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的《刺客信條》會是怎樣的?
其實對於小說作者燕壘生對於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作為國產武俠遊戲愛好者,我通過《軒轅劍外傳天之痕》以及劍網3《洗心問劍》的官方小說,知曉了這位作者。算是國內遊戲改編小說比較有經驗的一位作者了,但一直沒有讀過他的作品。而他更有名,更為人所知的,其實是網路奇幻小說作品。武俠只是副業。正好藉著這個機會來認識認識,這位專業“遊改書”的作者。
武俠之“武”
初讀小說,內心有十分巨大的違和感,因為這本書的型別可以歸於“武俠小說”行列,對於人物打鬥的描寫比較細緻,誇張,生動。但這並不是我理想中比較好的呈現方式,因為“刺客信條”對於我來說,就是陰謀論+歷史,突然出現大段的戰鬥描寫,讓我感覺有些齣戲。
其次,雖然我知道沒有多少人真正玩過“互罩兄弟”(《刺客信條編年史中國》),但是在大眾的認知中,系列雖然有動作戲的存在,但基本都還是一擊必殺,瞬間決勝的風格,在遊戲中也是乾淨利落。但在小說中,雖然可能描寫的打鬥實際是乾淨利落的,但是由於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寫對招的心理活動,所以給人感覺是長時間你來我往的對決。(以下節選省略號為略過的內心戲)
這人算度極精,身手也好,說時遲,那時快,人已穩穩落到了地面。站立甫定,這人的心神也一下定了下來,右手護住頭面,左手食中二指同樣往袖中一探,也摸出一把短劍來,他知道對手用的是長劍,又接著下落時的破竹之勢,要守是根本守不住的,他只需要擋住少芸那雷霆之勢的一劍即可,只消格開了這一劍,他左手短劍便會發出真正的致命一擊。
……
他左手劍眼見便要刺入少芸肩頭,左肩頭卻是一陣刺痛,卻是少芸的劍刺入了他的肩胛骨下。這地方雖不致命,但此處一受傷,整條手臂便用不出力量來。他沒想到少芸的劍一快至此,左手短劍已遞不出去。他一咬牙,不退反進,右手短劍不再護著前心,反手便刺了出去。
……
他已算定,少芸人在空中,縱然一劍刺傷自己,拼著這一條左臂不要,右手短劍正好刺到少芸的前心。只是這人出手快極,一劍刺出,卻又是落了個空,少芸竟然並不曾落下來。
不可能!這人險些就要叫出聲來。一個人怎麼能選在半空中不落下來?除非真是神仙了。只是這人兩劍都落了空,已沒了回天之力,“擦”的一下,少芸的劍幾塊的在他右肩上又是一點。這人雙肩其傷,兩臂都再不能用看一個踉蹌,推後兩步,卻仍是怔怔地站立,一幅既是不甘,又是憤怒的神情。
此時少芸的身形才輕輕地落下來。她能停在空中,自然不是因為會仙術,而是她左手的繩鏢。
接下來,便是大段對於繩鏢的介紹和來歷的描寫。
錄製GIF的幀數不足,可能看不出格擋成功後的“幀停滯”
在遊戲中,雖然鼓勵潛行,但偶爾也會有正面戰鬥,戰鬥還是老刺客的感覺,格擋防反後主動出擊。而在格擋時,會有一個短暫的“幀停滯”,一方面給予玩家下一步動作的決策時間,另一方面在畫面感上,也是一個轉守為攻,局勢逆轉的訊號。所以在防禦成功“叮”的一聲後,往往接續的是一序列雲流水的攻擊。我想這是刺客系列玩家一直以來非常熟悉的戰鬥節奏了。
回到小說,雖然作為武俠小說常見的打鬥描寫來說沒什麼毛病,但是如果,在少芸在空中懸停的時候,做一個寫作上的幀停滯,例如在這裡插入對於繩鏢的介紹,之後接上少芸快如疾風的攻勢描寫,相信會有更好的效果。不是說原作這樣的寫法不好,衍生小說也沒必要完全還原遊戲,只是闡述我認為更貼近於刺客信條的“武俠動作”描寫是怎樣的。
刺客之信條
但是這畢竟是“刺客信條”,不能單純從武俠、打鬥的方面去評判,而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關於“中國刺客大師”王陽明的學說:“心學”的闡述和利用。
王守仁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號陽明子,諡文成,世稱王陽明。儒家四聖“孔孟朱王”中的王便是王陽明先生。他曾經因為觸怒了“八虎宦官”之一的劉瑾而被貶到貴州龍場做驛丞,在這裡悟道,史稱“龍場悟道”。所以在我的家鄉,王陽明的名氣可不亞於孔孟,不僅有陽明路,陽明祠,“知行合一”這四個字,也是從小聽到大,但是真正理解這四個字,卻是在離開家鄉多年以後了。
小時候老師和家裡人告訴我,“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事情不僅要知道,還要做到,要把該做的事落實到行動上去。類似於“絕知此事要躬行”
大一點開始上政治課了,常常遇到試題中用“心外無物”來作為“唯心主義”的例子-我不知道它存在,這東西不在我心中,他就不存在。
後來長大後解除到更多元的國學,哲學知識後,才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對於“心學”現在的各種理解都還有爭論,我也只是分享自己粗淺的理解。“知行合一”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種世界觀,而不是方法論,這個“知”不僅僅是知識,知道的意思,他的含義更廣闊,用一個淺顯的詞來概括的話,應該是內心。“行”便是你的行為、你所認知的現實。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你內心對於世界如何認知,你就會如何行動,你的現實就是怎樣的。
這也便是“心外無物”真正的含義
汝看此花時,此花一時明亮起來,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寂。可知此花原不在你的心外。
花並沒有因為我不知道它,我沒看它,它就不存在,只不過處於一種“寂”的狀態。而主觀唯心主義是指,精神意識第一,物質第二。有了意識,才有物質存在
明德堂樓上這間會客室裡,懸立著四條立幅,卻是四幅字。自右而左,分別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便是陽明先生平生學問所在。陽明先生所創之學稱為“心學”,這四句亦稱“陽明四句教”,王門子弟首先便要背熟。心學種種,盡在這四句之中。
聽得張永問起,陽明先生道:“正是,公公見笑了。”
張永上下打量了著四條立幅,說道:“陽明兄,若心之體乃是無善無惡,那麼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則意,知、物不外乎宇宙,皆當時無善無惡方是,為何又有些許分別?”
陽明先生道:“公公所言甚是。然意本無善善惡,動則有善惡之別,故當有致良知之能。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格物而致知,便在為善去惡是也。”
丘聚在一邊聽得頭昏腦漲,心道:“這老酸丁在說些甚東西?”張永卻也滿面春風地道:“是,是,受教,受教。”
這一段是刺客與聖殿兩派的首領在書中的第一次交鋒,短短几百字,對於熟悉“心學”和刺客的讀者來說,可謂是非常精彩。
首先來說說這四句我自己的理解,內心的本體是沒有善惡的,但是產生的想法是有善惡的,而第三句中的“良知”並不是我們現代漢語中的“良知”,良是天生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善惡之分內心天生就知道。對於外部世界的學習和認知導致了好的,或壞的行為。
宦官張永問:既然這心的本源是沒有善惡的,宇宙萬物由心而生,所有事物都逃不出宇宙的範圍,為啥還有善惡的區別呢?
陽明先生回答到,確實,意識沒有好壞之分,但是行為有。所以需要將行為和自己天生的心念統一,因為行為和主觀看法是一致的,而人天生知道好壞。學習和對待世間萬物使之與自己天性一致,就是選擇做好事,摒棄不好的事。
這段對話充分體現了陽明先生對於善惡是非選擇的看法,他認為人應該遵從自己內心本性,認為是好的,善的想法去實現和行動,而不是外界告訴你的應該和不應該。
有個流傳甚廣的故事,不知其真假,講的是王陽明勸一個高僧還俗的故事。
王陽明聽說有座寺廟裡有個和尚非常奇怪,整日閉目靜坐,既不睜眼,也不說話,已經持續三年。王陽明覺得奇怪,就去探個究竟。
看到那個和尚,王陽明劈頭就問:你成天自言自語說什麼,東張西望看什麼?和尚辯解說:我閉目靜坐不言語都有三年了,你怎麼這樣說我呢?王陽明見和尚開口說話了,便直截了當地問:你是哪裡人,離家多久了?
和尚回答:廣東人,離家十年了。
王陽明問:家裡還有什麼人嗎?
和尚回答:有一個老母親。
王陽明問:想不想老母親?
和尚回答:不可能不想。
王陽明說:雖然你一直閉目靜坐不言不語,其實你心裡一直在想,心裡一直在念叨。
和尚若有所悟,激動得請王陽明進一步指教。
王陽明說:父母子女,血脈親情,本是天性,怎麼可能斷滅。你不能不念想,說明真性發現。雖然人在寺廟,終究心不在焉。爹孃便是靈山佛。你放著自己的親孃不敬,你還能敬什麼人,拜什麼佛?
和尚聽罷涕淚橫流,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當天晚上,和尚就打點好自己的行李回老家去了。
其實每個人心裡都知道好與壞,只不過被各種世間條例,他人的眼光束縛,而到不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當其他人盲目的追尋真相的時候,記住-萬物皆虛。當其他人被道德或法律束縛,記住-萬事皆允。
還記得這句經典的教條嗎?心無外物,知行合一所表達的,不就是同一個意思嗎?想到這裡,我反反覆覆的讀了很多遍書中的這一問一答。不得不感慨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竟然完美契合百年後的一款遊戲作品的核心。這樣的本地化,比直接寫出萬物皆虛,萬事皆允要高階許多。能從“心學”印證“信條”,那能否從“信條”印證“心學”呢?
在《刺客信條大革命》的結局,亞諾有這麼一段唸白
刺客信條教導我們諸行皆被允許。曾經,我認為那是為所欲為的自由,是為了追尋理想可以不計代價。然而如今我明白,這信條並非一紙允諾,而是一條警示。理想太容易讓步於教條,而教條終將湮滅於狂熱。
沒有什麼權威能丈量我們所作出的的判斷,也沒有什麼至高無上的神靈能懲戒我們的罪行。最終,只有我們自己可以避免走進迷信的深淵,也只有我們自己可以決斷,我們所選擇的路是否要付出太高的代價。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所成為的一切,皆從我們自身開始,也於我們自身結束。
可以說完美貼合我心中“心學”所代表的核心。
唯心?那也是現在的刺客信條
可能有朋友不認同我對於王陽明“心說”的理解,覺得就是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世界隨著自己的認知而變化存在。但有趣的是,即使如此,他還是非常貼合現在《刺客信條》系列作品的劇情走向的。
如果看過我上一篇關於刺客信條現代劇情分析的朋友就會知道,現在刺客信條的劇情已經開始在模糊現實和虛擬的界限。
我們所認為的現實,就真的是現實嗎?誰能保證這不是一段animus的模擬?
你所認為的現實,可能只是animus為你模擬出來,讓你感覺到的現實。這個世界真實存在嗎?這是先行者發出的疑問。如果把“心外無物”理解成為唯心主義,那也還挺貼合現在的劇情走向,即如果你感受不到,沒有animus給你模擬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不存在了,不是嗎?
其次,上文也提到,陽明先生認為人心中天生就會分別好壞善惡,這聽起來挺玄乎的,但是在刺客信條的世界觀中,人類是有先行者創造的,並且還留有控制人類意識的後門。這麼一想,人天生能分別善惡,可能就是先行者裝的系統自帶的不是麼?
這系列的陰謀論還真是好用啊!
綜上,作為一名刺客信條系列玩家,這本小說當做武俠小說來看,或許會有違和感,但是思想精髓那是一等一的棒,雖然不多,但是可以說是點睛之筆。前提是需要對王陽明的學說有所瞭解。
去年的奧德賽對於我來說已經不像是一部《刺客信條》作品了,除開不是第一人稱,要說這是《孤島驚魂斯巴達》也沒什麼毛病。阿育啊阿育,別學隔壁忘本好嘛,每一個IP的核心就固定住,別丟,別給其他IP,不然就串味了。
我都懷疑看門狗要出大逃殺了……
作者:奈落虎
來源:機核
原地址: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11375
相關文章
- 刺客信條裡的維京文化
- 把《長安十二時辰》還原成《刺客信條》會是什麼樣子
- 《刺客信條》承受的批評,是它所應得的嗎?
- 《刺客信條》之父:怎樣讓遊戲成為歷史老師?遊戲
- 來自大唐的影中侍者:閒談《長安十二時辰》中《刺客信條》的影子
- 刺客信條起源-資源位置
- 全球化思考:怎樣克服交流中的文化差異
- 淺談《刺客信條》的敘事:刺客和聖殿騎士的衝突與融合
- 在平面國生活,會是怎樣的體驗?
- AC系列最遺憾的作品——《刺客信條:大革命》
- 淺析《艾爾登法環》與《刺客信條:奧德賽》中關卡指引的設計
- 長路漫漫,步步維艱的《刺客信條》變革之路
- 在Linux中,目錄結構是怎樣的?Linux
- “刺客不再”?從起源到英靈殿,《刺客信條》發生了哪些變化?
- 如何在《刺客信條:英靈殿》設計出創造多樣體驗的生物群落
- 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 中國的雲遊戲應該是什麼樣的?遊戲
- 在遊戲中,“我”是一種怎樣的存在?遊戲
- Win10玩刺客信條英靈殿崩潰怎麼回事 win10系統玩刺客信條英靈殿遊戲崩潰如何修復Win10遊戲
-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2023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概況回望報告產業
- 《刺客信條》Worldbuilding如何打造一個“優於現實”的遊戲世界UI遊戲
- 中國的汽車現在發展怎麼樣
- 中國文化厲害在哪?
- 10年後的計算機會是怎樣的?計算機
- 這遊戲到底怎麼了? 一年後,再看《刺客信條奧德賽》遊戲
- H5中video的事件的觸發順序是怎樣的?H5IDE事件
- 【刺客信條奧德賽】赫爾墨斯的夥伴攻略(已白金獎盃)
- 直播系統的開發中怎麼樣做才會更好的引流
- 二創維京是否讓《刺客信條》揹負罵名?
- 《刺客信條:英靈殿》11月17日正式發售!
- 《刺客信條:英靈殿》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 震撼聯動!《魔靈召喚》✕《刺客信條》全面開啟!
- 我們在開源專案中是怎樣埋彩蛋的
- “你做得好錢不會少”,《全面戰爭:三國》是怎樣一步步俘獲中國玩家心的?
- 當外國人玩《山海旅人》,他們怎麼理解中國文化?
- JavaScript 中的原型原來是這樣的JavaScript原型
- 怎樣的變數命名,才顯得有文化?變數
- 微信小程式旗下的宣傳是怎樣的?消費如何?微信小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