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包容,點亮新時代中國大地的仁者之光

naojiti發表於2022-10-17

《論語·雍也》中闡述了儒家對於“仁”的理想。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能推己及人,替別人著想,將自己所認同和擁有的分享給更多人,就是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對“仁”的最高認同。每個時代有自身的發展目標與發展方向,但仁者之心的光芒卻始終貫穿於中華文明的發展脈絡。進入新時代,中國如何構建適應時代的“仁”?如何再一次用中華文明的光芒點亮世界的未來?答案,或許藏在數字化的時代浪潮當中。

這個十月,總結中國跨入新時代的成就,俯瞰萬里山河的繁榮昌盛,成為社會共同參與的盛事。尤其在數字化技術發展與數字經濟建設方面,總結數字中國建設成績,可以看到累累碩果。而在其中,有一個關鍵價值盡顯著數字中國的仁者之光——數字包容。

什麼是數字包容?為什麼時代需要數字包容?中國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介面向數字包容做出了哪些探索?

以中國的建設與實踐為契機,讓我們共同領略在中國大地上熠熠生輝的數字包容。仁,這個古老的概念,依舊在數字化時代點亮著文明之光。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誓言

數字包容是什麼?就是數字時代,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數字化推進的過程中,每個人應用不同數字化能力、享用數字化基礎設施的順序一定是不同的。而這種差異累計,自然也就會變成數字化時代的差距,乃至鴻溝。這個時候,我們是放任鴻溝擴大,還是以“己欲達而達人”的仁者之心將數字技術推而廣之?顯然,後者才是更負責任的時代抉擇。

早在2000年,《全球資訊社會沖繩憲章》中就提出了提出“資訊社會包容”原則,即“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應該受益於資訊社會,任何人不應該被排除在外”。伴隨著中國數字化進展取得巨大成就,數字中國建設日新月異。“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用來形容中國在數字包容領域的擔當恰如其分。

“十三五”時期,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總規模穩居全球第二,展示出了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潛力。數字技術創新應用進一步向更大範圍、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擴充,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源源不斷迸發出強大的發展活力。這種情況下,面向數字技術蓬勃發展的未來,不落下一個人,數字化發展屬於全人類,成了中國在新時代的發展誓言與努力方向。

中國強調,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擔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最佳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築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政府積極承擔數字責任,推動數字化包容的背景下。中國科技企業也將自身產業能力、技術優勢,以及社會責任感積極融入到數字包容的程式中。2019年,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宣佈面向數字包容,華為推出將圍繞技術、應用和技能三方面來開展的TECH4ALL行動,讓更多的人受益於數字技術。

具體來說,在聯接方面,華為將透過技術創新,持續降低成本和消除覆蓋障礙;在應用方面,華為將賦能生態系統,幫助開發人員為不同社群和行業建立更多應用程式;在技能方面,華為將與政府,社群和其他行業合作,提升全社會的數字技能。

從那時開始,華為選擇了四個發力點,即促進健康福祉、公平優質教育、保護脆弱環境和推進均衡發展來踐行TECH4ALL。以“不讓任何一個人在數字世界中掉隊”為願景,協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數字包容”方案。

如今在中國,數字包容已經成為政府積極發展,企業積極踐行,產業積極配合,各角色與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文明廣泛受益的行動與共識。構築了新時代獻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禮物”。

跨越數字鴻溝的新時代腳步

為什麼中國積極打造數字包容?數字包容能夠為每個人帶來哪些價值?想要討論這些內容,就必須正視數字鴻溝的存在與擴大。伴隨著新技術的不斷髮展,技術紅利天然會向能夠率先應用技術的地區、人群與企業靠攏。如果放任這種情況擴大化,文明將面臨一系列障礙與不公,社會也會陷入數字冷漠的境地。

顯然,這種情況不符合中國新時代發展的根本目標,不符合全球化時代的共同價值,也不符合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的仁之大道。

2021年11月,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秘書長趙厚麟表示,據推算全球仍有29億人從未使用過網際網路,佔世界總人口的37%。這個數字推而廣之,是四道橫亙在數字經濟發展與數字化建設面前的鴻溝。

1.年齡鴻溝:目前階段,60歲以上老人的網路普及率依然不高,與總體網路普及率有較大差距。而隨著老齡化程式的加快,無法享用數字化能力的老人將面臨諸多生活困難。不會用智慧手機、移動支付、二維碼掃描,導致的出行難、購物難、看病難成了新的老年人生活難題。

2.身體鴻溝:隨著數字化在生活、生產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那些不方便使用數字化裝置的人群,面臨著愈發嚴重的生活困難。視障、聽障,以及其他身體障礙人群的數字化無障礙接入,值得被廣泛關注。

3.經濟發展鴻溝: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往往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呈現正相關。這導致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醫療、經濟發展等資源,有可能在數字化程式中被進一步拖後。如何透過數字化手段,解決扶貧、遠端教育、遠端醫療等問題,既是數字中國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全球共同關注的時代命題。

4.自然環境鴻溝。經濟發展不能以自然環境為代價,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但在經濟實踐中,往往會出現數字化保護與數字化建設相互割裂,或者落後地區因為無法享受數字紅利而不得已消耗自然環境的問題。跨越數字鴻溝,必須將自然環境納入考慮。

數字包容的價值與意義,就是正視這些鴻溝的存在,並且在廣泛實踐中逐步探索跨越鴻溝的真實腳步。無論是中國社會整體的數字包容探索,還是中國科技企業的數字包容實踐,都為在新時代跨越數字鴻溝做出了積極努力。

點亮萬里山河的新時代探索

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當中,第五章專章討論了數字中國建設目標。其中總結了數字中國建設的主要成就。“支撐社會服務發展普惠均衡”就是其中之一,在這一項中國新時代成就中,可以充分看到數字包容理念在中國的實踐探索與廣泛落地。

在數字中國建設程式中,“網際網路+社會服務”持續推進,擴大了社會服務的半徑。線上教育、智慧醫療等快速推廣普及。截至2020年底,我國線上教育、遠端醫療使用者規模已分別佔所有網民的34.6%、21.7%。全國中小學網際網路接入率達99.7%。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業態已成為廣大群眾日常出行中的重要組成。

在數字脫貧、遠端醫療、遠端教育的實現等方面,可以看到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企業端,數字包容的探索也覆蓋了各個領域,積極跨越中國大地上的眾多數字鴻溝,實踐新時代“不落一人”的數字化承諾。

比如在鄉村基礎教育領域,華為透過華為雲WeLink助力友成基金會等北師大等機構發起的“青椒計劃”,透過提供完整的技術解決方案,聯接業務、聯接裝置、聯接知識,最終實現了一端聯接北師大等優秀的教授和專家,一端聯接最需要成長和知識養分的偏遠地區的鄉村青年特崗教師。截至2022年6月,青椒計劃歷經五屆,累計培訓了來自23個省級行政單位、427個區縣的近10萬名鄉村教師,上百萬鄉村孩子從中間接受益。

針對中西部農村學校師生提升數字素養這一重要需求,華為聯合寧夏大學教育學院等夥伴,在寧夏銀川等地多所農村小學開設“科技小學堂”課程,基於專案化、互動式的學習和動手操作,開啟鄉村師生科技啟迪之門。

在科技助老方面,為華為聯合北京老年開放大學開展了“百千萬智慧助老”公益行動,雙方聯合開發“鶴顏學堂”,利用“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給老年人講解智慧手機的基礎功能,並傳遞生活服務、反詐等簡潔實用的知識。

從TECH4ALL計劃中可以看到,中國大地的數字包容實踐已經凝聚了方法、總結了經驗、探索了路徑,為全球更廣闊區域的數字包容點亮了未來之光。在TECH4ALL提出的3年時間裡,華為助力11萬名師生及待業青年培養數字技能、32個保護地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效率、440萬視障使用者享受科技便利、6000萬偏遠人口享受移動網際網路服務。

數字教育、遠端醫療、數字脫貧,以及數字無障礙這些遠大探索,正成為新時代的中國之仁,文明之仁。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91881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