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依託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資料中心)自主網路平臺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長沙、瀋陽、武漢、南京、杭州等10個城市進行調查,運用巨集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研究視角,從休閒時間、休閒內容以及休閒空間等方面對國民休閒進行了探討,分析了案例街區訪客休閒行為特徵,提出了推進國民休閒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巨集觀層面:國民休閒行為特徵
1. 休閒時間總體情況與變化趨勢
國民不斷注重生活品質提升,休閒成為繼生理活動、工作或有償家庭生產經營活動之後的重要選擇,休閒時間每日平均3.8-4.4小時。城鎮居民休閒時間與可支配時間緊密相關:節假日休閒時間最多,平均每天4.40小時;週末次之;工作日最少,為平均每天3.82小時;農村居民休閒時間介於城鎮居民週末與節假日之間,平均每天4.36小時;退休居民休閒時間相對較短,平均每天3.81小時,這可能與其花費大量時間參與照顧孩子、從事家務勞動等活動有關。
圖1 城鄉居民時間分配
休閒時間較疫情前有所增加。與2019年相比,2021年城鎮居民工作日、週末、節假日休閒時間均出現不同幅度增長,其中週末增幅最大、節假日次之,休閒時間分別增加0.91個小時和0.64個小時。農村居民平均每天休閒時間從3.14小時上升至4.36小時,漲幅達38.85%。
圖2 城鄉居民休閒時間變化
從未來發展趨勢來看,居民休閒時間增長仍面臨較大壓力。工作時間過長、休閒時間不足仍將成為影響國民休閒需求進一步釋放的關鍵因素。對時間利用結構的調查發現,半數以上城鄉居民工作時間較長,城鎮居民8小時以上及農村居民6小時以上佔比均超過50%,其中,工作時間10小時以上的城鎮居民佔比達15%。
2. 休閒活動偏好情況與變化趨勢
除消費購物外,文化休閒已成為城鄉居民重要的日常生活選項。從休閒活動總體結構來看,選擇消費購物的城鄉居民佔比具有絕對優勢,為60%左右,其次為文化休閒,佔比20%左右,居家休閒和體育健身次之。對於城鎮居民,隨著閒暇時間增多,消費購物佔比下降,而文化休閒比重上升。節假日與工作日相比,選擇消費購物的城鎮居民佔比下降1.48個百分點,文化休閒佔比上升2.81個百分點。
圖3 城鄉居民休閒活動選擇
城鎮居民文化休閒意識日益增強。與2019年相比,2021年選擇消費購物、文化休閒的城鎮居民佔比穩步上升,而選擇體育健身、居家休閒的居民佔比有所下降。隨著閒暇時間增多,城鎮居民消費購物佔比增幅在收窄,文化休閒佔比增幅有所擴大。2021年較2019年增幅變化:城鎮居民工作日、週末、節假日消費購物佔比增幅分別為6.6%、4.96%、2.47%;相應文化休閒佔比增幅分別為2.8%、2.37%和3.81%。
圖4 城鄉居民休閒活動年度對比
從具體休閒活動來看,實地購物等是城鄉居民佔比最喜歡的消費購物類休閒活動,其次為美容、美髮、美甲,再次為洗浴、按摩、足療,三項休閒活動佔比之和達55%左右。比較城鄉居民、退休居民各類消費購物休閒活動發現:退休居民實地購物佔比最高,為30.52%;城鎮居民工作日佔比次之,為25.06%;城鎮居民節假日的實地購物佔比最低,為20.7%。與城鎮居民、退休居民相比,美容、美髮、美甲等休閒活動在農村居民中更受歡迎,佔比最高,為18.88%。隨著閒暇時間增多,選擇外出就餐與實地購物的城鎮居民減少,而去咖啡廳、茶館以及參與遊樂遊藝活動的城鎮居民明顯增多。
圖5 消費購物類休閒活動內部結構
從文化休閒內部結構來看,65%左右的城鄉居民最喜歡看電影,參觀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場館,以及選擇去戲院、歌劇院、音樂廳等聽戲曲、歌劇、音樂劇等休閒活動。比較城鄉居民、退休居民各類文化休閒活動發現: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相比,退休居民更喜歡學習科學文化和參與書法繪畫集郵等休閒活動。選擇這兩項休閒活動的退休居民佔比遠高於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尤其是書法繪畫集郵等文化休閒活動,退休居民佔比12.12%,而城鄉居民佔比僅為4.5%左右。在所有文化休閒活動中,農村居民最喜歡參觀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等文化場館。隨著閒暇時間增多,選擇去書店、圖書館和參與學習科學文化活動的城鎮居民佔比有所減少,而參觀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和實地觀看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的城鎮居民有所增加。
圖6 文化休閒活動內部結構
從具體體育健身休閒活動來看,城鎮居民、農村居民與退休居民存在一定的偏好差異。在各類體育健身休閒活動中,城鎮居民最喜歡球類運動,農村居民最喜歡跑步、騎自行車,而退休居民最喜歡散步遛彎。隨著閒暇時間增多,城鎮居民對各類體育健身休閒活動的選擇呈現一定的差異性。節假日參與散步遛彎的城鎮居民佔比明顯低於工作日,由19.25%降為14.74%;而參與球類運動、唱歌跳舞以及武術太極等傳統體育鍛煉活動的城鎮居民顯著高於工作日。
圖7 體育健身類休閒活動內部結構
3.休閒半徑總體特徵及變化趨勢
城鄉居民休閒半徑以中短距離為主。87%的受訪者選擇在3公里範圍以內進行休閒活動,其中距居住地1-3公里的空間範圍更是構成了國民休閒的主要活動空間。在距家3公里以上空間範圍內進行休閒活動的城鄉居民佔比隨距離增加而不斷遞減。隨著閒暇時間增多,選擇遠距離休閒的城鎮居民佔比略有提升。
圖8 城鄉居民休閒半徑
1-3公里休閒活動空間範圍佔比大幅增長。與2019年相比,2021年城鎮居民、農村居民與退休居民在距家3公里以內,尤其是距家1-3公里空間範圍內進行休閒的佔比大幅增長;遠距離休閒佔比明顯降低。
圖9 城鄉居民休閒半徑年度對比
4. 國民休閒行為區域差異
根據受訪者對10個樣本城市休閒活躍程度的認知,得出,廣州、成都、上海是休閒活躍程度較高的城市;西安、長沙、杭州、南京、武漢構成了休閒活躍程度居中的第二梯隊;而北京與瀋陽的休閒活躍度較低。
圖10 樣本城市休閒活躍度排名
無論是休閒時間,還是休閒內容、休閒半徑,城鎮居民區域差異均小於農村居民。從休閒時間來看,西安城鎮居民休閒時間最長,工作日、週末和節假日休閒時間均排名第一;廣州、長沙、西安等市農村居民休閒時間較長,杭州退休人員休閒時間最長。
圖11 不同城市居民休閒時間對比
從休閒半徑來看,長沙、西安、成都3市城鎮居民更喜歡在3公里範圍以內進行休閒,中遠距離休閒排名末三位;北京、成都、廣州3市農村居民3公里以內人數佔比具有絕對優勢,上海、杭州、武漢3市農村居民喜歡在3-7公里空間範圍內進行休閒,瀋陽、長沙、上海3市7公里以上遠距離休閒人數佔比列居前三位。
圖12 各城市不同休閒半徑人數佔比及排名
從休閒活動偏好來看,瀋陽、成都、上海等市農村居民更喜歡消費購物;武漢農村居民最喜歡文化休閒活動,人數佔比在10個城市中具有絕對優勢;廣州農村居民更喜歡體育健身,北京、西安、長沙等市農村居民喜歡在家休閒。
圖13 各城市不同休閒活動人數佔比及排名
二、微觀層面:休閒街區訪客行為特徵
《報告》以北京南鑼鼓巷、藍色港灣、三里屯以及成都寬窄巷子等4個典型的休閒街區為案例地開展問卷調查。進一步將寬窄巷子與南鑼鼓巷劃分為歷史文化街區,藍色港灣與三里屯界定為商業街區,從微觀層面分析訪客休閒行為特徵與滿意度情況。
1. 不同屬性訪客的選擇偏好
不同性別訪客對4個街區的偏好差異不大,其中男性更喜歡藍色港灣,而女性則偏好三里屯商業街區。
中青年群體是休閒街區訪客的構成主體,30-44歲訪客最喜歡在三里屯遊玩。年齡越大的訪客越願意去寬窄巷子體會老成都的慢生活。
休閒街區訪客的整體學歷較高,專科與本科學歷群體是遊覽主體。專科以上訪客佔70%左右。
圖14 不同屬性訪客的選擇偏好
2. 街區訪客休閒行為特徵
資訊渠道:微信、QQ等網路社交平臺與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短視訊平臺是訪客瞭解休閒街區的主要渠道。
圖15 資訊獲取渠道
交通方式:人們通常喜歡採取自駕與公交等交通方式前往距居住地2-3公里處的休閒街區。
圖16 交通方式
出遊動機:歷史文化街區的訪客主要是出於欣賞街區獨特建築與放鬆心情的目的而出遊;商業街區的訪客主要是出於感受街區獨特氛圍的目的而出遊。
圖17 出遊動機
停留時間:休閒街區是一種中短時長休閒活動場所,訪客一般會在街區遊玩2-4小時。
圖18 訪客停留時間
消費水平:訪客在街區的消費水平中等,多數平均花費101-300元。
圖19 訪客消費水平
花費分佈:歷史文化街區訪客主要花費在購買文化創意產品,商業街區訪客主要花費在咖啡館與酒吧等休閒活動場所。
圖20 訪客花費分佈
文創產品關注點:產品質量是訪客購買文化創意產品的首要關注點,而價格過高是購買旅遊紀念品的第一制約條件。
圖21 訪客購買文化創意產品關注點
圖22影響訪客購買旅遊紀念品的因素
消費關注點:休閒街區內訪客進行餐飲消費的關注點依次為價格、環境與衛生;商業街區訪客進行購物消費時,最關注的要素分別為商品質量、價格與服務質量。
圖24 購物消費關注點
3. 街區訪客休閒滿意度與制約因素
總體上,街區訪客滿意度普遍較高,滿意及以上佔比達90%;重遊意願與推薦意願也較高,非常願意的比例均超過50%。具體來看,訪客對街區景觀及基礎服務引導標識的滿意度最高,對停車便利程度、文創產品以及商圈衛生與噪音情況滿意度較低。
圖25 街區訪客總體滿意度
調查發現,商業氣息過於嚴重與缺乏特色是休閒街區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綠化不足與文化內涵挖掘不夠也是街區亟待改進之處。另外,商圈物價過高是制約街區訪客休閒滿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
圖27 商業街區休閒滿意度制約因素
三、推進國民休閒發展的對策建議
《報告》認為,在政策外力和市場內力的共同作用下,我國休閒需求持續增強。休閒已成為人民群眾實現自我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目前疫情還在持續,全國還有偶發的疫情反彈事件,這對遠距離出遊仍有一定影響。在這一巨集觀背景下,國民休閒更加成為短期內旅遊受阻後的重要替代,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於對國民休閒行為特徵及其變化趨勢的判斷,《報告》進一步從增強國民休閒意識、優化休閒時間制度安排、平衡國民休閒需求與供給以及優化城市休閒供給佈局等方面提出了推進國民休閒發展的對策建議。
作者: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