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比較理論
社會比較理論是一種心理學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個體在缺乏客觀標準的情況下,會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價。這種比較可以是向上的,即與比自己社會地位高的人比較,也可以是向下的,即與比自己社會地位低的人比較。社會比較理論解釋了人們為什麼傾向於模仿傳媒中的典範,這種比較過程可以為個體提高自信心,併成為合理自我完善的基礎。然而,當比較建立了不實際的標準時,這些功能會失效,可能導致不良後果。
社會比較理論還指出,人們在進行社會比較時,不僅關注自己的付出(如努力、經驗、資歷等),還會將自己的獲得(如薪水、福利、升遷等)與他人進行比較。這種比較是基於一種公平理論,即個體將自己的投入與所得的比率與參照物件(他人、自我、規則)進行比較。如果發現任何不公平性,都會帶來心理上的不平衡,從而產生激勵意義。
此外,社會比較理論還涉及到個體在進行社會比較時的心理過程和動機。例如,人們在進行社會比較時,傾向於透過與客觀的資訊和標準比較來評價自己。如果這些客觀資訊不可得、含糊不清或模稜兩可,人們也會與其他人進行比較。這種比較可以幫助個體明確應如何思考和感受,特別是在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處於高壓力、新的或變化的情境中,以及在促進競爭的環境中。
綜上所述,社會比較理論強調了人們在缺乏客觀標準時,會透過與他人進行比較來進行自我評價和激勵,這一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比較的方向、背景因素以及個體對公平性的感知等。
作為團隊主管,平時和團隊成員交流、溝通時,注意使用正向的語言,引導成員:
- 與標杆比,觀察、學習標杆的工作方法和成長方法。
- 與自身比,認識到自身的進步和差距點,識別改善的方法。
- 改善思維方法,控制負向情緒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