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諸行動的背後,實際上是在做什麼?
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探索客觀規律。
無論是誰,都要通過對客觀規律的理解,再利用規律、符合規律去獲取想要的。
那何謂兩個方向?
比較淺層的思維模型大致可以解釋為:通過怎樣的態度或角度去看事情,進而幫助更好的理解規律、解決問題。
1、「向外探索」
向外,意思是自身之外,目的就是認識世界。所以也可以稱為“探索世界的底層邏輯”,或“底層演算法”。
向外探索的概念認為,世界(宇宙)中存在N條決定一切的法則,而現在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沒有超出它的範圍。並且,如果想做的更好,就需要擬合它。
1)規律的抽象層次
宇宙法則…..聽上去像是“萬有引力”?或什麼“超對稱理論”這樣的深奧理論吧?
它們只是其中比較底層的、高階的規律。導致的具體現象可能是多元宇宙這種複雜的理論,也可能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蘋果落地砸到人”這樣的現象。
這些客觀規律之間,是有梯度級別的。有的高度抽象,有的則非常具體。
一般來說,越抽象越本質,比如物理公式。
為了方便理解,可以把所有規律可以按照“抽象程度0-10”打分。
許多底層物理規律的抽象程度可能高達8-10分的程度,可以通過經典的紀錄片感受。比如“粒子狂熱“,講述希格斯玻色子是怎麼被驗證、發現的故事,讓人熱血沸騰。它的抽象等級非常高,接近探索宇宙基本法則了。
而表達中等抽象級別的客觀規律可能只有5-6分的抽象程度。比如“演算法-現代生活的祕密規則“的BBC紀錄片,講述的是各種計算機演算法,以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更簡單易懂。
如果看一部關於飲食減肥方法論的紀錄片,找到如何吃東西最健康,那麼它的抽象層級可能只有2-3分,每個人都可以看懂並應用。這些越具象的規律並非比抽象的更加低階,而是更加偏向於某個具體領域的運用,指導的範圍更狹小。
2)在周圍找規律
沿著底層規律往下遞推,可能就會衍生到生態規律、氣候規律,再到社會規律、經濟規律…
到達微觀後,可以是一件件具體的任務(Jobs)或者結果所呈現出的規律性現象。
想要改善現有的結果,就要持續地對導致問題的本質發問,不斷地去迫近問題的核心。
不斷地問why是一種探尋客觀規律、迫近客觀規律的過程。
比如,能把初創品牌做大是因為對產品的抽象規律精準把握,並且遵循市場規律去發展。
這可以是以人為經驗為主的規律。但需要明確它的抽象層次,適不適合作為實踐的指導,以及對實踐的指導是否具體可行。
在一定的範圍內,是由一條條本身互相影響和遞進的規律規則著的。從資料化的角度來看,一切行為,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被資料化。每一個細微的實體行為都可以被記錄下來,這種記錄也可以就像是在“貼標籤”,方便做歸納總結。從商業層面來看,線下行為的線上化、實體行為的虛擬化、資料化,不僅有助於對行為進行分析研究、對比,實際上也在迫近客觀規律,並幫助預測下一步。
向外探索,認識世界。這個方向與許多理論都不衝突。
多問為什麼,進而刨根問底的提升抽象層次,更巨集觀的看待整個世界。
2、「向內探索」
向內探索的目的,是“認識大腦”。這不僅僅是那句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更要認識普遍人性。
向內與向外探索是完全分不開,哪怕在閱讀這段文字的當下,是帶有主觀性的。這種主觀性在任何情況下不會消失,只會增強或減弱。評價這種主觀性的標準也多種多樣,不能用簡單的“好”或“不好”判斷。因為這種主觀性是難以避免的,就會導致被誤導與矇蔽的可能性。
舉個例子,在科學方法中,人類想出了類似“雙盲實驗”的方法去解決“實驗參與者本身帶有主觀偏見”這個問題:
1)那麼具體探索什麼?
「大腦 輸入、處理、輸出的方式」
輸入→處理→輸出,實際上是現代腦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簡化,實際上這個過程很複雜,比如它更可能是接近下圖這樣的:
再具體點,是去探索這個過程中的弱點和盲點。
人性的弱點,雖然表現各種非理性行為上,但本質上還是來自認知層面的誤區,這主要是由於大腦的構造決定的。
比如,神經科學家Paul Maclean曾在上個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三腦理論。儘管現在看來並不完美,但已經足夠有啟發。
大腦不是被設定成這樣,而是一步步進化而來,所以一些原始大腦的優良傳統也被保留了下來:比如遇到危險,爬蟲腦會啟動生存系統,迅速判斷要不要逃跑。
比如遇到異性,杏仁核會啟動情緒系統,幫助產生各種情緒。而且一般來說,這種情緒要麼是正向要麼是負向的,不存在中間地帶 —— 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容易出現誤判。
總體來說,能夠和動物區別開來的最大差異在於人類的外腦部分。但有違常識的是,一般大腦極少啟動這個部分,而是通過理性思考來分析到底發生了什麼,以及如何解決。
人性的弱點之一是一種人類認知方式上的缺陷,而認知的盲點,是指天生所知的有限性。
正如Ray Dalio所說:“我們不知道的遠比我們知道的多。而相比你所知道的,你所不知道的也重要的多。”
同樣,巴菲特也提出過能力圈的概念,要求人們在能力圈內投資:
芒格曾說過,多元思維模型就那麼幾百條,也不多。但他也承認: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方式。換言之,不是所有人都能搞得定那些深奧規律。
換句話說,面對未曾遇到過的問題並且需要請教別人的情況,是必然存在的。然而,一旦夾雜進的情緒和自我,謙遜將遠去。無論是向外探索還是向內探索,想要摒棄人性中的弱點都需要做到不恥下問。
2)找不同領域的規律
成功人士的方法論儘管備受追捧,但他們的原則、法則、規律不僅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且有的時候容易讓人陷入思考而不是行動。
為什麼?
面對喧雜的市場,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基於背後計算分析工作所做出的一次次決策,他們的工作本身就是 —— 總結市場和人性規律。
所以,合理理解某些領域的成功原則,不要陷入純粹思考的誤區。
向內探索不是冥思苦想,自怨自艾或者沾沾自喜。好的做法可能是繼續前進,觀察、記錄、迭代改進。
3、「總結」
向內探索、自我認知的程度,會非常影響向外探索的收益值。
反過來,向外探索的程度,也會是每一次向內探索的反饋器,就像是一個照鏡子的過程。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創造價值,這個過程始終在運用認知和判斷能力,這個過程越豐富,自然也更有機會看到真實的自己,並不斷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