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之萬動力學

txdt發表於2024-05-28

朗之萬動力學原理簡介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基於以下教程:Tutorial on Diffusion Models for Imaging and Vision

https://arxiv.org/abs/2403.18103

此教程寫的非常好,非常推薦大家學習。教程的語言風格也很親切,時不時地蹦出諸如“這是地球人能想出來的公式?”這樣的話,為你枯燥的學習過程增添些許趣味。

朗之萬動力學(Langevin Dynamics)是擴散模型和score matching方法中的取樣過程,是文字生成影像中的一個重要步驟。想要洞悉文生圖的基本原理,朗之萬動力學是繞不開的話題。

給定一個已知的機率分佈 \(p(\mathbf{x})\),我們的目標是取樣出機率密度更大的哪些樣本。解決這個問題有多種方法,比如生成偽隨機均勻分佈,然後用機率分佈變換的方法;或者用馬爾可夫鏈蒙特卡洛方法(MCMC)。而朗之萬動力學給出的方法是這樣:

隨機選取空間中一個點(這是很簡單的,採用高斯生成與 \(\mathbf{x}\) 同維度的樣本就可以),然後計算機率密度函式在該點的梯度,然後沿著梯度的方向計算下一個點,直到收斂。為了防止收斂到區域性極大值,我們在每一步迭代計算的時候都會增加高斯噪聲。下面我們給出定義和公式:

朗之萬動力學,是從已知的機率分佈 \(p(\mathbf{x})\) 中進行迭代取樣 \(t=1, \ldots, T\) :

\[\begin{aligned} \mathbf{x}_{t+1}=\mathbf{x}_t+\tau \nabla_{\mathbf{x}} \log p\left(\mathbf{x}_t\right)+\sqrt{2 \tau} \mathbf{z}, \quad \mathbf{z} \sim \mathcal{N}(0, \mathbf{I}) \quad\quad\quad\quad (1) \end{aligned} \\ \]

其中 \(\tau\) 是設定好的迭代步長,用於控制迭代過程,類似SGD中的學習率。初始值 \(\mathbf{x}_0\) 是白噪聲。聰明的讀者已經意識到了,這像極了隨機梯度下降法(SGD)。沒錯!朗之萬動力學就可以理解為梯度下降法!只不過,朗之萬動力學是求機率密度極大值。

朗之萬動力學就是隨機梯度下降!

我們給出一個視覺化結果。假設資料分佈為高斯混合分佈,是兩個高斯分佈混合的情況,那麼,如果每一步不新增噪聲,朗之萬動力學的迭代過程是這個樣子的:

朗之萬動力學

可以看到,收斂到區域性極大值點就不再變了。如果每一步新增噪聲,那麼迭代過程是這個樣子的:

朗之萬動力學

這時候接近區域性極大值點的時候,是逐步震盪收斂的。

下面我們給出公式(1)是怎麼來的,它和物理學中的朗之萬動力學又有什麼關係。大家不要被朗之萬動力學這個名詞嚇到,其實,閱讀此文不需要有大學物理背景,只需要有高中物理知識,同時會一點點微積分就可以了。

一、預備知識

1、牛頓第二定律

\(\mathbf{F}\) 等於質量 \(m\) 和 加速度 \(\mathbf{a}(t)\) 的乘積。

\[\begin{aligned} \mathbf{F} = m \mathbf{a}(t) = m \frac{d\mathbf{v}(t)}{dt} \end{aligned} \\ \]

其中加速度 \(\mathbf{a}(t)\) 和 速度 \(\mathbf{v}(t)\) 是時間的函式。\(\mathbf{a}(t)\)\(\mathbf{v}(t)\) 對時間的導數。好,很簡單,沒什麼問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這裡的向量(vector)用 粗體 表示,標量(scalar)用 細斜體 表示。下面也一樣。

2、力與能量的關係

這個可能部分讀者不太熟悉。我們從動能定理開始。動能定理(kinetic energy theorem)描述的是物體動能的變化量與合外力所做的功的關係,具體內容為: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量。公式如下:

\[\begin{aligned} \langle\mathbf{F}, \mathbf{s}\rangle = E_2 - E_1 = \frac{1}{2}m||\mathbf{v}_2||^2 - \frac{1}{2}m||\mathbf{v}_1||^2 \end{aligned} \\ \]

這裡\(\mathbf{s}\)指的是位移,也就是位置的變化。\(\langle\cdot, \cdot\rangle\) 表示向量內積。\(E\) 代表物體的動能。我們用\(\mathbf{x}\)表示位置,那麼位移就等於位置的變化 \(\mathbf{s} = \Delta \mathbf{x}\)。於是我們重寫上式:

\[\begin{aligned} \langle\mathbf{F}(\mathbf{x}), \Delta \mathbf{x}\rangle = \Delta E(\mathbf{x}) \end{aligned} \\ \]

力和能量是隨著物體的位置而變化的,因此是位置 \(x\) 的函式。進一步,我們可以微元化:

\[\begin{aligned} \langle\mathbf{F}(\mathbf{x}), d \mathbf{x}\rangle &= d E(\mathbf{x}) \\ \mathbf{F}(\mathbf{x}) &= \nabla_{\mathbf{x}} E(\mathbf{x}) \end{aligned} \\ \]

因此,力是動能對於位移方向的梯度。另外,我們將系統內粒子的能量分為動能和勢能,除了動能之外的所有能量都為勢能,我們用\(\mathbf{U}(\mathbf{x})\)來表示勢能。總能量為\(E_w\),根據能量守恆定律:\(E_w = U(\mathbf{x}) + E(\mathbf{x})\),因此:

\[\begin{aligned} \mathbf{F}(\mathbf{x}) &= \nabla_{\mathbf{x}} E(\mathbf{x}) \\ &= \nabla_{\mathbf{x}} (E_w - U(\mathbf{x})) \\ &= - \nabla_{\mathbf{x}} U(\mathbf{x}) \\ \end{aligned} \\ \]

我們得出結論,力是粒子勢能的負梯度

3、玻爾茲曼分佈

在熱力學與統計物理中。每個粒子的分佈的位置是一個隨機變數,粒子的分佈一般用玻爾茲曼分佈來表示:

\[\begin{aligned} p(\mathbf{x}) &= \frac{1}{Z} \exp\left\{-U(\mathbf{x})\right\} \\ \end{aligned} \\ \]

其中 \(Z\) 是歸一化係數。我們可以直觀地理解,對於勢能特別大的地方,粒子出現的機率很小;勢能特別小的地方,說明粒子的動能比較大,運動比較劇烈,分佈比較密集。這是符合我們的人類感知的,你看一般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都比較喧鬧,如商場和鬧市區;人口稀疏的地方,比較安靜。

二、推導朗之萬動力學

一百多年前,著名物理學家朗之萬給出了布朗運動方程:

\[\begin{aligned} m \frac{d\mathbf{v}(t)}{dt} &= -\gamma \mathbf{v}(t) + \bm{\eta} \quad\quad\quad \bm{\eta} \sim \mathcal{N}(\mathbf{0}, \sigma^2 \mathbf{I}) \quad\quad\quad (2)\\ \end{aligned} \\ \]

我們不必糾結這個方程怎麼來的。我們其實可以很輕鬆地讀懂這個方程。這本質上就是牛頓第二定律的擴充,等式左邊就是質量和加速度的乘積,等式右邊是力。其中 \(-\gamma \mathbf{v}(t)\) 是和速度有關的摩擦力,它和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所以加個負號,\(\gamma\) 是動摩擦因數。\(\bm{\eta}\) 是隨機力,服從均值為 \(0\),協方差矩陣為 \(\sigma^2 \mathbf{I}\) 的高斯分佈。

由牛頓第二定律和力與能量的關係可知:

\[\begin{aligned} m \frac{d\mathbf{v}(t)}{dt} &= -\nabla_{\mathbf{x}} U(\mathbf{x}) \\ \end{aligned} \\ \]

代入(2)式,於是有:

\[\begin{aligned} -\nabla_{\mathbf{x}} U(\mathbf{x}) &= -\gamma \mathbf{v}(t) + \bm{\eta} \\ \mathbf{v}(t) &= \frac{1}{\gamma}\nabla_{\mathbf{x}} U(\mathbf{x}) + \frac{1}{\gamma}\bm{\eta} \\ \end{aligned} \\ \]

速度是位移隨時間的導數,另外,將隨機力簡化為標準高斯分佈\(\bm{\eta} = \sigma \mathbf{z}\),有:

\[\begin{aligned} \frac{d\mathbf{x}(t)}{dt} &= \frac{1}{\gamma}\nabla_{\mathbf{x}} U(\mathbf{x}) + \frac{\sigma}{\gamma}\mathbf{z} \quad \mathbf{z} \sim \mathcal{N}(0, \mathbf{I})\\ \end{aligned} \\ \]

時間離散化:

\[\begin{aligned} \frac{\mathbf{x}_{t+1} - \mathbf{x}_{t}}{\Delta t} &= \frac{1}{\gamma}\nabla_{\mathbf{x}} U(\mathbf{x}_{t}) + \frac{\sigma}{\gamma}\mathbf{z} \\ \mathbf{x}_{t+1} - \mathbf{x}_{t} &= \frac{\Delta t}{\gamma}\nabla_{\mathbf{x}} U(\mathbf{x}_{t}) + \frac{\sigma \Delta t}{\gamma}\mathbf{z} \\ \end{aligned} \\ \]

這裡 \(\Delta t\) 是離散取樣時間間隔,是常數,\(\gamma\) 是動摩擦因數,也是常數。我們用常數 \(\tau = \frac{\Delta t}{\gamma}\),於是有:

\[\begin{aligned} \mathbf{x}_{t+1} - \mathbf{x}_{t} &= \tau\nabla_{\mathbf{x}} U(\mathbf{x}_{t}) + \tau \sigma \mathbf{z} \\ \mathbf{x}_{t+1} &= \mathbf{x}_{t} + \tau\nabla_{\mathbf{x}} U(\mathbf{x}_{t}) + \tau \sigma \mathbf{z} \\ \end{aligned} \\ \]

到這裡我們稍微停一下。根據(2)式所描述的過程,最終粒子會越來越集中,還是越來越分散?對(2)式兩邊取期望,可以發現,粒子的速度是越來越小的,即動能是越來越小的,粒子往勢能增大的方向擴散。根據玻爾茲曼分佈,粒子的機率密度會越來越小。而我們希望的是相反的方向,即取樣出機率密度最大的樣本。因此需要對上式右邊梯度的符號進行修改:

\[\begin{aligned} \mathbf{x}_{t+1} &= \mathbf{x}_{t} - \tau\nabla_{\mathbf{x}} U(\mathbf{x}_{t}) + \tau \sigma \mathbf{z} \quad\quad\quad (3)\\ \end{aligned} \\ \]

根據玻爾茲曼分佈:

\[\begin{aligned} \nabla_{\mathbf{x}} \log p(\mathbf{x}_{t}) &= \nabla_{\mathbf{x}} \left\{ \log \frac{1}{Z} - U(\mathbf{x}_{t})\right\} \\ \\ &= -\nabla_{\mathbf{x}} U(\mathbf{x}_{t}) \end{aligned} \\ \]

代入(3)式,有:

\[\begin{aligned} \mathbf{x}_{t+1} &= \mathbf{x}_{t} + \tau \nabla_{\mathbf{x}} \log p(\mathbf{x}_{t}) + \tau \sigma \mathbf{z} \quad\quad\quad (4)\\ \end{aligned} \\ \]

對比 (1) 式和 (4) 式,是不是感覺幾乎一樣了呢?\(\tau\) 是常數,方差\(\sigma\)也是常數。我們深度學習計算中的常數值幾乎都可以替換或者捨棄,或者可以人工指定。令\(\sigma = \sqrt{2/\tau}\),我們就得到了 (1) 式:

\[\begin{aligned} \mathbf{x}_{t+1}=\mathbf{x}_t+\tau \nabla_{\mathbf{x}} \log p\left(\mathbf{x}_t\right)+\sqrt{2 \tau} \mathbf{z}, \quad \mathbf{z} \sim \mathcal{N}(0, \mathbf{I}) \end{aligned}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