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國潮興起成為熱門話題。一批中國品牌登上舞臺,搶佔市場份額,步伐似不可阻擋。瑞信近期釋出報告,深入分析了消費品領域的11個子行業,尋找亮點,探討哪些品牌最有可能成為這股潮流的長期贏家。瑞信發現食品飲料和化妝品是最為分散的兩個子行業,各自前五大公司的市場份額介於9-31%,而且中國品牌的滲透率最低,也就意味著各品牌可參與競爭,爭奪市場份額。

六個子行業的本土品牌潛力大

瑞信分析師將中國品牌的滲透率與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市場的本土品牌滲透率進行比較,深入分析中國各子行業提升本土品牌滲透率的潛力。通過自上而下的研究方式,發現中國品牌在嬰幼兒配方奶粉、彩妝、零食、調味品、護膚品和軟飲料這六個子行業的滲透率較低,具備提升市場份額的較大潛力。中國本土品牌在這六個子行業的滲透率較可比市場低25-38個百分點,同時本土品牌也顯示出獲得市場份額的潛力。

與過去不同,在當今的數字化時代,擁有相應基礎設施的廠商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建立品牌。中國電商行業於2000年起步,九年內網站成交總額從實現零的突破到2008年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在2.53億網際網路使用者中網購使用者升至7400萬。從完美日記、花西子等化妝品品牌,到零食品牌三隻松鼠,再到瓶裝水農夫山泉,這些公司抓住電商平臺快速增長的機遇,藉以搭建自身品牌。隨著直播等新工具不斷演變、羽翼漸豐,這一趨勢料將持續。

中國品牌預將繼續保持優勢

此外,瑞信認為本土品牌獲得消費者青睞離不開三大要素:(1)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品牌意識和民族自豪感;(2)高產品價效比;(3)靈活適應消費者需求變化的能力。瑞信發現過去七年中國品牌的平均增速比外國品牌高出四個百分點,預計未來將繼續保持這一優勢。

八零後、九零後年輕人與嬰兒潮一代不同,出生以來便目睹了中國走向富裕的程式。他們渴望個性化和定製化,因此更願意接受不太知名的品牌。此外,經歷了財富增長之後,中國出現了新一代消費者,他們的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強、更樂於選擇國產品牌。這一代消費者不再認定外國品牌更勝一籌。相反,他們願意相信“中國製造”,尤其是國貨品牌價效比高,更瞭解消費者品味,更能靈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