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AI銳見發表於2018-12-10
幾天前,普華永道(PwC)公佈了最新報告,這份報告詳細的分析了全球1000家花費最多研發經費的上市公司,上面顯示今年1000強總計投入了7820億美元(約5.4萬億人民幣)的資金進行研發,比去年增加11%

研究顯示,全球各地區的研發支出都出現了增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和歐洲,分別增長34.4%和14%。

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226億美元(約1567億人民幣)的研發支出位列榜首,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162億美元跟在後面,德國大眾排在第三,研發支出為158億美元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亞馬遜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了AWS、Alexa以及計算機視覺等尖端科技的研發中,以便在之後為諸如Amazon Go無人收銀商店這樣極具野心的專案提供支援。

據相關資料顯示,第三季度,亞馬遜有一半利潤來自AWS雲服務AWS業務在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率為31%,

再來看國內,阿里雖然連續第三年蟬聯國內企業研發支出榜首,研發支出為36億美元(約249美元)。但從全球的企業來看,同樣是做電商的亞馬遜研發費用大概是阿里6倍。

因為華為沒有上市所以不在榜單中,去年華為研發費用達897億元人民幣左右,如果列入能排在全球前十的位置。

顯然,與國外相比,國內科技巨頭的科研資金投入有點“微不足道”,但是,科技作為企業最核心的驅動力早已成為國內企業的共識。

前一陣,馬化騰深夜知乎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可以說,國內的科技巨頭早已覺醒,那種跟隨式的創新早已被摒棄,原創能力才能決定企業未來。

其實,中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發展趨勢或多或少能在美國的科技公司發展歷程中找到影子,究其原因,在於中國科技創新基因少網際網路企業發展時間短,最重要的是,國內對於產權保護機制較國外來說還不完善。

有些公司不是不想創新,而是不敢創新,畢竟,國內“抄襲”成功,原創“餓死”的例子太多了。

國外很多科技公司成立研究院,例如微軟亞洲研究院谷歌X實驗室IBM中國研究院等等。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因此,國內的科技巨頭們也趕緊迎頭趕上,抓緊成立自己的研究院,BAT早早成立了自家的研究院,大力投入研發資金,TMD也不甘落後,手機廠商巨頭華為、OPPO、小米也在相應地做出戰略部署。

雖說國內各大企業紛紛成立研究院,打著“改變世界”的旗號,但有些是不是跟風炒概念還有待商榷,接下來,就看看國內成立的研究院到底都研究了啥?

一、BAT研究院都在研究啥 ?

阿里巴巴去年成立了達摩院,一時風頭無兩,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對達摩院的發展提出三個要求: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長、服務全世界至少 20 億人口、必須面向未來、用科技解決未來的問題。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現在距達摩院成立一年多了,很多人其實還沒有搞清楚達摩院到底是一個什麼機構,它成立的目的是什麼,它能為阿里巴巴帶來什麼好處。

簡單來說,達摩院目前有三個重點工作,一是底層演算法算力和大資料處理;二是雲端晶片;三是量子計算。

阿里想要做自己的晶片,在今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佈將新成立一家半導體公司“平頭哥”(馬雲親自為半導體公司賜名——“平頭哥”,該名取自動物界平頭哥——蜜獾,寓意“激情澎湃,頑強執著”“相信小的偉大,勇敢逐夢”“聰明樂觀、勇猛皮實”之義),致力於量子計算晶片的研發,並且透露阿里將在兩三年內推出量子計算晶片。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張建鋒透露,阿里未來重點關注的幾個晶片方向包括:神經網路處理晶片(NPU),近期阿里巴巴已組建了相關團隊;面向終端的嵌入式晶片,主要功能是獲取和傳送資料;量子計算晶片,去年阿里巴巴釋出了量子計算戰略,而量子計算要變成現實就需要晶片做支撐;還有面向物聯網(IoT)的晶片

除此之外,達摩院這一年來沒閒著,截止目前,已引進9名國家千人計劃科學家、數十位終身教授。還設立了學術諮詢委員會,主要做學術諮詢。

達摩院還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還開始在中國、東南亞、歐洲、中東、北美等地籌建全球研發中心。同時,達摩院與世界範圍的頂級高校開展學術合作,建立聯合科研基地。

達摩院宣稱已經在國際頂級技術賽事上獲得了近20項世界第一,並落地了多項研究成果。

例如,今年1月,達摩院參賽團隊在閱讀理解頂級賽事SQuAD上打破世界紀錄並且超越了人類成績;今年5月,宣佈研製出世界最前的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斬獲WMT 2018國際機器人翻譯大賽冠軍,阿里巴巴電商機器翻譯總量日均突破7.5億次等,

除了以上的獎項,阿里達摩院也有多項落地成果,基於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演算法的天貓智慧推薦“捕捉”客戶的情緒變化的店小蜜機器人打包技術等。

騰訊一直關注著基礎科學的發展,在前不久舉行的騰訊合作伙伴大會上,七位中外頂尖科學家,在騰訊WE大會分享了從天文、物理到生命健康等多個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這看似與騰訊主營業務無關的基礎科學卻是騰訊近期投資和研究的重點。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曾表示,騰訊會對AI進行持續、長期而有耐心的投資,AI在多個方面助力於騰訊現有的產品、服務與業務發展。

目前,騰訊旗下主要有優圖計算機視覺中心騰訊AI LabWeChat AI等三大人工智慧實驗室,還有Robotics X機器人實驗室、音視訊、量子實驗室等研究機構。

今年9月,騰訊優圖實驗室與 Science 期刊達成戰略合作,升級為騰訊計算機視覺研發中心,將以計算機視覺為核心,圍繞社交娛樂、工業生產、社會進步、前沿探索四大方向,深入到包括醫療、自動駕駛、工業、零售、辦公、文化、社會公益等十大領域的具體應用。

優圖實驗室一直專注於視覺識別與影象處理,目前,騰訊優圖已擁有500項專利申請,超過300個專案落地,2億人臉面孔牆沉澱,並接入了70多條騰訊產品生產線。

不僅如此,優圖實驗室已在醫療、零售、公益等領域已經有了實質的專案落地:例如在“AI+醫療”領域,利用AI醫學影像分析輔助醫生篩查食管癌、肺結節、宮頸癌等疾病的騰訊覓影已經在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落地,併入選“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騰訊還展示了騰訊絕藝、微信支付智慧生活、騰訊燈塔、騰訊翻譯君、天天P圖等騰訊全線AI產品。

與優圖實驗室注重應用落地相比,騰訊AI Lab更注重於基礎研究。騰訊AI Lab聚焦四大領域的基礎研究,包括: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學習,力求全面覆蓋並深層次擴充AI的前沿技術能力

目前,騰訊AI Lab已經在IEEE、ICML等期刊、大會發表了8篇代表性論文,包括《多媒體雜湊演算法和網路(Multimedia Hashing and Networking)》、《深度學習促進從單一影象的視覺路徑預測 (Deep Learning Driven Visual Path Prediction from a Single Image)》等。

WeChat AI 主要是為微信服務,致力於語音識別、語義分析技術,並將其應用於微信的功能之中,例如微信語音輸入、語音轉文字、聲紋鎖以及智慧對話平臺等。

再來看下,最早扛起人工智慧大旗的百度。

今年1月,百度研究院在矽谷召開全員大會,宣佈設立商業智慧實驗室(Business Intelligence Lab,BIL)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obotics and Autonomous Driving Lab,RAL)。

同時三位世界級人工智慧領域科學家Kenneth Ward Church、浣軍、熊輝加入百度研究院。

自此,百度研究院形成了深度學習實驗室(IDL)、大資料實驗室(BDL)、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SVAIL)、商業智慧實驗室(BIL)和機器人與自動駕駛實驗室(RAL)五大實驗室和Kenneth Ward Church、吳華、李平、熊輝、楊睿剛、浣軍、馬豔軍7位世界級AI專家這一豪華陣容。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但是,今年7月,百度深度學習(IDL)研究院“傑出科學家”徐偉離職,這是繼2017年,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原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離職後的第三位AI大將。

長期以來,百度以“重技術”的口碑立足於江湖,旗下聚集有上萬名工程師,李彥巨集也多次公開強調,“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百度的靈魂始終沒有改變——技術創新永遠是我們的核心驅動力”。

科技的競爭說白了也是人才的競爭,百度研究院高層的頻繁出走讓百度有了一個新的名號:“人工智慧黃埔軍校”。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百度人工智慧表面風光,實際上搜尋的資料根本不向研究院開放。做人工智慧的這波都是海歸精英,跟搜尋那邊完全是兩種風格,兩方之間沒有多少默契。”

目前,百度研究院五大實驗室覆蓋的研究領域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語音技術、大資料自動駕駛和機器人以及通用人工智慧技術等。

百度研究院已有一系列應用於不用領域的研究成果,例如,2016年,百度釋出了一種開源基準測試工具DeepBench,用於測量深度神經網路訓練和推理中涉及的基本操作的效能。

今年6月,百度提出了一種新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可以預測細胞是腫瘤還是正常細胞。7月,百度釋出可以在智慧家居裝置和智慧個人助理中應用的第一個完全端到端的TTS模型—— ClariNet。 10月,百度釋出具有預期功能和可控延遲的同步機器翻譯系統STACL。

除此之外,百度在人工智慧的領域還獲得了業界的認可。近日,《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聯合數易創研遴選出“全球最受關注的十大AI領軍人物”,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巨集上榜。

李彥巨集是唯一上榜的國內科技企業領袖,同時上榜的領袖人物還有亞馬遜創始人兼CEO傑夫·貝佐斯、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和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等。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李彥巨集的獲獎理由是:中國AI行業的啟蒙者與設計師,首度提出AI三維一體的標準,認為未來企業都需AI化;在全球範圍內最早搭建無人駕駛開放平臺,讓汽車全行業all in AI,極大推動了中國及世界智慧駕駛產業的發展;對於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構建已經進入落地應用階段等。

昨日,被譽為“中國智慧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在蘇州舉行頒獎典禮。百度高階副總裁、AI技術平臺體系(AIG)總負責人王海峰榮獲首個吳文俊人工智慧“傑出貢獻獎”。

AI的發展最終是要服務於人的。”王海峰認為,在繼續加強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研究的同時,還要讓頂尖技術走出實驗室,真正落地成產品、解決方案,賦能社會經濟各領域,讓人工智慧充分發揮驅動力量,促進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二、緊隨其後的京東、頭條和滴滴

除了BAT有研究院以外,網際網路的三大小巨頭京東、頭條和滴滴也緊隨其後。

前幾天,在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JDDiscovery)大會上,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數科首席資料科學家鄭宇宣佈京東智慧城市研究院正式成立。

京東智慧城市研究院是京東集團頂級的研究院,包括資料服務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行業應用研究所、商業模式實驗室和技術轉化部,以及在北京、南京、成都等多個城市設立的分院和實驗室。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京東想對標亞馬遜,從一個電商平臺轉型為以科技驅動的技術公司。

京東智慧城市研究院就是京東野心的一個體現,這個研究院把京東所有的電商、物流、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技術的優勢綜合加在一塊兒的,加上城市計算的研發能力一起落地。

而早在2016年,位元組跳動(今日頭條母公司)人工智慧實驗室就已經成立,其主要研究重點是開發為位元組跳動內容平臺服務的創新技術。主要研究領域有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資料探勘等。

目前的落地應用有:為位元組跳動所有產品提供翻譯服務的Byte Translator、涉獵體育、金融、時事的新聞寫作AI 寫稿機器人 Xiaomingbot等。

滴滴出行研究院同樣於2016年成立,人工智慧科學家何曉飛教授任滴滴研究院首屆院長,負責滴滴研究院和大資料團隊建設,向CTO張博彙報。

滴滴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資料探勘、最優化理論、分散式計算等。

目前,滴滴出行研究院共有四篇論文入選 KDD 2018,涵蓋 ETA 預測 (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預估到達時間) 、智慧派單、大規模車流管理等多個研究領域。

三、“不甘寂寞”的華為、OPPO和Vivo

除了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國內手機廠商也不甘寂寞。華為當然也有著自己的研究院,2011年,華為整合成立了2012 實驗室,2012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有新一代通訊、雲端計算、音訊視訊分析、資料探勘、機器學習等。

作為華為創新、 研究和平臺開發的主體,2012實驗室下設中央研究院、中央軟體院、中央硬體院、海思半導體等二級部門,也包括了分佈在各地研發中心的2012下屬實驗室。除此之外,華為還在美、英、德、法、俄等國家設立了共16個研究所。

目前“2012實驗室”旗下有很多以世界知名科學家或數學家命名的神祕實驗室,包括夏農實驗室,高斯實驗室、謝爾德實驗室、高斯實驗室、尤拉實驗室、圖靈實驗室等。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這其中,夏農實驗室主要為公司ICT產業智慧化發展趨勢儲備認知相關關鍵技術、演算法,併為相關產品提供智慧服務和智慧特性,在資訊儲存、分散式計算、軟體定義等方向緊跟業界前沿研究。

而在雲端計算領域華為則提供面向行業業務雲化的系列化解決方案, 包括FusionSphere虛擬化解決方案、FusionAccess桌面雲解決方案、FusionCloud私有云解決方案等。

至於在人工智慧大資料領域,華為釋出EI企業智慧平臺,並推出基於大資料、資料庫、人工智慧技術的分散式服務。

更不用說人工智慧的基礎研究晶片部分,華為最近一直在研究晶片,麒麟系列晶片經歷了多次迭代更新,已經較為成熟。今年9月,華為釋出麒麟980,這是目前華為麒麟系列晶片的頂峰製作。

麒麟980是全球首款採用7nm製程工藝的手機晶片,整合了69億電晶體(麒麟970為55億),效能相比麒麟970提升75%,功耗下降58%,晶片面積只有不到100平方毫米。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而在最重要的AI部分,麒麟980首次整合了雙核NPU,使用了更高精度的深度網路,每分鐘可識別4500張影象,具備更高的實時性,支援人臉識別、物體識別、物體檢測等AI場景。

目前,華為研發人員約8萬名,佔公司總人數的45%,在全球有14個研究所,36個創新中心。

據瞭解,華為在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幣3940億元,並且,華為表示未來十年將以每年超過100億美元的規模持續加大在技術創新上的投入。

今年4月,OPPO宣佈成立OPPO研究院,總部設立於深圳,下設北京研究所、上海研究所、深圳研究所、東莞研究所、日本(橫濱)研究所和美國(矽谷)研究所,在軟體、硬體及標準三大領域展開研究工作。

OPPO也與史丹佛大學AI人工智慧實驗室建立OPPO-史丹佛大學聯合實驗室,這一實驗室將會共同探索人工智慧前端技術以及應用。

OPPO研究院院長劉暢表示:“研究院將聚焦在軟體、硬體和標準三個領域,圍繞5G、人工智慧、影像處理和新材料新工藝等研究方向開展前端研究。”

OPPO將面向全球引入具有技術前瞻視野和學術背景的實踐型人才,同時與社會科研機構以及全球高校保持緊密的溝通合作。

隨後,今年7月,vivo向外界公佈成立人工智慧全球研究院,首任院長vivo副總裁周圍就曾表示,人工智慧是手機行業未來10年的方向,對此vivo也將人工智慧列入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重點。

目前 vivo 人工智慧研究院設立了 5 個分部,涵蓋知識圖譜、自然語言以及機器視覺等領域。

vivo圍繞人工智慧的研發團隊迅速擴張,並已在深圳、北京、杭州、南京以及美國的聖地亞哥5個城市,投資設立AI全球研究院,周圍出任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並面向全球聘請首席科學家。

在vivo推出的X21以及vivo NEX兩款主力機型上,已經推出了整合人工智慧相關技術的應用,包括人工智慧助手Jovi,以及整合了AI技術的拍照和遊戲等功能。

巨頭們的AI研究院戰事

結語

從研究領域來看,國內研究院主要聚焦在大資料挖掘與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通用人工智慧四大領域,但是,各自又有不同的側重點。

阿里達摩院主要側重於晶片、量子計算這樣高階前沿的研究;騰訊研究院主要側重於技術落地,同時更加關注基礎科學;百度主要在打造智慧城市上發力。

相較於BAT,京東成立研究院的時間較短,目前主要目標是依託資料打造出了一套能夠讓多方共同服務於智慧城市建設的城市作業系統。

位元組跳動和滴滴主要以主營業務為核心展開研究,而手機廠商華為目前的研究重點是智慧晶片,OPPO和Vivo更側重於人工智慧在手機上的應用。

相比國外,儘管國內的研究院起步較晚,略顯“青澀”,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國內巨頭公司越來越重視科技的發展,科研人才的培養。

現在,我國在量子計算、智慧晶片等前沿研究領域已經處於世界前列,越來越多的論文發表在世界級雜誌期刊上,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越來越重,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人才投身於前沿科技的研究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