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操作介面將進入文藝復興時代
最近3g門戶(www.3g.cn)釋出了《2010手機體驗白皮書》,提到手機產品的發展趨勢,其中一個就是操作介面文藝復興。
部分摘錄如下:
一.自手機商用以來,手機介面設計理念,一直是以功能為主,實用至上,以最直觀明確的方式,展示手機選單。在普及手機的年代,這樣的設計,幫助作用明顯。最直觀明確,則難免簡陋粗糙。在主流市場,普及手機的世代已經過去。而觸控式螢幕、光學感應、軌跡球等酷炫技術的引入,使手機操作不再侷限於傳統的按鍵操作,介面的變化隨之而來。為維繫同一品牌或同一作業系統手機,在操作方式上的統一或連貫性,主要廠商的操作介面的設計,現今仍在延續上個世代的設計風格。比如塞班S60系統,其V2、V3甚至最新的V5,三個版本的介面風格,並無明顯提升。此為操作介面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
二.手機的介面設計仍在延續上個世代,另一同等重要的個人數字資訊終端,個人電腦的操作介面,從圖示到整體風格,其美學設計卻在不斷前行。比如微軟作業系統上,備受好評的Aero系列特效;比如Ubuntu作業系統上,定製性更強的3D特效。當使用者因個人電腦的介面設計而驚豔,並形成視覺習慣後,對於其他數字終端,開始出現美學要求。正如美學發展的邏輯,功能性、實用性,只是最基本的需求。
三.個人電腦介面設計的提升,主要得益於硬體效能的提升。而在手機市場,2010年同樣將有硬體效能的提升。比如創新的Zii幹細胞晶片、Nvidia的Tegra晶片,都將在2010年有成熟的手機產品出現,包括現有主流手機CPU的升級,其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使手機可以流暢執行更復雜、更美觀、更多特效的操作介面。另一方面大尺寸螢幕、高解析度螢幕的運用,同樣是操作介面文藝復興的硬體保證。
四.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潛在因素,是被稱為非主流的一代人,正在逐漸成為手機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而非主流的風潮,已經向外界展示出了,這一代人對美學,有其獨特的要求。為了適應這一代人的規則,手機必須有更個性、獨特、革命性的操作介面設計。在2010年少量已知資訊中,可以看到塞班S60系統的全新UI,微軟WM7的UI改進,ELSE作業系統的亮點,三星自有的bada系統,各有其革命性設計。還有版本快速迭代的Android系統,web OS的新版,以及HTC等廠商為WM或者Android設計的介面外殼。還有,非智慧系統的介面定製,手機軟體UI的革新等等。更多未知的革命,或許已經在醞釀中。
文藝復興的時代,即將到來,敬請期待。
相關文章
- 智慧時代與華為路標:手機影像的文藝復興史
- 數字時代的“文藝復興”:集卡遊戲是如何重獲新生的?遊戲
- 《極樂迪斯科》:CRPG的文藝復興,後冷戰時代的百年孤獨
- 數字時代的“文藝復興”?起底數字藏品,讓人歡喜讓人愁
- 《鬼哭之邦》真算是JRPG的文藝復興
- Albrecht Dürer:把文藝復興思想帶入德國的畫家
- Swift5 + MVVM + 文藝復興微博(純程式碼)SwiftMVVM
- 從深淵中歸來:古典CRPG的“文藝復興“
- 當手機產業進入硬體能力過剩時代產業
- Id Software:後大師時代的復興
- 我們將要進入數智化時代
- win10怎麼進修復介面_win10啟動時進入修復模式介面的方法Win10模式
- 《極樂迪斯科》:以一己之力扛起桌上 RPG 文藝復興的大旗
- 雲資料庫將進入企業級百萬IOPS時代資料庫
- Omdia:後疫情時代將見證智慧家居的興起
- 影片分析進入智慧時代
- 未來戰場將進入新時代,人工智慧大展神威人工智慧
- 巴西遊戲市場進入次世代主機時代遊戲
- 《貪婪之秋》:一個小團隊針對經典美式RPG的文藝復興
- 2020年,這個遊戲品類將進入“陣地戰”時代遊戲
- 從網際網路時代進入物聯網時代
- 文藝復興還是死而復生?那些已經涼了的老遊戲品類又回來了遊戲
- 生成式 AI 時代,手機正在進行一次全棧革新?AI全棧
- 甲骨文:AI驅動的復興之路AI
- 阿里李飛飛:資料庫將全面進入雲原生分散式時代阿里資料庫分散式
- 汽油將進入10元時代?奉啟玉測算出油價天花板!
- 雲原生時代,應用架構將如何演進?應用架構
- 心動發起了一場JRPG的“文藝復興”,《另一個伊甸》上線首日TapTap 9.2分APT
- 2023年清潔能源或創紀錄增長,化石燃料將進入衰退時代
- 服務網格:微服務進入2.0時代微服務
- 8Manage:外包管理進入SaaS時代
- 使用 minitouch 遠端操作手機時,手動操作手機後 minitouch 執行命令就失效了
- 對話曠視唐文斌:首筆機器人收購背後,AI落地進入價值閉環時代機器人AI
- AI時代RSS復活?AI
- Git操作檔案的時候手賤了,怎麼恢復?Git
- 虛擬化基礎設施進入新的進化時代
- 跟上腳步,進入後臺執行新時代
- 自媒體進入人工智慧寫作時代人工智慧
- 告別“限速”,個人網盤進入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