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就是價值創造、創新和增長的過程

數加小高發表於2022-01-20

企業數字化轉型(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是一個在過去二十年持續升溫的概念。技術從業者和企業經營者不必避免地會有各自的理解角度,每個行業也會有各自具體的解讀,有的偏向於在技術領域內談論這個話題,有的則完全基於商業模式°和管理創新。

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企業利用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新技術和能力來驅動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是企業發展方式的變革,由利益驅動轉變為價值(客戶)驅動,由產能驅動轉變為資料驅動,由資金、技術、勞動驅動轉變為資金、技術、勞動、資料共同驅動。

比如海爾,通過對傳統生產模式的顛覆與升級,打造按需設計、按需製造、按需配送的智慧化工廠體系,使整個製造過程實現高度的柔性,滿足個性化定製的需求,可以說,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從外部需求“倒逼”內部變革。通過數字化運營使其能夠快速完成從設計、成衣製造、人工熨燙、折裝、吊掛,甚至是自動化分類及裝箱的整個流程,極大地提升了新貨上架率,降低了產品庫存量。

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是築基礎,搭平臺,促轉型,建生態,興業態,強服務。

1.築基礎就是夯實數字化轉型的技術支撐。包括加快數字化轉型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發應用;行業支援下大資料、人工智慧、雲端計算、數字孿生、5G、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新一代數字技術應用和整合創新;對共性開發平臺、開源社群、共性解決方案、基礎軟硬體支援力度,相關程式碼、標準、平臺開源的發展。

2.搭平臺就是構建多層聯動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包括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創新服務綜合體;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企業級數字基礎設施開放,促進產業資料中臺應用,向中小微企業分享中臺業務資源;推進企業核心資源開放;引導平臺企業、行業龍頭企業整合開放資源,共建數字化技術及解決方案社群,構建產業網際網路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3.促轉型就是加快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包括深化數字化轉型服務,推動雲服務基礎上的輕重資產分離合作,開展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加工物流售後等核心業務環節數字化轉型;對中小微企業開展低成本、低門檻、快部署,提供終端使用者智慧資料分析服務;加快網路化製造、個性化定製、服務化生產發展,推進數字鄉村、數字農場、智慧家居、智慧物流等應用,打造“網際網路+”升級版。

4.建生態就是建立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包括協同推進供應鏈要素資料化和資料要素供應鏈化,打造“研發+生產+供應鏈”的數字化產業鏈;傳統服裝企業與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行業性平臺企業、金融機構等開展聯合創新,共享技術、通用性資產、資料、人才、市場、渠道、設施、中臺等資源;加快數字化轉型與業務流程重塑、組織結構優化、商業模式變革有機結合,構建“生產服務+商業模式+金融服務”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生態。

5.興業態就是擴充經濟發展新空間。包括髮展共享經濟、數字貿易、零工經濟,支援新零售、線上消費、無接觸配送、網際網路醫療、線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員工、遠端辦公、“宅經濟”等新業態,疏通政策障礙和難點堵點;引導雲服務擴充至生產製造領域和中小微企業;鼓勵發展共享員工等靈活就業新模式,充分發揮數字經濟蓄水池作用。

6.強服務就是加大數字化轉型支撐保障。包括鼓勵各類平臺、開源社群、第三方機構面向廣大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開發工具及公共性 服務;支援數字化轉型服務諮詢機構和區域數字化服務載體建設等數字化服務功能;創新訂單融資、供應鏈金融、信用擔保等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充數字化轉型多層次人才和專業型技能培訓服務…

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如今的數字文明,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不斷地調整變化,生產力不斷地發展,新生產力不斷湧現,所以人類就不斷地調整和優化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哲學,也是馬列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理論的核心。(sofastsoft . com)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傳統企業不轉不行,轉慢了也不行。在認知、認可、認清的前提下,明確目標、方向、路徑,制定實施方案,求真務實,去加快向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6149/viewspace-285319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