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奶業經濟總體形勢與特點

2019年由於市場供求偏緊,中國奶價、奶牛養殖盈利水平都有很大回升,牛奶產量有較大增長。2019年,全國牛奶總產量3201萬噸,同比增長4.1%,是2014年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與此同時,在需求拉動下,乳製品進口也有快速增長。2019年,乳製品進口總量近300萬噸,原料奶粉進口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幹乳製品進口量首次突破200萬噸。全年乳製品淨進口摺合原料奶1730.9萬噸。2019年中國奶源自給率約65.6%,比2018年下降0.7個百分點。

01、生鮮奶價格走高,國內外價差大幅下降

2019年,國內生鮮奶價格呈現先降後升的變化趨勢,與2017和2018兩年相似(見圖1A),在上半年都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季節性回撥。與前兩年不同的是,2019年生鮮奶價格下降持續時間較短,且價格上升幅度較大。根據農業農村部對主產省生鮮奶收購價格監測資料,2019年生鮮奶平均價格為3.65元/公斤,分別比2018年和2017年的平均價格高5.49%和4.89%。具體地,2019年1月之後生鮮奶價格持續走低,到5月份降至3.53元/公斤的年度最低值,比年初下降了2.22%。生鮮奶價格從6月份開始反彈並持續上升,到12月份達到3.84元/公斤,比年中最低價格高8.78%,也達到了2015年以來的最高價格。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監測的國內近200家規模牧場的生鮮奶收購價格與農業農村部監測價格走勢基本一致,但是平均水平略高,1~4月份從3.84元/公斤下降到3.68元/公斤,之後持續回升,到12月份上升至3.95元/公斤。

圖1  國內生鮮奶價格變動趨勢及與進口成本的比較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

2019年,國內外奶業競爭力差距明顯縮小。雖然國內生鮮奶收購價格依然高於進口奶粉折原料奶的到岸價格,但是由於國外乳製品價格和中國進口到岸價格的上升,兩者的比值有大幅下降(見圖1B)。2019年1~12月,進口奶粉折原料奶的平均到岸價格從2.40元/公斤升至2.93元/公斤,國內生鮮奶收購價與進口奶粉折原料奶的到岸價格相比,從高出37.6%降到僅高16.0%。

02、生產成本小幅上升,奶牛養殖效益繼續改善

2019年,生鮮奶生產成本先降後升,全年有小幅上升。根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牧場監測資料,2014年9月至2018年3月規模牧場生鮮奶單位生產成本總體上呈不斷下降趨勢(見圖2A),但是之後出現徘徊,2019年全年甚至有所上升。2019年,生鮮奶單位生產成本在1~3月份從3.30元/公斤降到3.24元/公斤,之後持續上升,12月份升至3.40元/公斤,比年初增長3.0%。

生鮮奶生產成本上升主要是受投入品價格變動,尤其是進口牧草價格上漲的影響。根據農業農村部的監測資料,2019年1~12月,玉米平均價格價格從2.06元/公斤增至2.10元/公斤,上升1.9%;豆粕平均價格從3.35元/公斤降至3.31元/公斤,下降1.2%。同期,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苜蓿草進口到岸價格連續第二年有較大增長,在2018年12月同比增長12%的基礎上,2019年12月又進一步同比增長6.4%,成為驅動生鮮奶生產成本上漲的主要因素。

圖2  規模養殖單位產量總成本及價格成本比的變動趨勢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

2019年,國內奶牛養殖效益持續提高。根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牧場監測資料計算生鮮奶價格與單位成本的比值,從2018年年均1.10提高到2019年的年均1.15(見圖2B)。從奶飼比來看,2019年下半年奶業主產省的奶飼比穩步增長,且明顯高於去年同期(見圖3),2019年年末達到1.55,已超過1.5的盈虧平衡點。2019年國內奶飼比的平均值為1.54,雖然仍低於根據IFCN資料計算的國際平均的奶飼比,但同比增長7.69%。

圖3  國內主產省奶飼比與IFCN奶飼比

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IFCN

03、乳製品消費需求明顯增長  乳製品加工佈局集中度下降

2019年,因為奶業市場處上行通道,疊加非洲豬瘟背景下對豬肉的替代消費的增長,乳製品消費需求有明顯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乳製品加工資料,2019年全國乳製品總產量2719.4萬噸,同比增長5.6%(見圖4);液態奶產量2537.7萬噸,同比增長5.8%;幹乳製品產量181.7萬噸,同比增長2.5%。如果按國內生產液態奶與進口液態奶之和計算,2019年液態奶消費總量約2627.2萬噸,同比增長6.5%。

圖4  2019年各類乳製品產量同比增幅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分省來看,2019年河北省乳製品加工量在各省(區、市)中最高,佔全國的13.1%,,其次是內蒙古,佔10.6%,山東排第三位,佔8.0%。與2018年相比,各地區都只有小幅變動,其中,河南省的佔比下降0.62個百分點,在各省(區、市)中是降幅最大的。湖南上升0.36個百分點,在各省(區、市)中增幅最大。2019年,加工量排前10位的省(區、市)合計佔全國乳製品加工總量的67.3%,與2018年相比下降0.2個百分點,與2016年相比下降了1.6個百分點,整體上加工佈局的集中度在下降。

圖5  2019年各省(區、市)乳製品加工量

佔全國總加工量的比例與變化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04、乳製品進口快速增長,進口來源更加集中

根據國家海關統計資料,2019年乳製品進口總量297.3萬噸,同比增長12.8%,進口金額為11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見表1)。全年乳製品淨進口291.9萬噸,摺合原料奶1730.9萬噸[2] ,同比增長7.1%。如果2019年全國奶類總產量按3310萬噸匡算,2019年中國奶源自給率約65.6%,比2018年下降0.7個百分點。


[2] 2019年全國牛奶產量3201萬噸,2018年牛奶產量佔奶類總產量的96.8%,如果佔這個比例推算,2019年全國奶類總產量約3307萬噸。

表1  2019年乳製品進口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分品種來看,鮮奶和原料奶粉進口量都有較大增長,乳製品進口總量近300萬噸,原料奶粉進口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幹乳製品進口量首次突破200萬噸。具體來說:

(1)液態奶進口總量為92.4萬噸,同比增長31.3%,進口額為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9.2%。幹乳製品進口量為204.9萬噸,同比增長6.0%,進口金額為99.7億美元,同比增長9.6%。與2018年相比,液態奶進口增速大幅上升,幹乳製品進口增速有所放緩。

(2)鮮奶、原料奶粉和煉乳進口大幅增長。其中,鮮奶進口量為89.1萬噸,同比增長32.3%;原料奶粉進口量為101.5萬噸,突破100萬噸,同比增幅達到26.6%;煉乳進口量為3.5萬噸,同比增長26.3%。(3)乳清和奶油進口量大幅下降。其中,乳清進口量為45.3萬噸,同比減少18.6%;奶油進口量為8.6萬噸,同比減少24.5%。(4)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口小幅增長。全年進口量為34.5萬噸,同比增長6.5%。

分來源地看,進口來源更加集中。折原料奶後[3] ,2019年中國乳製品進口總量的46.4%來自紐西蘭,其次是美國,佔8.2%,荷蘭居第三位,佔7.8%(見圖6)。按進口額算,2019年進口總額的41.4%來自紐西蘭,荷蘭則佔15.9%,德國居第三位,佔7.1%,美國僅佔1.9%。仍按折原料奶後各來源地進口量佔比看,與2018年相比,紐西蘭上升了5.23個百分點,主要由於原料奶粉進口量的快速增長;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下降6.81個百分點;荷蘭下降了1.31個百分點;其他佔比有增長的國家(地區)的增幅都不足1個百分點,其中,澳大利亞增長0.69個百分點,居第二位,德國上升0.68個百分點,居第三位。


[3] 此處按農業農村部畜產品監測的折算標準,其中,乾酪按1:10折算,其他幹乳製品按1:8折算,液態奶不折算。

圖6  乳製品主要進口來源地佔比及來源變化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2020年中國奶業經濟形勢展望
01、生鮮奶價格下半年將維持高位執行

從國內外市場基本面看,新冠肺炎疫情(簡稱“疫情”)後國內畜產品供求受疫情影響將普遍較緊並推動乳製品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在國際市場合理回撥,不給國內市場帶來太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需求增長將確保生鮮奶價格和奶牛養殖收益都維持在較高水平。如果疫情防控的緊張態勢能在第一季度順利結束,疫情後的需求增長將彌補疫情給產業發展帶來的衝擊,如果能夠把握疫情後畜產品供求普遍偏緊的市場機會,做好防控期間國內生產能力保護和疫情後生產能力提升,加快乳製品對其他畜產品消費需求的替代,全年產業將有望實現一定的增長。

從國內市場看,雖然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奶業開局就面臨困難,但這只是暫時問題。由於畜禽產業發展受到疫情全面衝擊,尤其是禽苗、仔畜補欄受到較大影響,疫情過後畜禽產品供給可能普遍出現短缺,疊加非洲豬瘟的影響,畜禽產品價格將大概率出現較大增長並在全年較長時間保持高位執行,這也將驅動疫情後及下半年乳製品需求及價格的增長。

從國際市場看,乳製品價格、生鮮奶價格與奶飼比都還處於較高位置,奶牛養殖的盈利性總體上較好。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資料,全球全脂奶粉(WMP)平均價格已處於近五年的歷史高點(見圖7)。根據全球乳製品交易平臺(GDT)資料,全脂奶粉價格也處於近五年的高位。自2019年初開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原料奶生產進入恢復性增長通道,但截至2019年底增幅依然不是很大。從趨勢判斷,2020年上半年隨著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產出增長速度進一步上升,全球奶價可能進入新一輪的週期性下降通道。但是,因為這輪週期調整過程中產出波動相對平滑,整體價格水平不會出現很大幅度的快速下降。另外由於國內外價格差距已大幅縮小,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導致國內市場價格下降的外部壓力不會很大。

圖7  國際市場乳製品價格及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產量變化

資料來源:USDA; www.clal.it

02、乳製品進口總量有可能出現明顯增長

2020年,由於疫情後國內市場偏緊、國際市場寬鬆,乳製品進口量將可能有較大增長。2019年,雖然國際市場乳製品價格持續走高,但是因為國內乳製品消費需求強勁增長,國內原料奶生產的增長速度未能跟上消費需求的增長速度,所以進口總量出現較大增長。2020年,乳製品消費需求還將繼續增長,尤其是畜產品供求普遍趨緊、畜產品價格普遍高位執行將成為乳製品需求增長的驅動因素,如果產出增長速度低於需求增長速度,缺口部分將由進口來滿足。隨著國內奶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和國內奶業品牌競爭力的提升,消費者對國內乳品質量的信心和對國內乳品的偏好都將繼續提升,國內消費需求的增長將更多體現為對國內生產的拉動。各種多元化、特色化、本地化消費需求的增長也會更多通過拉動國內生產來滿足。但是,除了供需的結構性缺口,2020年還有兩方面因素可能導致進口的進一步增長:一是國際市場乳製品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後,國際市場價格下降對於進口將有一定刺激作用;二是根據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中國可能較大幅度增加來自美國的乳製品進口。

加快奶業升級發展的思路與建議

中國奶業面對疫情期間的發展困難,重點在於保護生產能力,確保疫情過後產能能夠迅速恢復和提升。從長遠來看,中國奶業需要繼續提升產業素質、加快產業升級,並著重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01、完善產業發展的管理與服務體系

首先,應儘快完善牧場與奶牛登記制度,構建全覆蓋的登記體系,做到每個牧場與每頭奶牛都有統一的身份標識。完善登記既是為了摸清奶牛養殖業的家底,更是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有效加強疫病防控、持續促進奶牛品種改良、更好提供生產服務、及時跟蹤產業發展動態的基礎,也是奶牛養殖業管理體制機制精準化的必然要求。

其次,加快奶牛養殖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加強專業化育種服務、獸醫服務、生鮮奶質量檢測服務等,同時將專業化服務與產業資料的收集、整合、分析與應用相結合,實現育種服務與DHI資料分析應用的緊密整合、獸醫服務與疫病防控體系的緊密整合等。通過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方面可以解決家庭牧場與中小規模牧場專業人力資本不足問題,這也是家庭牧場所需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有利專業知識積累、技術進步與先進技術應用,促進奶牛養殖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從實踐來看,這也是荷蘭、以色列等國家奶業發展的重要經驗。

02、鞏固提升農戶養殖基礎地位

從國際經驗看,各國奶牛養殖業普遍以家庭牧場為主。堅持家庭經營是中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國家反覆強調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同時也在近年中央一號檔案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等重要檔案中多次強調發展包括家庭農場在內的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2019年9月,中央農辦與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和單位又聯合印發《關於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當前,在散養戶和小規模養殖戶大量退出、規模化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對中國是否還能發展家庭牧場存在普遍的懷疑,但結果主要取決於是否有適宜的制度保障與支撐條件。

促進奶牛養殖家庭牧場發展首先需要解決兩個前置條件:一是能確保原料奶質量安全;二是能確保糞汙能得到有效處理,實現環境可持續。在質量安全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奶業質量管理體系,既要完善生鮮乳質量標準,也要構建與家庭牧場發展相適應的第三方檢測制度及收儲運服務體系等。在糞汙處理與環境方面要多管齊下,一是繼續促進種養結合,實現就近就地合理還田;二是加強研發,為家庭牧場提供經濟適用的糞汙處理技術與解決方案;三是按迴圈經濟理念促進上下游產業集聚,實現糞汙的集中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家庭牧場發展還需要相應的制度保障,首先就要改變其弱勢分配地位,構建有利於保障家庭牧場合理經濟利益的奶業產業鏈收益分配格局。可以說,如何改變奶業產業鏈的不合理利益分配格局是鞏固中國奶業產業基礎、實現奶業持續穩定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和挑戰。其中的關鍵還是提升奶農組織化水平,發揮奶農組織在原料奶價格形成中的作用,通過建立集體談判制度提升奶農整體議價能力,通過減少無序競爭、過度競爭對市場波動的放大作用,讓奶農更多分享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增值收益。

03、穩步推進奶農辦加工及其他奶業新業態、新模式

奶農發展乳製品加工一方面有利於培育鮮奶消費需求,有利於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差異化、個性化乳製品的需求,進而促進乳製品消費方式與消費結構轉變,另一方面有利於提升奶農在奶業產業鏈中的分配地位和在奶業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近年,依託鮮奶吧、觀光牧場等生鮮奶就地就近加工、消費的新業態、新模式得到很快發展,這是奶農辦加工與奶業產加銷一體化的最基礎形態。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要“密切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支援有條件的養殖場(戶)建設加工廠”。2018年11月,農業農村部等九部委聯合釋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對奶農發展乳製品加工的重點方向與政策支援做了更詳細的闡述。以上來自基層的奶農辦加工的積極探索與國家政策導向與政策支援的完善都在推動著中國奶業的轉型升級。

同時要看到,確保質量安全是奶農辦加工的紅線,甚至是牽動整個奶業產業的紅線。在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依然脆弱的情況下,任何的質量安全事件對整個奶業的發展的影響都可能是顛覆性的。因此,《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干意見》也特別強調了奶農發展乳製品加工是要“在嚴格執行生產許可、食品安全標準等法律法規標準,確保乳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為此,首先要從質量安全的角度嚴格奶農辦加工的准入條件、質量標準與稽核把關,其次要按照奶農辦加工的各類業態模式構建覆蓋生產、加工與消費全產業鏈及所有關鍵環節的質量檢測與監管體系,堅決杜絕任何質量不達標的原料奶進入加工與消費環節。再次,強化退出機制,任何從事加工的牧場出現違規行為或暴露出風險隱患都必須堅決撤銷或暫停相關加工許可,倒逼從事加工的牧場在更高的標準化發展,真正成為產業升級的引領者、中國奶業品質與安全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