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經濟社會復甦期,數字文化產業成為增長新動能,其就業以無接觸、高靈活度的特性彰顯韌性與活力,貢獻新的就業增量,有力對衝疫情帶來的經濟與社會壓力。直播、網路文學、遊戲、電競等新型就業形成蓄水池,吸納靈活就業,並對外圍層支援及衍生行業就業產生帶動效應。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近期釋出的《數字文化產業報告(2020)》資料顯示,上述四大典型領域涉及就業人數約3000萬人,相當於“新增”一倍傳統文化產業就業體量。
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在結構上分為核心層與外圍層,形態上分為垂直型與平臺型,同時屬於典型的創意型、科技型、高質量就業。隨著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網際網路營銷師等被認定為新職業,數字文化產業的教育培訓體系日益正規完善,正成為大學生“職前人”群體就業優選項。未來就業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凸顯數字文化對全社會“穩就業”的影響和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