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2013年開始,幾家大電商平臺就試圖做貨找人的事情,你每次看APP、網站,搜尋、瀏覽商品底下、周圍都會有推薦的商品,可能是相關的,也可能是根據你的習慣推送的,本質上,這就是貨物找人。

但是,這個機制並不完善,不同於內容分發帶來的0成本轉化,貨物是需要購買的,所以在決策鏈路上產生了一個隔膜,結果就是,這個機制的轉化率並不高(更別提大資料、演算法存在很多漏洞的情況下,問題更多)。隨之而來的就是拼多多的崛起:利用社交關係鏈帶動貨物找人、分發。對應的方式,那就是直播帶貨了,偶像一說、頭腦一熱,你就下單了。

這也是為什麼直播突然成了天然的購物鏈路。好了,說了那麼多,言歸正傳,今天,Mr.QM給大家帶來直播的分析。最新資料顯示,網路直播使用者規模已經突破4.33億,內容形態滲透了娛樂、購物、教育、出行以及社交、旅遊,加上BATZ幾大系的深度爭搶,各個平臺內部,形成了龐大的私域流量,對於緩解流量壓力,解決使用者時間紅海廝殺問題,效果顯著。

本質上,直播是注意力經濟的延伸,也是徹底讓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化的一種高階商業形態:即時性、體驗化(參與+互動)、去中心化、私域化。主播、貨物(或者遊戲、娛樂等等)、消費者,基於人設、講解體驗、互動,產生貨物找到人的一種轉化,並通過這種方式,延伸出了十多種帶貨形式,進而形成“邊看邊買(下載、使用)”的生活方式。

不客氣的說,這顯然會對廣告產生不小衝擊,想要更詳細的分析?不妨看報告吧。

01 過4億網民觀看直播,巨頭積極佈局,共享風口

1、隨著注意力經濟時代到來,各大平臺積極探索“直播+”模式,佈局內容生態,帶動自身業務發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4.3億的網民觀看直播

2、直播的出現,給碎片化的網際網路應用,賦予了即時化屬性,讓使用者所看即所得,進一步增強實際體驗,深化注意力的價值,成為注意力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3、隨著對直播的探索,其邊界不僅僅是娛樂,還廣泛滲透進使用者的購物、教育、出行甚至社交之中,直播+X成為標配

4、巨頭早已佈局或通過投資進入直播相關的各個賽道

阿里打造淘寶直播,創造新的購物場景;騰訊系搶佔多個內容分發入口,並開始內測微信直播,加速私域流量商業化;百度跟頭條系分別憑社群、工具、短視訊等流量優勢切入直播。

02 各行業積極探索“直播+” 模式,將碎片化與即時互動相融合,共享使用者流量,實現優勢互補

1、直播+電商:電商吸引主播入駐,建立與粉絲的情感連線,增強電商的盈利潛力

1.1 存量競爭的電商市場,傳統攫取流量紅利的思維已不再適用,行業需要新的發展通道

隨著網購人群突破10億大關,行業滲透率也接近九成,市場玩家之間競爭加劇,同時拉新成本攀升,使用者需求愈發複雜,如何提升存量使用者價值,成為行業普遍的難題。

1.2 直播帶貨成主流消費形式之一,現已經發展出十餘種帶貨模式

直播幫助電商從“貨與人” 向“人與人”轉變,主播、貨、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愈發緊密,主播向使用者賣人設、做講解,使用者因為喜歡一個主播而去關注跟了解商品,這都提升了產品曝光度,進而刺激購買行為。

1.3 邊看直播邊買買買,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參與直播網購的使用者,生活水準高於平均水平,超過75%的使用者線上消費處於中高水平,其中女性則熱衷假睫毛、化妝刷等美妝護膚品以及親子裝、童鞋等母嬰產品,男性更偏好護腕、釣竿等類居家商品以及穿衣鏡、酒櫃等裝潢產品。

1.4 網紅帶貨模式專業化進行時,從接廣告向純直播導購演變,同時當紅明星也參與進來,利用自身粉絲流量和知名度,擔當細分領域導購KOL

1.5 但腰部KOL主播稀缺明顯,呈現“啞鈴型”分化,職業主播帶貨能力二八分化嚴重

頭部KOL主播粉絲多,帶貨能力強,腰部的成長性KOL主播較為缺失,新興KOL資料龐大,人均帶貨能力雖相對低,但總量不俗。

2、直播+遊戲:遊戲直播成為一種成熟的遊戲宣發及與使用者互動方式

2.1 直播作為視訊的三種主要形式之一(長視訊、短視訊與視訊直播),遊戲直播承載著遊戲內容分發和宣傳的有效渠道,成為一種成功驗證的直男經濟商業模式

2.2 遊戲直播迎來兩強格局,短視訊典型玩家快手也借自身流量基礎,推出獨立直播APP,探索遊戲直播

2.3 鬥魚虎牙擁有包括英雄聯盟、dota2等熱門電競賽事入口,並簽約大量具有職業電競背景的頭部主播,繼而吸引到大量90後、00後使用者,取得不錯的使用者粘性、拉高付費慾望

3、直播+娛樂真人秀:直播讓眾口“協調”,億萬觀眾各有所愛

3.1 “楚門”背後的世界有過億真實的觀眾,但與遊戲直播不同,娛樂秀場直播同樣吸引到多達4200餘萬的女性觀眾

3.2 娛樂直播憑藉主播才藝,得到受眾認可,收穫大量注意力,為轉化為經濟收益提供基礎

3.3 除了拼主播才藝吸引土豪打賞,平臺還能夠開發各類趣味回饋活動,培育中低收入群體的打賞習慣

4、直播+其它行業:各行各業,佈局利用直播,帶動自身業務發展

4.1 直播+典型內容平臺:圖文、音樂、視訊等典型內容平臺,紛紛增加直播模組,進而豐富自身業務,讓碎片化與即時性共存,滿足使用者多種需求,獲得擁躉,粘性增強

4.2 直播+教育:面向K12的班課直播和一對一直播熱度持續,當前線上教育普遍存在續費率低、獲客成本高、現金流要求高等痛點,面向K12的直播課具有高毛利、邊際成本低的優勢,成為當前各陣營重點聚集模式

線上教育行業中,營銷費用和師資成本是主要支出。直播+K12教育的盈利模式較為突出,其中大班直播課不限定人數的模式存在規模化效益,容易產生口碑效益,讓獲客成本隨之邊際遞減,降低固定成本,而一對一直播針對個性化需求,注重師生互動,往往客單價更高,提高毛利水平。

4.3 直播+社交:社交平臺正處於向多場景化泛社交的聚合平臺發展,立足自身流量優勢,聚合泛社交玩法,進而覆蓋更多的使用者垂直需求和場景,提升商業化效率和變現能力

隨著5G、AR等技術進步,“直播+”在未來仍是大有可為的快車通道,KOL的專業性、銷量的真實性、供應鏈的流暢性都成為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