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教育理念在虛擬社群中的規律性

gstem123發表於2022-07-14


 

創客理念與教育教學的有效融合,為推動教學變革、最佳化教學效果創設了可行路徑,對推動教育資訊化發展程式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本研究以課程教學為抓手,從創客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角度,對創客教育理念下的幾種主要課程教學方式進行了分析:

 

專案學習是一種探究型學習模式,以學科概念和原理為中心,以提高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為根本任務,基於真實的情景和現實的問題,引導學習者開展探究活動、解決問題、產出成果或產品——專案學習完成的標誌便是產品的產出。

創客教育中的專案學習包括課題研究和興趣取向兩大型別。其中,課題研究主要圍繞某一課題展開專案學習,類似於同心圓;而興趣取向以學習者個人的興趣愛好為中心向四周發散,如網狀。 小學創客專案學習主要涉及電子技術、機械製造、藝術創作和開源軟體等領域,而每一個領域基本都包含三個層次的學習:入門技能,即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術,以便為後續的深入學習打好基礎,如對常用創作軟體的學習、如何使用3D印表機和其它機械裝置等;仿造練習,即對模型進行拆解、重組、練習,以鞏固和加深理解;實踐創新,即在掌握入門技能和進行仿造練習的基礎上,對知識、技能和資訊等進行加工、整合、重構,最後將創意變為現實。

創客作坊 。創客教育以實物作品為成果,而創客作坊就像古代手工工匠們的生產作坊,可以完成從簡單產品到複雜產品的設計與製作。在創客作坊中, 青少年創客,不同學習者之間可以互相請教學習,可以請創客導師答疑解惑,也可以請學科專家、工程師等傳授一些經驗和技巧。

 

創客作坊以學習者為中心,倡導造物,為學習者創設了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物理環境,引領學習者將理論付諸於實踐,製作實物產品。如著名的創客空間秉承“眾人拾柴火焰高”的理念,為學習者提供開放自由的協作環境,鼓勵跨行業交流學習,鼓勵動手創作、分享知識,促進創意的實現。柴火創客空間的課程安排在時間上比較靈活、在內容上豐富多樣(如週二為3D列印日、週三為會員聚會日、週四為“造物吧”瘋狂造物日、週五為柴火映畫、週六為創客工作坊課程日),可以滿足不同型別學習者的學習需求。

虛擬社群在本質上是一個網路空間。在這個網路空間中,具有共同興趣和目標的人群依託網際網路環境, 創客課程教學案例以資訊科技為互動媒介進行資訊的交流、分享等網路互動活動。將創客環境分成兩類:一類是線下的物理創客空間,另一類是線上的創客社群——本研究中的虛擬社群即指線上的創客社群。虛擬社群可以將人們的想法透過計算機模擬系統模擬真實環境,展現出一種身臨其境的場景。具體來說,虛擬社群具有以下功能:連結實體創客空間,促進思維碰撞。虛擬社群可以將分散在各地的創客空間連結在一起,便於創客就自己的想法、觀點、思維等進行交流與分享,遇到難題時還可以向虛擬社群中的同伴求助。 創客教育是哪些?實現學習在時間、空間、方法三個方面的自由選擇——時間上,可以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同步或非同步交流;空間上,可以實現之間的互動,還可以跨學校、跨區域學習交流;方法上,可以實現正式學習與隨機學習的相互補充。資源共享, 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促進區域發展。虛擬社群利用網路,共享各個區域的教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不同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

 

綜上所述,創客教育區別於教育創客,必須尊重教育規律和教育實際。創客可以是一個特立獨行、自娛自樂、實現精神追求的一個群體,但教育創客只是創客教育的一個“精英化”的附屬產品。我們當然希望創客教育能夠使每個學生都成為教育創客,並且實現自主“創業”的夢想,但教育的公益普及性要求創客教育必須面向學生全體、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更何況教育自身也有尊重學生選擇的一面,正如“活著可以不去創造,但必須學會生活”一樣,我們不能要求所有學生都能有所創造,但我們能做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因此我們認為,創客教育應“以推動創客精神為核心任務”,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9964/viewspace-290584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