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說:“每天吃一顆糖,然後告訴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鹹,“甜”始終是最讓人無法抗拒的存在。工作壓力大、同事相處不順、生活水逆不散……任何糟心事都能被嘴裡的甜味所安撫。正如《風味人間》裡的臺詞那樣——“甜食等同於善良的心和溫暖的話”。奔波喧囂的日子裡,“甜”總能讓人擁有片刻間的安寧。
隨著人類“健康生活”意識的覺醒,為了在追求甜味的同時遠離肥胖等慢性疾病,人們找到了一種神奇的物質——代糖。這類人工甜味劑具有糖類的甜味,但通常不能被人體轉化,因此不產生熱量。一時間,代糖成為了食品新增成分中的“寵兒”,就比如年輕人愛喝的某氣森林和無糖可樂,都含有代糖,並因其“0糖0卡”的噱頭一度火爆出圈。
(圖片來源:網路)
但是,代糖真的就如同宣傳語上的那樣健康無害嗎?不同於被甜蜜“衝昏了頭腦”的代糖狂熱粉,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秉持懷疑的態度。
近期,一項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上題為: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的研究就發現了“端倪”——時下流行的代糖赤蘚糖醇,竟與主要心血管事件高發存在關聯,使其風險增加80%-121%不等,並會引發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圖片來源:Nature Medicine)
赤蘚糖醇在一些蔬果、藻類中天然存在,攝入後很難被人體代謝,大部分透過尿液排出,因此熱量幾乎忽略不計,且不影響血糖波動,也不易產生腸胃不適症狀。這些優點讓赤蘚糖醇一度被認為是天然健康甜味劑。
來自美國知名醫學研究機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研究人員首先在接受心臟病風險評估的近1200名患者中進行了初步調查。透過分析血液中的化學物質,他們發現血液中高濃度的甜味劑與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的風險增加有關。其中,以赤蘚糖醇的表現最為明顯。
隨即,研究者們檢查了兩個分別來自美國(n = 2149)和歐洲(n = 833)的佇列驗證,並使用一種新的色譜-質譜方法,以較好地分離和定量赤蘚糖醇。
令人驚訝的是,隨訪的3年中,這兩個佇列裡發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也同樣具有較高的血漿赤蘚糖醇水平。同時,兩個驗證佇列中血漿赤蘚糖醇水平最高組相對最低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風險分別升高了80%和121%!
血漿赤蘚糖醇水平與心血管風險評估
眾所周知,人類沒有分解赤蘚糖醇所需的酶,當赤蘚糖醇進入人體,大部分會被小腸吸收後進入血液,研究人員進一步將赤蘚糖醇新增到全血或分離出的血小板中進行觀察。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赤蘚糖醇會讓血小板更容易啟用並形成血栓。動物實驗的結果同樣表明,攝入赤蘚糖醇能夠加快血栓形成和縮短頸動脈損傷後血流停止時間。
赤蘚糖醇促進動物體內血栓形成
糟糕糟糕oh my God!誰能想到看似安全的代糖竟能暗藏殺機呢?小編表示小心臟都要被嚇得不跳了。
但是現實生活中,吃夠了苦的打工人總是會忍不住來上一杯無糖可樂的嘛!正所謂“要想生活過的去,嘴裡總要來點蜜”,偶爾一次攝入代糖飲料又會給我們帶來多大威脅呢?
為模擬普通人群飲用“零糖飲料”的場景,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小規模的前瞻性干預研究。他們給8名健康志願者喝了一杯含有30g赤蘚糖醇的飲料,持續觀察發現,雖然基線時志願者們的血漿赤蘚糖醇濃度比較低,約3.84μM,但在攝入30分鐘後就能達到5.85mM,暴漲一千倍不止,這個濃度遠高於凝血風險增加的閾值,並在隨後的2-3天中都能維持高水平。
健康個體餐後赤蘚糖醇水平
好吧,看來這年頭代糖也不敢隨便吃了,只有嗜甜星人受傷的世界達成了。正如此次研究的負責人Stanley Hazen博士所說,“這些年像赤蘚糖醇之類的甜味劑迅速火起來,我們有必要對其長期影響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我們需要確保我們吃下去的東西不會是催生心血管疾病的隱患。”
其實這並不是代糖產品第一次被敲響警鐘。
早在2014 年,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 Eran Elinav 團隊就發現,人工甜味劑會影響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組,從而影響它們的血糖反應;2021年,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的張利民研究員團隊發現人造甜味劑的攝入會顯著減少小鼠腸道菌群中阿克曼氏菌的丰度,並降低芳香烴受體(AHR)激動劑水平,促進全身炎症和脂肪肝的發展;2022年,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再次發現代糖在人體內會顯著影響腸道菌群,從而改變人體血糖水平……
代糖引起全身炎症和NAFLD
這樣看來,“減糖”、“控糖”已經成了大勢所趨,網紅代糖治標不治本,依然會給人體帶來不小的危害。算啦算啦,小命要緊,以後再想給生活來點甜,小編表示可要慎重考慮了~
參考資料:
[1] Witkowski, M., Nemet, I., Alamri, H. et al.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 Nat Med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223-9.
[2] Shi Z, Lei H, Chen G, Yuan P, Cao Z, Ser HL, Zhu X, Wu F, Liu C, Dong M, Song Y, Guo Y, Chen C, Hu K, Zhu Y, Zeng XA, Zhou J, Lu Y, Patterson AD, Zhang L. Impaired Intestinal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nd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Ligands Contribute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ce. mSystems. 2021 Feb 23;6(1):e00985-20. doi: 10.1128/mSystems.00985-20. PMID: 33622853; PMCID: PMC8573958.
來自: 生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