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驅動跨越式發展——從產品思維角度淺析鐵路交通近些年的變化

shaogaige發表於2020-10-26

技術創新驅動跨越式發展

——從產品思維角度淺析鐵路交通近些年的變化

 

提起鐵路交通,現在不少人都會用另外一個詞代替——高鐵,是的,如今是高鐵的時代,彷彿“綠皮車”的時代已經在人們的記憶中模糊,漸行漸遠了。究竟鐵路交通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樣子?很有趣的是他們自己也稱之為“鐵路系統”(雖然跟軟體行業理解不一樣),我們今天嘗試從產品思維的角度來看這段時期的發展。

人類至今不能克服的問題,總結概括起來一共有兩條:時間和空間。時間目前來說是不可抗拒的,空間的問題以前依賴時間來解決,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人類發明了很多工具,如飛機、火車、汽車,都有助於解決空間的問題。高鐵可以說是近年來綜合技術創新的產物,它解決了什麼問題?它把鐵路交通的時速從100提升到了300,原來需要3小時的路程,現在只需要1小時,換取了更多的時間,這就是使用者的痛點。即便鐵路通過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做得再好,還是像以前一樣慢,大家現在估計也不會去坐。換句話說,就是因為高鐵更快了,現在才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使用者想去哪,很快就到了,需求被滿足,客戶就會覺得爽。當年鐵道部被撤銷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我有時都在想:如果不是技術創新誕生了高鐵,恐怕鐵路在客運這塊都要倒閉了吧。有人說鐵路有專有資源和背景,怎麼會倒閉?體制支援你,不代表使用者會支援你,體制最後還是會和人民站在一起。為什麼敢這麼說,因為在綠皮車最後的幾年裡,火車幾乎成了“農民工”和“學生黨”的專列,其他人幾乎不坐火車。除了高速公路(私家車的普及)和航空運輸的競爭,火車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火車晚點,它喪失了系統要提供的確定性。有個段子是調侃火車晚點的,據說有對年輕男女因父母不同意婚事,男的帶女的私奔,但是因為火車晚點,被家裡人在候車廳追上,一連私奔了3次,次次火車晚點,回去捱打沒有就不知道了。一個商務人士趕著去跟客戶籤合同,絕對不會坐火車,因為晚點帶來的損失承擔不了。火車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是排程問題,高鐵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除了不可抗拒和突發情況,高鐵實行全國實時執行圖,時間精確到了分鐘,解決了準點出發的問題。另外高鐵的使用者體驗也要高於火車,以前火車的髒亂差飽受詬病,泡麵味、垃圾亂扔、脫鞋,乘務都是中年以上的大叔大媽,而高鐵上統一著裝、年輕的乘服人員已經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後來想想以前為啥火車上必有泡麵?還是因為慢,時間跨度長,總會有飯點,吃什麼呢?不可能在火車擁擠的場景中吃四菜一湯吧?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泡麵,使用者場景決定了大家的選擇是泡麵。有人說那為啥春運的時候,火車上還是人滿為患?那你觀察過沒有,除了固定的幾個節點,其他時候火車的上座率都是很低的?春運是大家沒選擇了,只能坐火車,因為飛機和客車不讓超員,只有火車賣站票。春節幾億人的流動、幾十億次出行,總要有交通系統來消化。還有買票難的問題,以前有幾種渠道?車站售票廳、代理點,後來開發了APP和電話訂票,更加便捷了,當然售票系統在出行高峰節點崩潰那都是後話了,到現在這些問題都已經得到很好的解決,甚至都不需要取票,高鐵的使用者體驗地圖更升一級。

你說如今高鐵有沒有什麼問題?當然有,任何一個產品都繞不過,起步、發展、高潮、衰落、終結的歷史宿命。隨著高鐵的蓬勃發展,會不會店大欺客、恃寵而驕?會不會需求的大量增加,排程執行系統複雜到一定程度,出現高鐵晚點的情況?會不會有新技術出現替代它?依然期待我們去見證去改變,但創新驅動發展,已經是歷史不可改變的滔滔洪流!

2020年10月25日於回鄭州高鐵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