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領域中的創客實踐教育

gstem123發表於2022-07-14


所謂創客,本是一群痴迷技術、追逐時尚,為了“炫技”而去實現創意的技術宅男。但當創客走向創客教育,讓更多的孩子投身創造的過程,分享創造的成果,享受創造的樂趣,就成了創客教育的首要目標。“人人皆可參與”“草根傳播”等口號無疑是這一理念的最佳宣傳語。從5%的精英人群自己“玩兒”的創客到讓50%甚至更多的學生親身參與的創客教育,創客們固守的一些理念亟待重新定位。

 

第一個需要創客們重新定位的理念是:是不是採用電子、程式類的高新技術的創客才算是創客?我們印象中, 創客教育空間似乎都是技術一族,他們玩的是3D印表機、各種感測器。可要是按照創客的本意,其實是不該設定技術門檻的。

 

比如,用陶藝等傳統手工技術製造的創意作品,運用一些新的化工材料製造的新產品。對孩子們來說, 人工智慧教育實驗室除了技術運用上的不同,創新的思維過程並無兩樣。但現實是,這些形式的創造似乎很難被歸為創客教育。這樣的結果等於把創客教育的邊界自我封閉起來,對創客教育的發展無疑是不利的。這個問題引申出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創客教育由誰來教?是技術學科教師還是全體教師?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創客教育的師資來源都是技術學科教師,創客的高技術定位帶來的結果是使一般學科教師望而卻步。如果我們承認創客教育所需的不僅僅是技術,它的跨學科、綜合性要求教師在技術之外,還應具備較高的科學、工程和藝術素養。那麼, 創客教育實驗其他學科教師在創客教育上或許比技術教師更具優勢。只有讓全體教師都成為創客教育的推手,創客教育才可能面對更廣泛的學生。

 

第二個需要創客們重新定位的理念是:創客教育關注的是創造的過程還是創造的結果?從目前的實踐來看,答案顯然是後者。 青少年創客教育強調動手製作對創客教育而言本無可厚非,但當我們過於看重這個最終“作品”的時候,將給創客教育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在一些學校的實踐中,對作品優劣的過分關注再加上競賽等功利性因素,創客教育已經淪為少數尖子生的領地。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一些“學生創客”就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能親手實現自己的創意,製作出滿意的作品固然是創客能力的重要體現,沒能製造出優秀的作品但在創作的過程中傾注了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同樣達到了創客教育的目的。 機器人實驗室建設要承認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擅長動手製作,但每個孩子都有創新的天賦。創客教育應該致力於挖掘每個孩子的創意,而不是過分聚焦於具體的作品。就曾尖銳地批評說:“創客過度強調製造產品的價值,是一種畸形的技術文化,忽視了對非創客人群存在價值的尊重。”今天的創客教育雖然沒有如此嚴重的傾向,但我們多少有一些對創客教育過於看重結果導致的功利性的擔憂。 幼兒園創客如何兼顧創造的過程與結果,讓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創客教育中來,值得我們深思。

自從機器人教育引入國內,短時間內就因其互動性強、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培養創造力等優勢受到了家長的認可,同時也贏得了孩子的喜愛。那麼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機器人教育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呢?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steam 教育課程研究機器人教育,既能提高動手技能,也有幫助動腦,激發創造能力的作用。孩子可以在課程中親自動手拼裝機器人為機器人程式設計。有專家認為,相比其他的電子產品、幼教工具,機器人教育有較強的互動性,它可以作為孩子的伴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獨生子女的孤獨。而在未來設想中,機器人教育更像孩子的夥伴,可以幫助孩子的人。

 

綜上所述,全國已有不少學校將機器人教育納入校本課程中,並且在國內和國際的比賽中收穫多個重要獎項,通過多年組織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發現孩子們一旦參與進來以後,不僅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智力、專注力、學習興趣、自信心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此外,機器人教育技術融合了機械原理、電子感測器、計算機軟硬體及人工智慧等眾多先進技術,能激發孩子對科學技術的興趣,也能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有助於數學、力學等學科的教學。機器人教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機器人的概念和工作方式,為進一步學習機器人技術的有關知識打下基礎。通過了解機器人各個感測器的功能,學習編寫簡單的機器人控制程式,能提高孩子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機器人競賽,能使孩子在搭建機器人和編制程式的過程中培養動手能力、協作能力和創造能力。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9964/viewspace-290584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