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歷來是亞洲經濟增長和減貧的強大驅動力,但近年來,各方減少貿易壁壘的勢頭有所放緩。
儘管亞洲貿易活動的關稅壁壘總體較低,但一項非關稅壁壘的新指標顯示,許多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非關稅壁壘依然很高。不同於關稅,這些非關稅壁壘包括會引起摩擦的政策,如許可證要求,或是針對貿易、支付或匯兌的限制措施。
IMF《亞太地區經濟展望》中詳細闡述的一項近期研究指出,降低非關稅壁壘可使該地區GDP增長約1.6%,這可能彌補疫情的預期長期創傷影響的四分之一左右。IMF預測亞洲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2024年的GDP將比危機前的趨勢值低6%,相當於每年減少約1萬億美元——鑑於此,上述研究結果的意義更加深遠。
為了更好理解,不妨考慮該地區跨境貿易活動的歷史。近幾十年來,亞洲GDP的強勁增長都伴隨著貿易開放指標的穩步上升——例如,這些指標包括商品和服務貿易與GDP之比,以及上升的全球價值鏈參與度。然而,近年來貿易開放程式已經停滯,這表明亞洲傳統的增長引擎甚至在疫情暴發前就已開始放緩。
與此同時,改革程式也有所放緩。20世紀70年代至21世紀初,亞洲的平均關稅已從超過50%大幅降至個位數,因而幾乎沒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但關稅並非問題的全部。長期以來,非關稅壁壘一直被視為貿易面臨的重大阻礙,但由於資料有限,要開展具體分析一直都很困難。
為了克服這一限制,貨幣基金組織即將發表的一份工作檔案編制了一份涵蓋159個經濟體的貿易限制措施的綜合指標,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該指數使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匯兌安排和匯兌限制年報》中所載關於貿易壁壘的詳細資料。它反映了各種貿易壁壘,如許可證要求和外匯交易所需的檔案。
該指標表明,與過去半個世紀關稅的急劇下降相比,非關稅壁壘的的降幅較小,且始終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從20世紀60年代到1995年,亞洲的非關稅壁壘從近20的最高水平下降到15左右,但此後幾乎沒有變化。
低收入國家(如尼泊爾、孟加拉國和緬甸)的非關稅壁壘通常特別高,而中國和印度等大型新興經濟體也有改革的空間。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指數也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實證分析表明,降低非關稅壁壘可以帶來大量的經濟效益。非關稅壁壘指標的大幅下降(類似於1980年代初斯里蘭卡取消其出口許可證、融資和檔案要求)可能會在短期內將GDP提高1%左右;五年後,GDP將增長約1.6%。
值得注意的是,取消非關稅壁壘帶來的改善來自投資和生產率的增長,而不是直接來自淨出口的擴大。這突出了貿易自由化如何通過多種渠道取得進展,並帶來了好處,包括專業知識、技術轉讓和將資源重新分配給效率更高的公司。
疫苗接種有助於促進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決策者應該專注於經濟改革,以支援經濟增長,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危機的長期創傷效應,特別是在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這包括採取政策扭轉疫情對勞動者教育和技能的負面影響,以及實施勞動力市場和產品市場改革。
我們的研究表明,降低國際貿易成本有助於:
減少貨物貿易壁壘:許多亞洲經濟體需要進出口許可證,開展外匯業務需提供大量的檔案,或限制使用外幣。消除這些壁壘可以減少行政管理造成的時滯,並降低國際交易的成本。
減少對服務貿易的限制:正如澳大利亞在20世紀80年代採取的行動一樣,有很大的空間來緩解對非實物交易(如旅行、航行和諮詢、國際轉賬等)的限制。在服務貿易增長更快的情況下,這些改革可以在未來幾年帶來更大的好處。
雖然降低貿易壁壘可能有助於增加中期產量,但也可能產生不利的分配後果。與改革相關的資源重新分配將產生贏家和輸家,而現有的富人群體往往受益更多。因此,在實施貿易改革的同時,必須輔之以減少對社會不平等影響的政策,包括向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提供財政支援,並開展再培訓方案,幫助工人重新就業。
考慮到所有經濟體在未來幾年都將長期面臨疫情的影響,再次促進國際貿易開放的前景是廣闊的,值得探討。消除疫情的長期創傷影響是當務之急,我們的調查表明,降低貿易壁壘將有助於亞洲重新啟動其增長引擎。
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