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長約10分鐘,共計約2000字。
看到這個標題,我猜肯定有人會說:“這個人真是瘋了,怎麼會想到勸人家拒絕工作呢?這豈不是要把飯碗給弄丟了嗎?”
沒錯,所以我肯定不是勸大家不去工作,或者把上級安排的工作統統拒絕掉,而是要以一種聰明的方式工作。
現在,不僅是IT網際網路行業,其實大部分行業都處於一種“永遠都有做不完的工作”的狀態。特別是網際網路行業,就拿程式設計師來舉例吧,假如你現在有6件待辦事項,都要今天來完成。為了早點做完不加班,你幾乎從到公司就沒有閒暇的時間。好不容易處理完其中3項,想著終於忙完一半了。再看看時間,也才剛到下午,今天應該不用加班了。結果不久,上級又安排了3項工作給你。這下完蛋了,當天的待辦事項又變成6項了。
於是,你就陷入了一種焦慮與恐慌之中。一方面很焦急地想把手頭的工作忙完,另一方面唯恐新的工作安排到來。而這種不安的心情又會反過來影響工作效率,如此,便陷入了惡性迴圈之中。長此以往,加班成為常見事,工作的心情也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大家都有經歷過?
今天,我就鬥膽來幫大家破這個局。
回顧我的工作經歷,其實大多數時候我是不加班的。這和公司有沒有合法的加班費還真沒有什麼太大關係,即使是週六日雙倍工資,我也不想去加班。為啥?因為我覺得沒有價值。
有人會說:“怎麼會沒價值,有錢掙,錢就是價值。”這話說得有道理,但我不得不說,以這種心態方式工作的人,其實是把自己和公司放在了對立的關係上。試想,如果去加了班,沒有為公司創造價值。對於員工似乎是賺了,對於公司是賠了。如果每個員工都這樣做,公司的發展便不會長久,做為員工也就再也沒有這樣的好處可以得到了。
另一方面,對於員工,確實在加班後能拿到報酬,但卻丟掉了寶貴的時間。如果能在加班的時候有所收穫,其實對於自己和公司還算是有點賺頭。最可悲的就是混加班,然後在公司殺時間的人,他們坑的其實是自己。
坦率地講,雖然我工作有十餘年之久,但是意識到這一點,還是在最近的時候。之前聊到類似的話題,我總是說:對於“公司和員工一起成長”這句話一直沒有感受。當我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之後才發現,雖然之前在意識上我沒有達到這個認知水平,但實際工作中我大部分時間就是這樣做的。
回到我們今天的主題:對於做不完的工作,更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呢?我的建議是,不管有多少待辦事項,先按優先順序排序。這個排序原則是看哪項工作能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員工和公司其實就不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一個整體。有共同的目標,向著它前進。
實際上,當我們完成最重要的,也就是最能創造價值的那部分工作之後,其實就已經達到80分了。剩下的固然也是工作內容,但重要程度就不會那麼高了,也就不用必須靠加班加點來完成了。到了下班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坦率地說:我今天不加班了。
話說回來,作為奮戰在最一線的程式設計師,其實對於“哪項工作能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這個問題是得不出最準確的回答的。這個時候可以向上級領導詢問甚至互相探討,讓他/她感受到我們的誠意,給我們提供指導。
另外,不用擔心上級領導會不配合或者被懷疑偷懶之類的,如果我們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就不會這麼想了。
作為管理者,其實有義務告訴下屬每項工作的重要性的。試想,如果下屬忙了一整天,做的盡是些不重要的工作,管理者自然也沒辦法向他的上級交差。而且畢竟人家忙了一天,也不好批評什麼。這就等於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一個聰明的管理者在傳達任務的時候,最好順便把任務的重要程度一併傳達。當下屬有這方面的困惑的時候,更要耐心解答,傾聽他們的建議。畢竟即使做為管理者,也不一定每次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回到程式設計師的身上來,做為奮戰在一線的程式設計師,最應該關注的其實並不是完成了所有工作的百分比,你永遠也做不到百分百。而是要關注完成了哪些重要的工作。這也是我在這邊文章中要傳達的核心觀點:重點關注重要工作,對於優先順序低的工作,可以考慮暫時拒絕。如果在工作中,已經被待辦事項搞到焦頭爛額,瀕臨崩潰,不妨先冷靜一下,給手頭的工作排個序,原則是把能帶來最大收益的工作放到前面,重點完成這部分工作。這樣做更有條理,而且會對工作效率有幫助的。
在軟體工程領域,這種優先順序排序的方式其實已經應用得很廣泛了。比如敏捷開發,Backlog(指積壓的工作)可能有一堆,但每次Sprint(敏捷開發週期)都是從Backlog中取出最重要的一項或幾項工作來衝刺完成,並不貪心把所有工作都做完。這也是為什麼敏捷開發不推崇加班文化的原因之一。而在敏捷開發的模式中,專案經理這個職位其實是被淡化了的,他的職責更多是提供支援,讓團隊中每個人的工作都能正確、順利地開展,是“服務型領導”。
好了,總結一下:為了應對現代工作環境中永無止境的待辦事項,我的建議是按照優先順序排序,原則是把能對公司產生更大價值的工作放到更優先的位置上。然後按照這個優先順序從高到低完成工作。
希望我的建議能夠給你一些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