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專案管理一雙慧眼1(轉)

ger8發表於2007-08-09
在諸多招聘廣告中,經常可以看見一些IT軟體企業或整合商對他們的技術部門經理或者專案經理是這樣要求的:

有XX行業X年軟體開發經驗

精通XXX程式語言

掌握XXX資料庫

……

這裡面隱含著什麼意義?那就是對於大多數IT企業,他們眼中的技術部門經理或專案經理都是技術高手,部門員工碰到什麼搞不定的技術難題,這些經理一出手,一切搞定,贏來陣陣喝彩。這應該是這些經理們的第一職責嗎?顯然,有不少人都會說“No”。他們明白,對於這些經理們來說,管理好專案是更重要的職責。

正因為這樣,專案管理資質認證成為繼MBA之後的一大熱點,許多媒體紛紛刊登有關專案管理資質認證的各種利好資訊,大有專案管理資質認證是解決一切專案問題之靈丹妙藥。其實,專業的專案管理是保障專案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之一,但並不是唯一因素,就象股份制只是使企業的所有制趨於合理化,但股份制並不能保證企業的經營一定能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雖然國內眾多IT企業都開始重視專案管理,也積極的讓員工們參加各種專案管理的培訓,但是在實際的專案執行中,往往還是會出現許多不盡如人意的情況,或者可以說,在注意專案管理後,許多專案的執行效率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或許,我們需要一雙慧眼來仔細看看專案管理領域裡存在的諸多關鍵點。

一、專案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

首先需要認清的是專案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的區別以及相互關係。

有不少人接受了一些關於專案管理培訓,或者閱讀了一些關於專案管理的書籍,他們基本上就知道專案管理需要制定計劃,需要進行跟蹤和監控,也瞭解專案管理包含哪些內容,比如說質量管理、變化管理、風險管理、合同管理等等。但是,當他們真正在一個專案中去進行專案管理,卻仍然會感到無從下手,無法透過執行專案管理的活動讓專案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他們所掌握的往往還只是專案管理的理論,但卻還沒有掌握專案管理的方法。而理論的可操作性往往很弱,因此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非常正常的。用一句話說,掌握理論只是知道了“What”,但還不知道“How”。

而方法會告訴你應該如何去做,它解決了“How”的問題,比如說,專案管理分成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包含哪些活動?這些活動的執行順序是什麼?這些活動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些活動產生哪些計劃?諸如此類等等。這樣就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遺憾的是許多培訓或者書本,都還是保持在理論的層次。

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計劃不如變化快”。甚至有人會拿這句話做為擋箭牌,拒絕進行積極的專案管理。實際上,沒有一個專案可以在執行中完全遵守一開始制定的計劃,尤其是在計劃制定得非常詳細的情況下。專案的執行過程中肯定會隨時發生各種變化的,因此在進行專案管理時,是一定要對專案進行監督和控制的,並設定一些節點根據專案的進展對專案計劃進行必要的調整;另外,在制定專案計劃時,還應該注意根據專案的規模和時間,從粗到細制定詳細程度不同的計劃,以保證計劃的指導作用和有效性。象這樣的情況,都是要有方法才可以解決的。出現問題,並不是“進行專案管理”的理念不對,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還常聽到有人說:“以後我們要加強專案管理,使用××軟體進行專案管理。”他們不但用軟體做出了計劃,也產生了甘特圖和關鍵路徑圖等等,但是實際的工作往往和他們所做出的計劃有很大差異,專案管理成效依然甚微。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所犯的錯誤通常是以為有了工具,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其實他們並沒有專案管理方法。實際上,工具是基於方法的,需要和方法相結合。使用工具是為了更好的貫徹方法,如果沒有相適應的方法,使用工具甚至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因此,在具體專案實施中,一定要有清楚的專案管理方法,才可能用好工具;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所選擇的工具和採用的專案管理方法是相匹配的,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專案管理軟體都會適用於所有的專案,應該基於專案管理的特定需要選擇某個專案管理軟體,就象ERP系統實際上體現著某種企業管理的理念,每個企業在選擇ERP時都需要密切關注隱藏在它背後的企業管理方法,而不只是它需要的技術支撐平臺是什麼?它的實施需要幾個人月?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3809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