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年輕一代消費觀念的變化,中國的消費信貸市場亦不斷增長。近日,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平臺信也科技(NYSE:FINV)結合資料與自身的專業視野釋出了《2019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顯示,如今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可觀並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4年將達25萬億,且中國狹義消費信貸(不含房貸車貸)規模已超過美國(不含房貸車貸和教育貸),但人均維度方面(人均GDP、人均消費等)仍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而根據現行政策和行業環境,業內各玩家會加快融合和合作,在發揮各自優勢的同時最大化自身價值,共同助力中國消費信貸市場進一步發展。

  中國消費信貸規模高速增長,滲透率顯著提高,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科技的進步往往帶來變革,不單是某一行業會受其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發展前進方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人們相應變化的理念又會進一步影響各個行業,近年來的各行業乃至社會的變革速度早已超越了人們的想象,金融行業亦不例外。

  《報告》調研資料顯示,自2013至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持續穩步提升,6年間我國消費信貸餘額增長量達10萬億元人民幣,其中17、18年均增速迅猛,19年增速略有放緩。此外,消費信貸滲透率(消費信貸餘額/GDP)亦逐年增長,截至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滲透率已從2013年的5.4%提升至13.3%。另據《報告》的對比資料來看,雖然目前我國消費信貸市場已有較大成長且具備一定的規模,但相較於美國的消費信貸餘額(29萬億元人民幣)及滲透率(20%),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報告》分析比較發現,目前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費支出都在穩步增長但相比已開發國家數值仍較低。同時,中國30歲以下年輕人群達3.2億,他們的消費觀念更接近已開發國家,對消費信貸的接受程度更高,未來中國居民儲蓄率存在較大下降空間。

  整體趨勢方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巨集觀經濟、政策出臺及不斷完善、徵信覆蓋率的不斷提高等因素,是推動中國消費信貸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各方因素綜合,中國消費信貸市場未來可期,預計2024年可達25萬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到14%。

  我國狹義消費信貸規模總規模達11.6萬億,已超越美國

  《報告》調研結果顯示,中美消費信貸結構中房貸佔比均為70%,但刨去房貸後的消費信貸結構卻存在較大的區別,中國以信用卡和其他消費分期為主,而美國由於其高昂的教育費用使得教育貸佔了很大比重。若從除開車房貸及教育貸的狹義消費信貸的角度看,中國2019年的狹義消費信貸規模已達11.6萬億元人民幣,已遠超同年份美國的9.6萬億元。

  同時《報告》還指出,雖然目前我國在狹義消費信貸的整體規模上已超越美國,但考慮到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人均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以信用卡為例,我國狹義消費信貸中信用卡消費為重頭,但在信用卡人均授信額度、人均持卡量等維度,相較於美國都還有比較大的空間。但同時也推測,未來中國消費信貸發展主要動因除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快速普及帶來的紅利,將更依賴於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巨集觀經濟。

  銀行、網際網路巨頭、持牌消金及第三方科技公司各顯神通

  在對近年相關整體資料的總結分析之外,《報告》還重點著眼於當下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格局研究。研究顯示,目前國內消費信貸市場的玩家主要有四類,發力各有側重。

  其中,銀行為主要參與者,佔比達70%,頭部銀行信用卡對個人信貸貢獻度大,是銀行滲透零售業務的主要工具;網際網路巨頭(BATJ)的市佔率近幾年上漲明顯,目前佔比18%,場景金融(有場景無抵押的借款)餘額貢獻大,資金來源渠道逐漸豐富;持牌消金佔比7%,經營情況分化嚴重,頭部機構盈利能力強,產品以消費金融(無場景、無抵押的信用借款)為主;第三方科技公司佔比5%,受巨集觀及政策影響較大,整體發展分化嚴重,機構資金佔比提升,轉型成為趨勢。

  消費信貸產品方面,大額一次性至小額高頻等眾多需求均已覆蓋,信用卡、消費金融以及場景金融的初步競爭格局已經形成。目前信用卡佔比較大,且在短期內將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消費金融及場景金融因需求旺盛,將擁有高於信用卡的增長速度。

  具體來看,信用卡方面,由於國家政策的影響,銀行將是唯一的玩家,並以優質人群為主要目標,未來將在人群、場景、運營方式等方面探索差異化發展;場景金融方面,以次級及大額為主,次優和優質及小額為輔,未來將會提升場景滲透率,並持續擴充虛擬信用卡等模式,各玩家根據自身能力發力並深耕優勢領域;消費金融方面,各玩家激烈競爭,而使用者精細化運營、全生命週期價值的挖掘和金融科技深化將是消費金融未來發展的重點。

  《報告》總結到,由於信用卡同質化程度高,持續新增難度大以及授信審批門檻高、流程複雜、實體卡便利性差等因素,受到網際網路信貸產品衝擊較大。而90後及00後作為消費信貸主力人群,一方面對靈活性、快速性和便利性要求高;另一方面,受到新型網際網路信貸產品持續教育,對信用卡的需求低,消費金融、虛擬信用卡等替代新型產品的份額提升。

  跨界競爭加快產業融合和價值鏈重塑

  《報告》通過結合當下情況及自身的專業視角,判斷中國消費信貸產業未來整體將趨於融合。

  銀行將回歸金融本質,基於牌照優勢,提供資金的同時,與互金公司合作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風控體系和業務能力;消金公司則發揮牌照優勢,在做好自身業務的前提下探索科技輸出及合作;網際網路巨頭和第三方科技公司會進一步開放,成為持牌金融機構的合作伙伴:基於現有的與金融機構合作的方式和無風險模式,在各業務環節尋求差異化,探索更多的新型合作模式。

  在未來,人群精細化運營、生態閉環佈局、科技金融滲透等將成為新價值點,第三方科技公司當根據2C與2B的不同方向進行判斷業務重點並把握自身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