百強企業榜單自動駕駛
- 資料標註在自動駕駛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一文詳解高精地圖: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丨曼孚科技地圖自動駕駛
- 幹線物流:自動駕駛商業化場景的新風口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行業的未來由資料標註來撐起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行業
- 破局自動駕駛落地難,資料標註行業變革是關鍵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行業
- 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識別紅綠燈?三個角度告訴你答案丨曼孚科技自動駕駛
- 曼孚科技:時勢造英雄丨疫情之下,無人駕駛將要“出圈”?
- 曼孚技術分享:資料標註都在自動駕駛哪些場景落地?自動駕駛
- 曼孚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自動駕駛資料標註量產程式自動駕駛
- 一文讀懂自動泊車的自動化等級丨曼孚科技
- 盤點2018十大AI失敗案例,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肇事致人死亡!AI自動駕駛
- synchronized 到底該不該用?synchronized
- 戰“疫”背後的AI身影丨曼孚科技AI
- 人工智慧落地難,難在哪裡?丨曼孚科技人工智慧
- Uber事故案最全剖析:誰該擔責?誰在走捷徑?大勢難擋的自動駕駛應該重拾敬畏之心了!自動駕駛
- Uber安全員擔責,掩蓋自動駕駛的追責困境自動駕駛
- 特斯拉Autopilot自動駕駛軟體負責人離職自動駕駛
- 到底該不該去參加長沙Java培訓?自學能行嗎?Java
- 自動駕駛計程車到底“破壞力”幾何?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100問】第一問到第三問自動駕駛
- 億級融資事件佔比超30%,超自動化的下一站是何處?丨曼孚科技事件
- 資料採集,AI產業落地的“助推器”丨曼孚科技AI產業
- 自動駕駛研究報告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拉鋸戰自動駕駛
- 機器越“智慧”,資料標註員越容易被淘汰?丨曼孚科技
- JavaScript到底應不應該加分號?JavaScript自動插入分號規則詳解JavaScript
- 自動駕駛資料閉環: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自動駕駛
- 資料標註在AI教育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丨曼孚科技AI
- AI輔助,資料標註行業發展的新引擎丨曼孚科技AI行業
- 資料標註員:人工智慧行業的“築夢師”丨曼孚科技人工智慧行業
- 資料標註在智慧金融領域中的具體應用丨曼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