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道家&新道家

powerx_yc發表於2018-03-27

道家:楊朱、老子、莊子
《世說新語》
新道家:主理派(向秀、郭象)、主情派


隱者,“欲潔其身” 的個人主義者,某種意義上算敗北主義者,認為這個世界太壞了,不可救藥。大多離群索居,遁跡山林,道家可能就是出於這種人。但也並非普通的隱者,道家是這樣的人,退隱了,還要提出一個思想體系,賦予他們的行為以意義。

第一階段:楊朱

最早的代表人物:楊朱,生卒年代未詳,但一定是生活在墨子(約公元前 479 - 前 381 年),和孟子(約公元前 371 - 約前 289 年)之間。(P62)

現代學者已深深懷疑《列子》是偽託的,且《楊朱》中的思想與其他先秦可信資料中所記載的楊朱思想不合(《楊朱》的主旨是極端縱慾主義)

《列子》是公元 3 世紀的著作(P223)

楊朱的兩個基本觀念:“為我”、“輕物重生”(顯然反對墨子的兼愛)

在《老子》《莊子》《呂氏春秋》中都能見到楊朱基本觀念的反映(P64)

先秦道家哲學發展三階段:

  • 楊朱的那些觀念,代表第一階段;
  • 《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階段;
  • 《莊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階段,即最後階段;
  • 這裡說大部分思想,是因為《老子》裡也有代表第一、第三階段的思想,《莊子》裡也有代表第一、第二階段的思想。這兩部書都不是成於一人,而是不同時期不同人寫的,實際上道家著作、言論的彙編。《老子》全書都是名言雋語,所以很簡短;《莊子》各篇大都充滿比喻例證,常無聯絡。

道家哲學的出發點是:全生避害。


道家的第二階段:老子

老子(李耳,字聃,約公元前571 - 前 471 年),楚人(河南省南部),與孔子同時代而比孔子年長,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很稱讚老子。《道德經》,被當做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哲學著作。現代學術研究,認為《老子》的年代晚於孔子很久。

1 — 道,無名

“形象之內” 的一切事物,都有名;無名者都一定超乎形象。道家的 “道” 就是這種 “無名” 的概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老子》(P93-95)

  • 天地、萬物都是由命
  • 但道,無名,所以不可言說。

2 — 自然的不變規律

雖然萬物都永遠可變,在變,但萬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本身不變。《老子》裡的 “常” 字表示永遠不變的東西,或是可以認為是定規的東西。

萬無變化所遵循的規律中最根本的是 “物極必反”,這並非老子原話,是中國成語,但思想無疑來自老子。

3 — 處世方法

老子警告我們,“不知常,妄作,凶。” 我們要知道自然規律,並據此指導個人行動,老子稱為 “襲明”,通則是,想要得些東西,就要從其反面開始;想要保持什麼東西,就要在其中容納一些與它相反的東西。

道家的中心問題本來是全生避害,多開人世的危險。老子對此的回答與解決是:謹慎地活著的人,必須柔弱、謙虛、知足。

  • 柔弱是儲存力量因而成為剛強的方法;
  • 謙虛與驕傲相反,若說驕傲是前進到了極限的標誌,謙虛則相反,極限遠沒有達到的標誌;
  • 知足使人不會過分,因而也不會走向極端。

所有這些學說,都可以從 “反者道之動” 這個總學說演繹出來。著名的道家學說 “無為”,也可從這個總學說演繹出來。“無為” 的意義,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為,只是要為得少一些,不要違反自然地任意地為。為的目的,是把某件事做好;為的過多,事情就做的過火了,其結果比萬千沒有做可能還要壞(如,畫蛇添足)。

老子認為,道生萬物。在這個過程,每個個別事物都從普遍的道獲得一些東西,這就是 “德”,可以是道德的,也可以是非道德的,一物自然地是什麼,就是它的德。

老子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是因為,道是萬物之所從生者,德是萬物之所以是萬物者。

按照 “無為” 的學說,一個人應該把他的作為嚴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範圍以內。“必要的” 是指對於達到一定的目的是必要的,絕不可以過度;“自然的” 是指順虎個人的德而行,不做人為的努力。這樣做的時候,應當以 “樸” 作為生活的指導原則。

樸(simplicity)是老子和道家的一個重要觀念。

老子強調寡慾,棄智。

知識本身也是慾望的物件,隨著知識的增加。人們就不再安於知足、知止的地位了。

4 — 政治學說

道家同意儒家的說法:理想的國家是有聖人為元首的國家。只有聖人能夠治國,應該治國。但兩家也有不同:

  • 儒家:聖人一旦為王,應當為人民做許多事情;
  • 道家:聖王的職責是不做事,應當完全無為。道家的理由是天下大亂,不少因為許多事情還沒有做,而是因為已經做的事情太多了。聖王首先要消除亂天下的一切根源,然後就無為而治。

道無為而無不為。道,讓每物做它自己能做的事。國君自己應該效法道。他也應該無為,應該讓人民自己做他們能做的事。


道家的第三階段:莊子

莊子(莊周,約公元前 369 - 約前 286),先秦最大的道家。生平知之甚少,很小的蒙國人(山東省河南省交界處),隱士生活,可他的思想和著作當時就很出名。

莊子與孟子同時,是惠施的朋友,但今日流傳的《莊子》大概是公元 3 世紀郭象重編的。郭象是《莊子》的大註釋家。事實上《莊子》是道家著作的彙編,有些代表道家的第一階段,有些第二階段,有些第三階段。只有第三階段高峰的思想,才真正是莊子自己的哲學,但也不全都是莊子自己寫的。

1 — 獲得相對幸福的方法

《逍遙遊》,思想是獲得幸福有不同等級。自由發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們得到一些相對幸福;絕對幸福是通過對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層的理解而得到的。

莊子對於道、德的看法同老子一樣。

《莊子·秋水》認為,順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順乎人士一切痛苦和惡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為。

2 — 政治、社會哲學

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異。

莊子和老子都主張不治之治,但所持理由不同。

  • 老子:強調的總原理是 “反者道之動”,越是統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結果;
  • 莊子:強調天與人的區別,越是以人滅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3 — 情和理

《莊子》有很多關於死亡的討論。畏懼死亡,憂慮死亡的到來,都是人類不幸的主要來源。

道家認為,聖人對於萬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無情。可這並不是說他沒有情感,寧可說是,他不為情所憂亂,而享有所謂 “靈魂的和平”。

如斯賓諾莎所說:無知的人不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擾亂,從未享受靈魂的真正和平,而且過著對上帝、對萬物似乎一概無知的生活,活著也是受苦,一旦不再受苦了,也就不再存在了。另一方面,有知的人,在他有知的範圍內,簡直可以不動心,而且由於理解他自己、上帝、萬物都有一定的永恆的必然性,他也就永遠存在,永遠享受靈魂的和平。(《倫理學》第五部分)

4 — 獲得絕對幸福的方法

道家思想的另外一個方向,強調萬物自然本性的相對性,以及人與宇宙的同一。《莊子·逍遙遊》裡講明瞭這種幸福。

5 — 兩個層次的知識

《齊物論》,討論了兩個層次的知識:

  • 較低層次的知識(與惠施 “十事” 中的知識相似)(P109):證明了事物的相對性,每個個人從他自己特殊的有限的觀點所形成的意見。既然有限,必然片面,按自己的片面觀點辯論,既無法得出最後的結論,也無法決定哪一面真是真非。所以對於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種觀點。要從更高的觀點看事物,即 “照之於天”,就是從超越有限的觀點,即道的觀點,看事物。(《齊物論》的目的是要駁倒名家,因為名家確實相信辯論能夠決定真是真非)
  • 更高層次的知識:“不知之知” (P112),做到這點的方法是 “棄知”,這也是道家求得 “內聖” 之道的方法。知識的任務就是做出區別,知道一個事物就是知道它於其他事物的區別。所以棄知就意味著忘記這些區別。
  • 無知:是原始的無知狀態,是自然的產物;
  • 不知:是先經過有知的階段之後才達到的,是精神的創造。

新道家

指的是公元三四世紀的 “玄學”(玄,是黑色,又有微妙、神祕等意思)。

新道家研究了惠施、公孫龍,將他們的玄學與名理結合起來,叫做 “辯名析理”。

值得注意的是,新道家,至少有一大部分,仍然認為孔子是最大的聖人,原因有二:

  • 孔子在中國的先師地位已經鞏固
  • 有些重要的儒家經典,新道家已經接受,只是在接受過程中按照老子、莊子的精神進行重新解釋

新道家,儘管是道家,卻認為孔子甚至比老子、莊子更偉大。他們認為,孔子沒有說忘,因為他已經忘了忘;孔子也沒有說無慾,因為他已經無慾於無慾。(P210)

王弼,玄學大師之一,他的《老子注》《周易注》已成為經典。

現在的《莊子注》,雖然只署郭象,卻像是《莊子》的向郭義,可能是郭象(約 312 年卒)和向秀(約 221 - 約 300)的二人著作。(P210)

新道家分:主理派(遵從理性而生)、主情派(強調任從衝動而生)


主理派代表:向秀、郭象

1 — “道” 是 “無”

向郭注對老子,莊子原來的道家學說作了若干重要修正,第一個就是:道是真正的無。(P211-212)

  • 老莊以為,道不是一物,所以不可名;
  • 向郭注以為,道是真正的無,道 “無所不在,而所在皆無也”《大宗師》

2 -- 萬物的 “獨化”(萬物自生)P212

萬物不是任何造物主所造的,可是物與物之間並不是沒有關係。每一物需要其他的每一物,但是每一物的存在都是為它自己,而不是為其他任何一物。

3 -- 制度和道德

認為宇宙處於不斷變化之中。

社會也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隨形勢而變化。形勢變了,制度和道德應隨之而變。如果不變,“即為民妖”,成為認為的桎梏。

新舊制度和道德的不同在於它們的時代不同,各自適合各自時代的需要,無優劣可言。

向郭不像老莊那樣,反對制度和道德本身,他們只反對過時的制度和道德。

4 -- “有為” 和 “無為”

社會形勢變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任它們自己發展,就是順著天和自然,就是無為;反對它們,固執過時的舊制度和就道德,就是人和認為,就是有為。

一個人在他的活動中,讓他的自然才能充分而自由地發揮,就是無為。反之是有為。

向郭還對先秦道家的 “純素之道” 做出新解釋。P213

5 — 知識和模仿

老莊都反對社會上通常公認的那種聖人。先秦道家文獻中,“聖人” 有兩個意義:

  • 完全的人(按道家的標準)
  • 有一切種類知識的人

老莊攻擊知識,所以反對後一種聖人(有一切種類知識的人),但向郭沒有反對那些是聖人的人,他們反對的是企圖模仿聖人的人。認為:

  • 模仿是無用的
  • 模仿是沒有結果的
  • 模仿是有害的:喪失自己的自然本性

唯一合理的生活方式是 “任我”,這也就是實踐 “無為”。

6 — “齊物”(萬物同等)

7 — 絕對的自由和絕對的幸福

一個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別,就能享受絕對的自由和絕對的幸福。

如果某物只在其有限的範圍內自得其樂,則其樂也一定是有限的。


《世說新語》,劉義慶(403-444)撰,劉峻(463-521)作注;記載了許多著名的清談家,生動地描繪了公元三四世紀信奉 “風流” 思想的人物。

魏晉的新道家和佛教朋友,以 “清談” 出名。清談的藝術在於,將最精粹的思想(通常就是道家思想),用最精粹的語言,最簡潔的語句,表達出來。只能在智力水平相當高的朋友之間進行,被認為是一種最精妙的智力活動。

漢(公元前 206 - 公元 220)、晉(265 - 420),彼此的社會、政治、文化特徵都很不相同,文學藝術的兩種不同風格,以及兩種不同生活態度。

漢人風度是莊嚴、雄偉;晉人風度是放達、文雅。


主情派:

強調任從衝動而生,思想在《列子·楊朱》中以極端的形式表現出來(注意:這篇《楊朱》並不代表先秦那個真正的楊朱思想)P223

劉伶(約 221 - 約 300),竹林七賢之一。追求快樂,但對於超乎形象者有所感覺,即有超越感。這種超越感是風流品格的本質的東西。 P225

具有這種超越感,並以道家學說養心即具有玄心的人,必然對於快樂有妙賞能力,要求更高雅的快樂,不求純肉感的快樂。

《世說》記載了當時 “名士” 的許多古怪行為:王子猷、鍾士季、嵇康、鍾會、阮籍、支遁等(P225)

莊子認為聖人無情,因為聖人高度理解萬物之性,所以心不受萬物變化的影響,“以理化情”。

新道家強調妙賞能力,加上自我表現的理論,於是道家的許多人隨地排遣情感,又歲時產生情感。(P228,王戎的例子)

在西方,浪漫主義往往有性的成分在裡面。可是,晉代新道家的人對性的態度,似乎純粹是審美的,不是肉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