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到滴滴事件影響,多家中國公司赴美IPO計劃均暫停,赴美政策也趨於收緊,上市風險激增。而見知教育卻於7月13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IPO申請,一時間外界對見知教育能否上市也有了諸多猜測。
其實,見知教育在2016年5月曾短暫在新三板上過市,2017年11月又摘牌退市。之後在2018年10月、2019年4月、2020年2月、2010年9月見知教育又曾四次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但終失敗而歸。不得不說,見知教育的上市路程可謂是坎坷萬分。
這是見知教育第五次衝擊上市了,不知這次結果如何。
雙模式並行
見知教育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高等教育機構執業培訓服務提供商,主要透過網際網路和移動平臺向客戶提供教育內容。見知教育向客戶提供內容教育主要有兩種模式,分別是B2C業務模式和B2B2C業務模式。
第一,B2C業務模式。在B2C業務模式下,見知教育提供線上教育內容服務,一方面透過天翼視訊平臺和電信供應商,另一方面透過自有的微信平臺和官網,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見知教育已經在微信端設計了10款產品。
第二,B2B2C業務模式。在B2B2C業務模式下,見知教育主要為國內高等院校和其他機構提供線上學習平臺的訂閱服務,而這些高校和機構將購買到的訂閱服務提供給終端使用者,在這其中見知教育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相對於B2C業務模式,B2B2C業務模式還多了B2B業務模式的影子。主要是因為B2B2C模式是源於B2B、B2C模式的演變,完美地把B2B、B2C模式結合起來,形成自己的供應鏈系統。而且B2B2C業務模式還將極大縮短了銷售鏈,減少了銷售費用。招股書顯示,見知教育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分別為755萬元、503萬元和265萬元。
但是B2B2C業務模式與B2C業務模式相比也有其劣勢。
其一,定價空間小。從見知教育的B2B2C業務模式的業務模式中可以看到,見知教育並不直接面向終端使用者,而是幫助商家直接面向消費者,讓商家獲得更多的利潤。而且為了維護和商家的利益,見知教育的服務費要維護在合適的區間,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見知教育的定價空間。
其二,缺少話語權。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見知教育來自前三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33%、16%、15%。可以看到,見知教育的大部分收入來源都被前三大客戶所把持著。而且與見知教育同型別的教育內容提供商也不少,大客戶相對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因此在與大客戶的交易中,見知教育可能會比較難把握話語權。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為此,見知教育發展兩種模式彌補了相互之間的缺陷。基於兩種模式的共同作用,在報告期間,見知教育的教育內容服務收入頗為可觀。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見知教育的教育內容服務收入分別為2.32億元、2.95億元和8226萬元。
自研壓力大
見知教育的教育內容服務收入可觀不僅是因為其模式驅動,其服務質量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很多線上教育平臺因為課程嚴重依賴外部資源而出現課程數量不足、質量不好的問題時,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見知教育格外注重自研課程。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見知教育的教育內容包含25000多個線上影片和影片課程,總計4500個小時,其中70%都是見知教育自主研發的。一方面自主研發的教育內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版權糾紛,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與同型別線上教育平臺的內容同質化。
但相對來說,偏向自研的教育內容的線上教育服務企業可能會更重人力資本,其一般及行政費用和研究與開發費用會花費會更多。
其一,一般及行政費用。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見知教育的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3005萬、2605萬和720萬。
其二,研究和開發費用。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見知教育的研究和開發費用分別為1690萬、1559萬和389萬。
另外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見知教育的99名員工中有57人為研發團隊成員。可以看到,在見知教育的人員結構中還是以研發人員為主。但是見知教育一旦要擴大其教育內容規模,目前的研究人員可能不能適應其發展,因此可能要增大研發團隊規模,花費也會隨之增加。
毛利或受多方影響
或許因為見知教育的營業費用的影響,見知教育的毛利率並不是很理想,呈現一種下降的趨勢。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見知教育的毛利率分別為36.5%、31.9%和26.1%。除了來自營業費用的影響,可能見知教育的毛利率還受到一些其他方面的影響。
首先,營業成本的增加。招股書顯示,見知教育的營業成本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分別為2.28億元、2.76億元和7274萬元。營業成本作為計算毛利率的重要指標,在不考慮收入情況時,營業成本的增加將會直接導致毛利率的下降。但是在實際中見知教育的毛利率還受到收入的影響,營業成本的增加或許會影響毛利率的下降,但是可能不是唯一的因素。
其次,市場競爭激烈。招股書顯示,見知教育在2020年以3100萬元的營收規模排名中國高等教育第七大內容服務供應商,市場佔有率為1.1%,而第一名和第二名內容服務供應商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28.6%和25%。儘管見知教育排名第七,但其市場佔有率還是比較少的,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難以佔有優勢,企業的毛利率增長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最後,線上教育行業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相對來說,企業的知名度越高,企業的認可度就更高,通常毛利率也隨之增高。但隨著線上教育行業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各線上教育企業都透過不斷燒錢營銷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品牌效應,見知教育在這方面稍微處於弱勢,毛利率也可能因此被波及。
見知教育的毛利率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得當,可能未來會對盈利情況產生影響。
赴美上市不確定因素大
除了見知教育的內部問題外,外部上市環境也發生了許多的變化,可能會影響見知教育的上市。
一方面,教育類中概股股價頻頻走綠。據悉,截至7月21日,新東方今年自2月16日創下19.97美元最高點後股價一路下跌,跌至6.18美元;高途自上市後也一路下跌,股價從最高28.51美元跌至最低點9.70美元;好未來教育的股價也從今年最高點90.96美元大幅跌至19.18美元。多家線上教育中概股企業股價下跌,最低點不斷被重新整理,可以說明目前教育類中概股行情不是很好,可能會不被資本所看好。因此見知教育在這個風口赴美上市,無形中會增加很多上市的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外國上市風險增大。在滴滴事件後,赴美上市政策逐步收緊。在7月10日國家釋出了《網路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掌握超過100萬使用者個人資訊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路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路安全審查的條款。
雖然見知教育沒有在招股書中披露其使用者數量,但見知教育向各高等教育機構、電信提供商、圖書館提供等提供服務,使用者規模或可超100萬。見知教育在招股書中也申明,“公司未來可能會接受網路安全審查。在此類審查期間,可能會被要求暫停在中國新使用者註冊,並會導致我們的運營受到干擾。”這也意味著,一旦在上市過程中見知教育因為使用者個人資訊受到審查,一方面會影響其上市程式,另一方面對見知教育的運營也會產生影響。
整體來看,現在或許不是見知教育上市的最好時機。
文/金融外參,ID:jrwa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