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封測體驗報告:新奇、擬真的太空題材 FPS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1 日,由虎牙遊戲擔任發行、柳葉刀工作室開發的《邊境(Boundary)》——一款近未來科幻設定的太空題材 FPS 遊戲——進行了首次封閉技術測試「探空行動」,筆者有幸參與了這場為期三晚的活動,與千餘名玩家一道,嚐鮮了這部主打零重力環境下、圍繞複雜太空設施展開射擊對抗的新奇作品。
玩法概況
《邊境》遊戲體驗的主體由刺激的 PVP 對局構成,目前暫無單人戰役/PVE 內容計劃,每局遊戲中,玩家將被劃到敵對的「太陽系防衛聯合」、「太空遊民」兩方進行第一人稱射擊對戰。
遊戲正式上線時將有四種模式:經典的團隊競技(Team Deathmatch)、統一分配角色及武裝配置的快速衝突(Skirmish)、需佔領並堅守指定區域的設施奪取(Facility Capture)、考驗職責互補及小隊協作的軌道肅清(Orbital Purge)等,除了拼擊殺效率,團隊戰術策略在各模式中也顯得格外重要。
可用角色上的多樣性進一步豐富了戰局體驗。《邊境》提供了多位戰鬥經驗豐富的「操作員(Operator)」給玩家選擇,他們分屬於「戰鬥」、「支援」、「資訊」三大類,每位都有專屬的主動、被動技能,在進攻、防禦、輔助策應、情報收集等方面各有專長,單兵裝備還可按照喜好再做深度定製。
零重力 FPS 的趣味
儘管我們能在本作中看到《使命召喚》系列、《彩虹六號:圍攻》、《Apex 英雄》等眾多類似經典作品的影子,但開發團隊對「太空」這一核心要素的死磕,造就了《邊境》顯著區別於主流 FPS 作品的體驗。
如果你還在為《使命召喚:幽靈(Call of Duty: Ghosts)》開篇那個只能水平移動的「假」太空關感到遺憾,還對《使命召喚:無限戰爭(Call of Duty: Infinite Warfare)》中短暫的小行星帶狙擊關念念不忘,那麼《邊境》大概率能重新整理你對零重力環境下 FPS 體驗的認知:
方位。身處軌道空間的玩家們脫離了重力的束縛,可以隨心所欲地朝空間中任意方向移動,也就不再需要考慮某一標準的水平面。這一點可能會在一些玩家剛上手遊戲時造成不小的困擾,甚至導致部分玩家難以適應「真·天旋地轉」而將本作一票否決,但只要能邁過「適應」這道坎,迎接你的將是非常身臨其境的太空漫遊體驗。
移動。《邊境》提供了一套相當簡潔明瞭、符合直覺的移動機制,除常規的滑鼠控制指向、WASD 控制前後左右以外,還有偏進階的「桶滾(Barrel Roll)」和鉤爪動作:前者允許玩家在身體左右運動所在平面繞中軸(學名「矢狀軸」)旋轉,姿態調整極為方便;後者允許玩家把自己快速拉向周邊場景內的物體,大幅提升機動性。在這麼一套移動機制的加持下,玩家可以在實現更高速的移動、更帥氣的機動,並能充分地挖掘掩體、尋找射擊點位,以此嘗試在對抗中博得優勢。
射擊。這可能是本作最能與主流 FPS 作品體驗接軌的一部分了,刀殺、衝鋒槍、霰彈槍、突擊步槍、機槍、狙擊步槍,常規的近中遠端類武器均未缺席,玩家們還能對槍械做自由度很高的客製化改裝,兼顧了功能擴充或是「臭美」的需求;與此同時,環境中沒有重力和空氣,子彈也就都沒有了下墜彈道,武器後坐力雖因槍而異但也總體偏小,這些都讓《邊境》中的射擊體驗相對顯得平易近人,更能激發玩家在槍林彈雨中可能獲得的成就感,某種程度上也與相對複雜的空間方位作了對衝。
技能。《邊境》中的各位角色都有獨特的技能,而且這些技能都被外化為了特定的武器裝備,非常貼合遊戲的擬真主題。每位操作員都有兩根額外的機械臂,用於搭載榴彈、EMP、加特林、導彈等更強大的戰術火力,有意思的是,至少在目前的測試版本中,兩根機械臂分別都能被對應按鍵獨立驅使,相當於兩個不共享 CD、不干擾主副武器射擊的小技能,這讓玩家可以更靈活地輸出傷害、分配戰術資源。另外,每位角色還會有一個更威猛的主動技能,如本輪測試開放使用的角色「長釘」,可以向敵人突進、執行電子裝置干擾,再如宣傳影片中經常亮相的「伊爾莎」,可以展開護盾、專心使用機械臂掛載的裝備,不光是看著酷炫,往往也頗具撬動戰局的能力;個人看來,開發團隊在設計這個「大技能」的時候似乎也很注意遵循風險收益匹配的原則,長釘的干擾技能會連自己的 HUD 一起幹趴、伊爾莎的在扛起機槍的同時也喪失了機動性保障,凸顯了開發者對平衡性的審慎考慮。
驚人的擬真表現
與零重力下的 FPS 手感相互映襯、補滿了《邊境》沉浸式太空體驗的關鍵另一環的,是柳葉刀在實現擬真設計上令人驚歎的堅持。儘管本輪測試開放的角色、地圖、武器有限,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感受這種擬真感的衝擊。
首先是在工業設計上的用心。
《邊境》選用了與真實世界貼近的近未來遊戲舞臺,航空器、空間站、宇航服、機械臂……這些現代科技發展中已趨成熟的物件得到了相當忠實的還原。
針對不同模式的特點,《邊境》準備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場景,本輪測試有兩款亮相,一張是對應團隊競技、設施奪取模式的中大型場景「中途島貨運基地」,另一張是火爆的迷你場景「中途島核心艙」、專為快速衝突模式準備,規模不等、卻是同樣的精緻,足以讓看慣了「地球風光」的玩家眼前一亮,也相信我們能在正式版中看到更多如此考究的場景。
同樣的工業美學也在槍械設計上大放異彩,開發團隊精心設計了「通用單兵武器(GSW)」系列,從色彩、造型到模組等都透露著濃郁的工程用品氣息。總體看,《邊境》中大小物件的設計都是美觀而精緻的,細節豐滿,也靠這些令人信服的設計品拉近了玩家與遊戲世界的聯絡。
其次是畫面表現的優異。
《邊境》使用虛幻引擎 4 開發,自首次亮相以來,優秀的畫面表現就一直是其核心賣點之一,近期還發布了 RTX 光線追蹤演示 Demo,本輪測試總算能讓人親身體驗一次。與大氣圈內相比,外太空的光線更加澄澈,光與影的對比也更強烈,開發團隊很好地還原了這種特色;此外,場景中還安排有大量可破壞元素,典型如太陽能電池板,橫飛的破片和著 HUD 上的命中提示,成為了壯美太空戰場的點綴,刺激著玩家的視覺神經。
最後是對物理法則的還原。
這可能是《邊境》擬真體驗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堪稱本作優秀視聽體驗的根基所在。在前期釋出的光線追蹤 Demo 中,我們能看到一大堆刻畫細緻的物理細節:遵循賈尼別科夫定理的旋轉螺母,無需握住槍身、只拉槍栓即可完成上彈的動作,還有槍管在射擊時的輕微抖動等。
而到了封測,坐在第一人稱視角的玩家應該能發現,很多忠實於物理原理的機制進一步增強了代入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射擊和移動時,遊戲給出的視聽反饋:移動時,我們能感知到揹包上噴口的運作,尤其在向後移動時能清楚地看到從頭盔兩側噴出的氣體;射擊時,雖然無法從宇宙空間裡收音,但開槍的悶響聲仍會通過宇航服傳導過來。
小結與展望
不得不說,《邊境》的這一輪測試不僅回應了筆者長久以來的等待,也非常「不幸」地埋下了更多期盼。個人看來,從遊戲的亮相至今,《邊境》始終堅持著一以貫之的製作理念——將單兵作戰與團隊戰術配合緊密結合,保障視聽表現力的頂尖水準,呈現給玩家一個爽快、擬真而又優雅的太空戰場。
目前看,本作可能在數值平衡性、地圖構造細節、互動介面設計等具體問題上還有搖擺空間,但我想這也不是本輪測試重點關注的問題,「探空行動」透露出的一大積極訊號是,《邊境》的核心玩法已經基本定型,也是經得起考驗的,作為一部太空 FPS 槍戰「唱主角」的作品,確實找到了相對傳統 FPS 經典作品的比較優勢,豎起了太空 FPS 槍戰玩法的新標杆。
2015 年,幾位曾在《逆戰》《槍神蹟》等專案中發光發熱的優秀遊戲人從騰訊旗下工作室出走,組建了柳葉刀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次年,受到索尼的邀請,柳葉刀參加了意在培育本土遊戲團隊的「中國之星計劃」,當時還叫《邊境計劃》的本作也成為了最早隨該計劃曝光的孵化專案,也令筆者一見傾心。
儘管經歷了多重困難考驗,工期也從最早樂觀預計的 2018 年拖延至今、仍未確定新的發售視窗,但這一過程中放出的宣傳視訊、Demo、試玩告訴我們,主創們從未放棄對高品質內容的追求,也讓大眾見證了《邊境》的日臻成熟。
期待下一輪測試的開啟,也更希望《邊境》能早日順利發售。
相關文章
- 《邊境計劃》:國產零重力 FPS 新體驗
- 《邊境》“載荷測試”試玩報告:國產FPS遊戲的里程碑之作遊戲
- PathFactory:2020年虛擬活動體驗報告
- GOG 2.0 客戶端封測報告,整合平臺的遊戲平臺體驗如何?Go客戶端遊戲
- 螢幕裡的億萬光年,太空題材遊戲盤點遊戲
- 軟體驗收測評報告怎麼做?軟體測評報告費用標準
- Acxiom:2024年客戶體驗預測報告
- 華為開源映象站體驗評測報告
- 軟體驗收測試 常見測試報告的型別測試報告型別
- 軟體產品驗收測試流程有哪些?如何獲取軟體驗收測試報告測試報告
- Pointillist:2019年客戶體驗管理和測量報告
- Pointillist:2021年客戶體驗管理和測量報告
- 《黎明覺醒》體驗報告
- 比肩《魔獸世界》,這款太空題材網遊為何永遠年輕?
- 軟體驗收測試該怎麼進行?驗收測試報告需要多少費用?測試報告
- Android Jetpack Navigation 深入體驗報告AndroidJetpackNavigation
- 做第三方軟體測評報告:測試環境怎麼搭建
- CNAS軟體測試報告測試報告
- 軟體測試--缺陷報告
- 第三方驗收測試報告有什麼作用?如何獲取權威軟體測試報告?測試報告
- 報告:提供人們想要的廣告體驗
- Isobar:2021創意體驗報告—互聯體驗的崛起
- 你真的會搭建測試環境嗎?
- 《人類跌落夢境》國服手遊體驗報告:快活啊搞事啊
- 專業軟體測評中心分享:科技成果驗收測試報告的作用測試報告
- 11.1NOIP模擬賽解題報告
- Pointillist:2021年客戶旅程管理和客戶體驗測量報告
- 產品體驗報告:寫作框架框架
- 兩日一產品體驗報告
- Nosto:客戶體驗狀況報告
- Merkle:客戶體驗轉型報告
- Sitecore:2024年數字體驗報告
- 一道新奇的招聘題
- Space Capital:2020年Q2太空投資報告API
- 2021年SLG手遊研究報告:熱門題材與區域機會
- Pointillist:2020年客戶歷程管理和客戶體驗測量報告
- 大學物理實驗電學基本引數的測量實驗報告_大學物理實驗報告(清華大學)實驗3.1電學元件伏安特性的測量實驗報告.doc...元件
- ZKEYS公有云系統新功能體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