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你需要的不是資料,而是資料思維!

danny_2018發表於2022-04-02

在大資料時代,資料治理和分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依然有很多人掌握了資料治理技術,也學會了資料分析工具,但還是做不好治理,也搞不定分析!

01 資料時代,思維為王

我們團隊每週開會討論問題的時候,都會對每天的增長資料進行復盤。期間,領導常常會提及「資料思維」這個詞。

這就涉及到,你必須要有思維能力,去支撐你在看到資料時,會從多維度去分析,而不是隻看到表面數字這麼簡單而已,否則就是抓瞎。

資料時代,無論你是做產品,運營,還是做研發,系統架構,乃至於安全風控,都會發現,資料思維是考驗你能力提升的重要指標。

但其實,很多人只是掌握了資料分析的工具和技能,卻做不好資料分析,無法讓資料產生真正的價值。

比如有的新聞:「某市的人均住房面積是 120 平米」「計算機行業人均年收入超過 50 萬元」。

你看完這個資料之後,倒吸一口涼氣,然後去微博感嘆:「對不起,我又給大家拖後腿了」「對不起,我又被幸福了」。

你看,不瞭解這些數字背後的邏輯,你可能天天「被幸福」、「被加薪」。在做產品決策、定運營策略,甚至於買房、買基金的時候,做出錯誤的決策。

其實有時候我們不缺資料,資料本身也沒問題,但是缺少正確分析資料,從資料中獲取洞察力的能力(我們將這種能力稱為“資料思維”)。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可能經常習慣憑直覺去決斷,或者犯經驗主義錯誤,所以最後各種踩坑、各種花式打臉。

要知道,資料獲取只是第一步,很多人不懂的是分析和資料背後的思維。

數字化轉型,你最缺的不是資料,而是資料思維。擁有資料思維的人,看到資料能夠找出問題,找到規律,發現機會或做出決斷!

02 該怎麼鍛鍊資料分析思維?

資料思維非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也不是死記硬背理論就可以的,關鍵在於要結合實際的場景案例去分析、應用,並培養系統的分析方法。

比如,什麼是「倖存者偏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10 年世界盃的預言帝章魚保羅的故事;再比如「墨菲定律」,它背後的原理就是「期望值」,你是否沒帶傘的那一天正好下了雨;你是否不叫車時,滿街都是空計程車,需要叫車時卻總是滿員...

之前,我一直關注的資料大神“郭煒”,他是前易觀的 CTO,易觀大家都知道,專業做大資料分析研究的,他最近在極客時間上出了一個《資料分析思維課》專欄,把自己 20 年來的資料分析心法、思考方式、專案經驗都濃縮在這裡了。

專欄剛完結,我也讀的差不多了,非常通識,而且擅用案例,比如講「倖存者偏差」時,就舉了 2010 年世界盃的預言帝章魚保羅的例子;用一句話來形容這個專欄,就是「案例+避坑+經驗」,直接、實在。

除了必知的「資料分析基礎原理 + 資料演算法基礎」等硬核系統的內容,還結合視訊實操,分享了常用的資料分析工具圖譜、基礎分析模型、18 個提效的基礎功法等。

真正的乾貨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用郭煒的話說,他的初衷是「讓每個人培養時時思考資料規律的習慣」,而只有把資料分析的相關知識「串」起來,挖掘隱藏在資料內部的真相,才能練就一雙看透本質的眼睛。

比如,你帶了一個十人的團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和性格,每次一提到團隊管理你就頭大,因為內心總是混亂的,沒有一條主線。但是不知道你想過沒有,這十個人也是資料,你可以根據“四象限法”對他們進行分類,能力是縱軸,意願是橫軸......最後看看誰是你最應該提拔的人才。

此外,資料分析過程中,我們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資料的想法,卻很難表達。為此,郭煒總結了 15 個資料思維圖,讓你通過這些框架去整理自己零亂的的資訊。我們把這些思維圖叫做“思維的榨汁機”,不妨把這些工具拿出來,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給你放了部分腦圖:

有句話說得好:“資料是客觀的,但是解讀資料的人是主觀的”。

缺乏資料思維的人,看到資料只會問這是什麼,這反映了什麼,這能說明什麼?

懂資料思維的人,就意味著你比別人更有效率,能更快獲取自己需要的資訊,找到問題關鍵和解決辦法,獲得更多的發展契機。

來自 “ 工業網際網路洞察 ”, 原文作者:中國數交會;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XcaLwjYBKTwluj33iuYcqA,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