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增長預計將收縮1.6%,這是人們記憶中首次出現的情況。相比4月的零增長預測,目前的預測已經下調。  亞洲2020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表現好於4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一些國家的疫情較早地穩定下來。然而,該地區多數國家的2020年增長預測已經下調,原因是全球經濟形勢更為疲弱,並且,一些新興經濟體的防控措施將持續更長的時間。

在不出現第二輪感染並且實施空前的政策刺激以支援經濟復甦的情況下,預計亞洲經濟增速在2021年將強勁反彈到6.6%。  但是,即使經濟活動快速回升,COVID-19疫情造成的產出損失很可能會持續下去。我們預計亞洲2022年經濟產出將比危機前預測的水平低5%左右;如果不包括中國(其經濟活動已開始回升),降幅會更大。

天邊的陰雲

在對2021年及之後年份經濟增長作出預測時,我們假設私人需求將強勁反彈;然而,這種預測可能過於樂觀,原因有幾方面:

  • 貿易增長放緩。亞洲嚴重依賴全球供給鏈。在整個世介面臨困境的環境下,亞洲無法繼續保持增長。由於外部需求減弱,亞洲的貿易預計將顯著收縮,日本、印度和菲律賓的貿易總額(出口加進口)2020年預計將下降20%左右。亞洲增長模式從高度依賴出口轉向國內需求的調整過程已經開始,但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 封鎖狀態持續時間比預期更長。即使完全放鬆了封鎖措施,經濟活動也不太可能回到充分運轉水平,這是由於個人行為發生了變化,並且採取了保持物理距離和減少病毒傳播的措施。我們的近期研究顯示,封鎖措施可能導致經濟活動(以工業生產衡量)每月收縮約12%,而防控措施的完全取消可能僅使經濟活動增加7%左右。此外,許多亞洲經濟體(特別是太平洋島國)依賴旅遊業、匯款和其他需要面對面接觸的服務,它們的經濟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復甦。
  • 不平等加劇。亞洲的不平等現象已在加劇,我們的近期研究分析了過去的大流行如何導致收入不平等加劇並損害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人的就業前景。由於亞洲非正規工人的比例很高,這些影響可能更為嚴重,從而導致經濟復甦過程更為漫長。
  • 資產負債表薄弱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許多亞洲經濟體,家庭和企業資產負債表被削弱,這可能對投資者情緒造成不利影響,並放大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上升的影響。

但並非近期所有的發展變化都是負面的。許多亞洲國家得以提供重要的貨幣和財政支援——通常是為家庭和企業提供擔保和貸款。另外,石油價格下跌以及市場情緒和金融狀況的改善對經濟復甦起到了促進作用。然而,這些因素可能不會持久。例如,我們最近的 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更新提醒,金融狀況的急劇調整(糾正當前金融市場與經濟其他部分之間的脫節)可能會進一步提高亞洲前沿市場和低收入國家(特別是太平洋島國)已經很高的借款成本。

支援經濟復甦的政策

亞洲國家正在嘗試重新開放經濟,政策必須著眼於支援剛剛開始的復甦程式,而不會加劇脆弱性。它們必須明智地使用財政刺激,同時還應實施經濟 改革。優先工作包括: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緊密協調。貨幣政策應確保信貸流向家庭和企業。面臨更大財政約束的國家還可以更加靈活、主動、透明地運用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以支援銀行對小企業的銀行貸款。在資本大量外流、資產負債表錯配、巨集觀經濟政策調控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實施臨時的資本外流管理措施。

資源重新配置為實現經濟穩固復甦,需要退出當前階段的支援措施,並過渡到實施新的政策,確保資源實現適當的重新配置,而不僅僅是最初側重的防止現有企業破產,以此增強企業的償付能力。例如,通過簡化重組和破產框架使破產曲線變得平緩,確保銀行具有充足的資本金,以及促進為有生存力的企業注入股本和向新企業提供風險資本。

解決不平等問題應擴大利用醫療衛生和基本服務、金融和數字經濟的渠道。應擴大社會安全網,將失業保險覆蓋面擴大到非正規工人。為了解決普遍存在的非正規性問題,還需要實施全面的勞動力和產品市場改革,以改善營商環境,消除繁複的法律和監管障礙(特別是對於初創企業),並採取政策改革稅收體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支援

自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所有成員國提供了政策建議、資金援助和其他支援,包括旨在提高政府官員技能和能力建設工作的遠端倡議。到目前為止,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亞太地區的7個國家提供了緊急支援,其他國家也對我們的緊急融資工具表示了興趣。鑑於當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經濟基本面穩健的國家可能還希望考慮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防性信貸額度,如靈活信貸額度和短期流動性額度,以防範外部流動性突然收緊。事實上,標普全球和惠譽評級公司都在釋出的報告中指出,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防性信貸額度這樣的機制可以發揮緩衝經濟的作用,從而為評級提供支撐。

作者介紹:李昌鏞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主任。在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前,李博士曾任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他曾擔任亞洲開發銀行經濟與發展趨勢問題的首席發言人,並負責經濟與研究部的管理工作。李博士曾擔任韓國二十國集團峰會管理委員會祕書長。在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任職之前,李博士是首爾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羅切斯特大學助理教授。他經常積極為韓國政府提供政策建議,包括總統辦公室、財政經濟部、韓國央行、韓國證券集中託管公司和韓國發展研究所等。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巨集觀經濟、金融經濟學以及韓國經濟,在這些領域發表了多篇論文。李博士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首爾國立大學經濟學本科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