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掀起服裝行業的革命

數加小高發表於2022-05-11

自古以來“衣食住行”一直是人們最基本的消費需求,其中服裝作為重要的可選消費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市場規模非常龐大,增長較為穩定。1983年全國取消布票,我國紡織服裝產業開始逐步市場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發展早期我國服裝消費以雜牌和香港品牌為主,20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早期國產品牌紛紛成立。隨著經濟和居民收入高速增長,服裝消費需求得到釋放,行業處於快速成長期。

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逐漸提高,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2017—2019年,紡織服裝行業整體營業收入規模大幅度下滑;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線下服裝業經營水平,致使整體紡織服裝產業在2020年加速下滑;2021年,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紡織服裝行業逐步恢復;2022年全球經濟發展的極度不確定,始於美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不斷向全球蔓延,需求疲弱態勢在疫情反覆衝擊下較難得到有效改善。隨著俄烏戰事延長及歐美等國與俄的多領域相互制裁,全球都已開始受到波及。原油價格飆漲、糧食價格攀升、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多國股市動盪、供應鏈紊亂情況加劇,加之在疫情影響下世界多地面臨的企業破產、失業率增加等困難,消費者剛剛從疫情重創下恢復的信心有可能被再次削弱。

服裝企業為什麼要做數字化?紡織服裝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低端的“三來一補”、“貼牌生產”到“樹品牌、創名牌”的發展歷程。面臨著風雲變幻,面臨著全新挑戰,不少企業引入 ERP 資訊管理系統,賦能服裝行業商品企劃、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製造、倉儲物流等關鍵場景。

在過去,一款衣服從圖紙到打版、選料,需要耗費設計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期間經歷反覆修改,一個小小的細節變動可能需要將前面的工作推倒重來,設計出來的產品甚至不一定符合市場預期。只有在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判斷市場走向,才能為“每個人每一天的美好生活”,設計具有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的服飾產品。企業利用大資料驅動產品設計研發,它的核心在於精準分析消費者需求與喜好,將之注入產品設計環節,經過設計團隊研發,直接流入後端的供應鏈,快速打造爆款。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的服裝加工業的主要運營模式為批量接單、流水線生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紅利的下降,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優勢逐漸減退。與此同時,生產用地、原材料等生產要素的價格也在持續攀升,OEM生產的利潤率越來越低。“低成本+低價格+大規模生產”的老模式,絕不是服裝製造業的長期出路,只有提高附加值才有可能長期可持續發展。

紡織服裝智慧工廠落地實現,從服裝原料、裁剪等全產業鏈向智慧製造轉型升級,一是賦能實現內部資料不出廠區,保障資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二是通過海量工業大資料資源積累和資料探勘與分析、實現了生產工藝的改進,對產品生命週期進行全程管控,並通過大屏展示,實現生產過程管理視覺化、實時化,提升管理效能;三是在管理模式上實現創新,大幅提高供應鏈管控能力和企業智慧化水平,賦能智慧製造,sofastsoft.com實現降本增效提質的目標。

倉儲管理在現代化企業供應鏈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內部庫存管控的數字化與實時化。在倉庫內多品牌產品混存,海量庫存件數、SKU多、庫存深度淺,對儲存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減輕供應商倉儲成本,倉儲管理智慧任務分配,根據訂單智慧揀選、搬運、儲存,實現新貨入庫、新貨出庫、退貨入庫、線下非新貨出庫、電商揀貨出庫等業務多執行緒處理,同時處理線上線下訂單,高效完成2B、2C作業任務。在持續助力整個製造業價值鏈的智慧化創新、提升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方面釋放出巨大力量。

服裝行業已經邁入了網際網路、資訊化時代,服裝零售從以企業為中心的傳統零售向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新零售轉變。站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路口,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但每一步都在為未來的積蓄能量。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6149/viewspace-289345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