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含一個邏輯運算子
首先從基本的概念著手,python中哪些物件會被當成 False 呢?而哪些又是 True 呢?
在Python中,None、任何數值型別中的0、空字串“”、空元組()、空列表[]、空字典{}都被當作False,還有自定義型別,如果實現了 __ nonzero __ () 或 __ len __ () 方法且方法返回 0 或False,則其例項也被當作False,其他物件均為True。
下面是最簡單的邏輯運算: 這裡 1,2 都是Ture; 0,‘’都是False
1 and 2 ==> 2 1 or 2 ==> 1
1 and 0 ==> 0 1 or 0 ==> 1
0 and 1 ==> 0 0 or 1 ==> 1
0 and '' ==> 0 0 or '' ==> ''
總結:
or 從左到右,返回第一個為真的值,都為假返回後一個值
and 從左到右,若所有值均為真,則返回後一個值,有一個假的值,則返回第一個假的值
二、包含兩個及以上的邏輯運算子
邏輯運算子 and / or 一旦不止一個,其運算規則的核心思想就是短路邏輯。好的,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短路思想:
表示式從左至右運算,若 or 的左側邏輯值為 True ,則短路 or 後所有的表示式(不管是 and 還是 or),直接輸出 or 左側表示式 。
表示式從左至右運算,若 and 的左側邏輯值為 False ,則短路其後所有 and 表示式,直到有 or 出現,輸出 and 左側表示式到 or 的左側,參與接下來的邏輯運算。
若 or 的左側為 False ,或者 and 的左側為 True 則不能使用短路邏輯。
就讓我們從簡單的開始,假設全是 and 語句 或者全是 or 語句:
example 1
def a(): print ('A') return [] def b(): print ('B') return 1 def c(): print ('C') return 1 def d(): print ('D') return [] def e(): print ('E') return 1 if a() and b() and c() and d() and e(): print ('ok')
a() 為假 ,其後均為 and 語句,全部短路,最終只返回 a() 的表示式。記住,所有被短路的表示式均不會被輸出。所以,此處僅僅列印 A 。
example 2
def a(): print ('A') return 1 def b(): print ('B') return 1 def c(): print ('C') return [] def d(): print ('D') return 1 def e(): print ('E') return 1 if a() and b() and c() and d() and e(): print ('ok')
python 從左至右先執行 a() ,a() 返回的邏輯值為 True,後面是 and 語句,所以不能短路其後,繼續與 b() 進行邏輯運算,a() and b() 輸出 b() 的邏輯值 True,接著與 c() 進行邏輯運算,b() and c() 輸出 c() 的邏輯值 False,而其後均為 and 語句, 則全部短路,最終只列印了 A B C 。
example 3
def a(): print ('A') return 1 def b(): print ('B') return 1 def c(): print ('C') return [] def d(): print ('D') return 1 def e(): print ('E') return [] if a() or b() or c() or d() or e(): print ('ok')
a() 的邏輯值為 True ,其後均為 or 語句,全部短路,最終只列印了 A,而 if 語句為 True ,所以還要列印一個 ok。
example 4
def a(): print ('A') return [] def b(): print ('B') return [] def c(): print ('C') return 1 def d(): print ('D') return [] def e(): print ('E') return 1 if a() or b() or c() or d() or e(): print ('ok')
python 從左至右先執行 a() ,a() 返回的邏輯值為 False,後面是 or 語句,所以不能短路其後,繼續與 b() 進行邏輯運算,a() or b() 輸出 b() 的邏輯值 False,接著與 c() 進行邏輯運算,b() or c() 輸出 c() 的邏輯值 True,而其後為 or 語句, 則全部短路,最終只列印了 A B C ok。
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 and 與 or 語句同時存在的情況:
example 5
def a(): print ('A') return [] def b(): print ('B') return [] def c(): print ('C') return 1 def d(): print ('D') return [] def e(): print ('E') return 1 def f(): print ('F') return 1 def g(): print ('G') return [] def h(): print ('H') return 1 if a() and b() and c() and d() or e() and f() or g() and h(): print ('ok')
別以為語句很長就很難,我們好好分析一下,從左至右,首先a() 的邏輯值為 False,其後到 or 語句為止有三個 and 語句: a() and b() and c() and d(),均被短路。只輸出 a(), 得到 a() or e() 為True,輸出 e() ,得 e() and F() 為 True ,輸出 f(), 其後接 or 語句,則短路其後所有。最終只列印了A E F ok 。(結合上面的三點,慢慢分析)
三. 三元運算運算子
在python2.5 之前,python 是沒有三元運算子的,Guido Van Rossum 認為它並不能幫助 python 更加簡潔,但是那些習慣了 c 、 c++ 和 java 程式設計的程式設計師卻嘗試著用 and 或者 or 來模擬出三元運算子,而這利用的就是python的短路邏輯。
三元運算運算子 bool ? a : b ,若 bool 為真則 a ,否則為 b 。
轉化為 python 語言為:
bool and a or b
如何理解呢? 首先 a , b 都為真,這是預設的。如果 bool 為真, 則 bool and a 為真,輸出 a ,短路 b 。如果 bool 為假,短路 a,直接 bool or b ,輸出 b 。
換一種更簡單的寫法:
return a if bool els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