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拉鋸戰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的飛速發展,“自動駕駛”開始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面對如此廣闊的藍海,各行業的領頭企業紛紛入局,這其中不僅有百度、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還有小馬智行、圖森未來等初創自動駕駛公司,以及“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企業。
各路玩家的入局,讓自動駕駛賽道持續升溫的同時,也讓國內自動駕駛的產業鏈生態迅速完善了起來。但就目前來看,自動駕駛的問題仍有很多,離最終落地依舊需要時日。
“三座大山”
目前來看,自動駕駛的行業前景十分廣闊。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自動駕駛的先行者百度,還是初創獨角獸小馬智行,都在自動駕駛上遭受著相同的困擾。
首先,自動駕駛技術尚不成熟,落地依舊困難。自動駕駛分為L0—L5六個等級,其技術的落地,不僅需要大資料、人工智慧、高效能晶片、車輛控制、感測器、通訊等多領域、高難度技術的結合,還要考慮基礎設施、法律法規等多方面外部因素。而在目前的國內市場上,自動駕駛汽車仍以L2、L3級為主,而L4及其以上技術由於難度更大,落地要求也更復雜,短期內還難以實現。
其次,自動駕駛商業化仍存在諸多瓶頸。國內自動駕駛目前尚且處於發展初級,運營成本過高,商業模式也未完全形成,體量也還沒達到一定規模,所以投入遠遠大於產出。想要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至少需要達到L4級,不過要達到這一級別,其中的投入仍然難以預計。顯然,對於還處在“燒錢”階段的自動駕駛,離實現盈利還有一定距離。
最後,自動駕駛安全性難保障。安全往往是自動駕駛企業最為重視的因素之一,然而現階段,國內大部分自動駕駛汽車在盲區感知、攝像頭效能、算力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短板,遠沒有達到全無人的技術能力。另外,受到路況、行人、天氣等多種複雜駕駛環境的影響,自動駕駛想要安全行駛就真的是難上加難。
總而言之,技術、商業化、安全仍是當下所有自動駕駛企業的共同難題,而回顧去年各企業交出的成績單不難發現,每一家企業都在努力試圖打破困局。不過,由於不同企業對自動駕駛的業務邏輯和發展進度不同,大家在自動駕駛上的期許和表現也各不相同。
百度押注“車路雲”
在眾多自動駕駛企業中,百度的佈局顯然最為全面。
首先,百度一直就十分重視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測試。據悉,百度自動駕駛安全測試里程目前已經達到了600萬公里,載人測試也超過了10萬人次,已經可以實現部分城市道路、封閉高速、園區景區的安全執行,百度自己也曾對外宣稱:Apollo自動駕駛城市道路成功率已達99.99%,綜合安全性高於人類駕駛員。
其次,近年來百度在自動駕駛商業化上更是動作頻頻。去年百度Apollo獲批開展無人駕駛計程車Robotaxi付費運營之後,搶下了自動駕駛商業化的第一筆訂單,而改名蘿蔔快跑的Apollo Go,更是將服務範圍不斷擴大到了多個城市,並採取了市場化定價的原則,制定了“起步價+里程費”的基礎定價模型,使百度自動駕駛徹底走上了商業化的征途。
而相較於商業化和安全性而言,百度對自動駕駛的技術發展更為不遺餘力。2020年,Baidu Apollo依託“車路雲一體化”系統推出智慧交通解決方案百度ACE,如今“ACE智慧交通引擎”已經成為了百度的一大核心業務,然而“車路雲一體化”帶給百度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一方面,車路雲一體化已經能更好地為百度自動駕駛的落地賦能。百度的車路雲一體化通過路端感知與紅綠燈資訊的結合,利用V2X、5G等無線通訊技術,實現了車、路、雲之間的資訊互動,不僅幫助自動駕駛車隊提前做好了路徑規劃,還能降低車端對感知系統的要求,從而確保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高效運營,更大程度地解決了自動駕駛遇到的問題,保障了自動駕駛的成功落地。
另一方面,車路雲一體化能有效幫助百度的自動駕駛降本增效。車路雲一體化可以通過演算法、算力、通訊等多套冗餘系統,獲得更加全面的資訊,有效降低自動駕駛車端的成本。李彥宏也曾指出,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智慧交通,將能夠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總的來看,百度在自動駕駛上的進步已經走到了行業前列。
小馬智行致力場景化落地
對於自動駕駛公司而言,雖然大多實現了技術落地,但仍未進入自我造血階段。除百度外,業內另一個離商業化更近的企業則非小馬智行莫屬。為了解決商業化難題,自動駕駛初創獨角獸小馬智行也做了很多嘗試。
推動自動駕駛出租和自動駕駛重卡並行,正是其商業化落地的具體表現。在乘用車領域,小馬智行已於去年10月獲准在北京開啟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在卡車領域,小馬智行也於去年中旬先後獲得了貨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牌照,以及高速測試許可。據悉,小馬智行目前已完成1.64萬噸貨運運輸,商業運營里程也達到了4.8萬公里。
小馬智行之所以選擇多場景落地: 一是由於自動駕駛卡車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運輸成本,能助其更快釋放商業價值。具體而言,相較於其他商業化途徑,貨運、物流等細分場景更易落地,小馬智行組建大型無人運輸車隊,不僅能夠優化效率,還能有效降低人工運輸成本。據悉,2022年小馬智行將推出百輛智慧物流卡車車隊,未來有望把公路運輸成本降到現在的40%。
二是,自動駕駛卡車在商業化上的成功探索,能助其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隨著網際網路、科技、車企等巨頭爭相入場,自動駕駛行業又展開了新一輪洗牌。而在這場競爭中,除了要考慮安全、技術等因素外,最為重要的就是看誰最先實現了商業化落地。小馬智行就是通過押注自動駕駛卡車,率先開啟了商業化運營並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這也將會是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最大的籌碼。
而小馬智行之所以能夠在商業化之路上大踏步前進,自然離不開其在技術和安全性上的持續發力。小馬智行對其自動駕駛技術不斷進行迭代,不僅加強了自動駕駛感測器清潔系統,還升級了多感測器的深度融合。而隨著技術的提升,小馬智行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也變得更加完備,如通過了更多複雜的路況和規則,拿到了越來越多城市的牌照,使其實驗範圍進一步擴大,從而助力其商業化進一步向前邁進。
小鵬側重安全性提升
除技術和商業化之外,安全問題一直就像是懸在自動駕駛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即便是位於頭部的特斯拉也難以避免。而在前不久,蔚來自動駕駛事故的發生,更是給同為造車新勢力一員的小鵬汽車敲響了安全的警鐘。
為了實現安全性的全面覆蓋,多感測器融合已經成為了國內自動駕駛發展的主要方式,小鵬汽車也一早就將重心放在了自動駕駛安全技術的研發上。而去年第一款搭載鐳射雷達感測器的小鵬P5的量產上市,也讓眾人看到了小鵬汽車對自動駕駛安全性的重視。
一來,多感測器融合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多感測器的融合能夠更準確、可靠地描述外部環境,從而提高決策的正確性,減少事故的發生。比如,鐳射雷達、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感知周圍物體的感測器的融合,就能對行車路徑進行感知,對路上的障礙物進行探測,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還處在L2+輔助駕駛階段的自動駕駛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來,多感測器的成功應用,給自動駕駛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自動駕駛離不開感知、控制和執行的相互配合。而由於環境感知是一切的基礎,因此感測器對於自動駕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鐳射雷達、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的識別能力和敏銳程度,推出了更多多感測器融合的解決方案,而一旦實現了多感測器融合的強大演算法,未來的自動駕駛也將擁有無限可能。
然而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超強的安全性,自然與其強大的技術支援分不開。小鵬汽車智慧座艙和ADAS的先行一步,使其在L2級別以上的自動輔助駕駛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而其全棧自研的高階別的輔助駕駛產品NGP的成功,更是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自動化水平。NGP的自動駕駛功能除了可以實現車輛的自主變道外,還能基於高精地圖資料自動做出限速調節,這也使整個自動駕駛的成功性、安全性有了很大保障。
不過與安全和技術的推進相比,小鵬汽車在商業化上的成績目前還有些微不足道。小鵬汽車雖然憑藉P7率先實現了軟體收費,但從其財報可以看出,小鵬汽車2021Q1首次確認軟體收入數額約為8000萬元,僅佔營業收入的2.7%左右。 而現在也只能寄希望於,小鵬汽車自動駕駛能逐漸覆蓋更多的場景,未來的軟體收入也能有望轉變為保有量收費的訂閱模式。
結語
雖然以百度、小馬智行、小鵬汽車為代表的國內眾多自動駕駛企業,已經在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安全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但仍沒有一家自動駕駛企業能夠完全解決上述問題,這些企業也僅是將特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技術落地,而複雜場景下的自動駕駛仍在路上。
總之就目前而言,國內還沒有一家自動駕駛企業,能夠實現適配任何駕駛場景的“完全自動駕駛”。因此在車輛智慧駕駛水平由低到高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中,國內自動駕駛企業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商業化,亦或是安全性上,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金融外參,ID:jrwaican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1323/viewspace-285297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AGI來了?特拉斯用大模型幫助自動駕駛大模型自動駕駛
- John Krafcik:帶領Waymo拉開自動駕駛時代序幕的人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研究報告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資料閉環:實現高階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測試全流程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復甦在 2020自動駕駛
- 大疆攪局自動駕駛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定位已知方式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控制演算法自動駕駛演算法
- 自動駕駛哪國強?各國和地區自動駕駛成熟度指數自動駕駛
- SAE自動駕駛分級介紹自動駕駛
- 奧迪:自動駕駛的脈搏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出行,進入下半場自動駕駛
- 【面試】滴滴自動駕駛測開面試自動駕駛
- INTERFACE空降上海, Momenta解讀自動駕駛技術與挑戰自動駕駛
- 寶馬設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2021年釋出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
- 即使達到5級自動駕駛階段,自動駕駛“卡車”也不可能完全“無人”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L2來了,它會讓駕駛更輕鬆嗎?自動駕駛
- 加碼自動駕駛,四維圖新開啟長期戰爭自動駕駛
- 蘋果自動駕駛背後的故事蘋果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最強學習資料自動駕駛
- 華為掀起了自動駕駛小高潮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系列(七)——聊聊人機互動中的DMS駕駛員監控系統自動駕駛
- 2017全球無人駕駛大會圓滿落幕,共話自動駕駛落地何方自動駕駛
- 解析百度Apollo自動駕駛平臺自動駕駛
- 當自動駕駛還未擺脫人類自動駕駛
- 乾貨|自動駕駛行業研究報告自動駕駛行業
- 車市下一個風口——自動駕駛自動駕駛
- 為什麼自動駕駛需要5G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是“平視”還是“俯視”?自動駕駛
- 美政府研究人們駕駛走神時間,證明自動駕駛的必要性自動駕駛
- 蔚來事故背後,“致命彎道”在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之間自動駕駛
- 滴滴與全球頂級自動駕駛研究聯盟BDD達成戰略合作自動駕駛
- 英偉達自動駕駛領域再下一城,這次拉來的是沃爾沃自動駕駛
- Nvidia加州公路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自動駕駛
- 諜照曝光!特斯拉正在測試完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
- 兩次殺人,自動駕駛技術之惡自動駕駛
- 感測器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