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的“速度極限”,即不引發通脹情況下的最高長期增速,可能在2030年前跌至30年最低水平。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指出,各國需要採取大刀闊斧的政策,推動提高生產率,增加勞動力供應,擴大投資和貿易,以及充分挖掘服務業的潛力。
這份題為《下行的長期增長前景:趨勢、期望和政策》的報告首次全面評估了全球經歷新冠肺炎疫情、俄烏衝突的長期潛在產出增長率。這些增長率可被視為全球經濟的“速度極限”。
報告中描述的趨勢令人擔憂:幾乎所有在過去三十年推動進步和繁榮的經濟力量都在消退。預計2022年至2030年間全球平均潛在GDP增長率將從本世紀頭十年的水平下降約三分之一,降至每年2.2%。發展中經濟體的衰退同樣劇烈:從2000年到2010年的每年6%下降到這十年剩餘時間的每年4%。如果發生全球金融危機或經濟衰退,跌幅會更大。
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主管發展經濟學的高階副行長英德米斯·吉爾表示:“全球經濟可能正面臨失去的十年。頑固性貧困、收入不平等、氣候變化等這個時代的特有挑戰越來越多,潛在增長率的持續下降會嚴重影響世界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但下降並非不可逆轉。我們能夠透過激勵工作、提高生產率和加速投資的政策來進一步提升全球經濟的速度極限。”
研究表明,如果各國採取可持續的、以增長為導向的政策,GDP潛在增長率可提升0.7個百分點,達到2.9%的年均增長率。全球潛在GDP增速的預期放緩將由此轉化為加速。
“我們有責任制定政策,為子孫後代帶來強勁、可持續和包容性的增長,”該報告的主要作者、預測局局長阿伊漢·高斯說,“全世界現在一定要推動大膽的集體性政策。在國家層面,每個發展中經濟體都需要拿出在最佳十年中採取的一系列政策。在國際層面,政策應對將需要加強全球合作,同時再次大力動員私人資本。”
該報告列出了範圍非常廣泛的可實現的政策選擇,並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該報告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綜合性的公共資料庫,涵蓋了173個經濟體1981年至2021年潛在GDP增長率的多項衡量指標。該報告還首次評估了一系列短期經濟衝擊會如何降低中期的潛在增長,其中包含衰退和系統性銀行危機等。
“經濟衰退大多數情況會降低潛在增長率,”該報告的另一位主要作者兼世界銀行預測局副局長弗蘭齊斯卡·奧恩佐格說,“如今,系統性銀行業危機比經濟衰退更嚴重,但其影響常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
該報告強調了能夠在國家層面採取的具體政策行動,以全力提升長期增長前景:
理順協調貨幣、財政和金融框架:健全的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框架能夠緩和經濟週期的波動幅度。政策制定者應優先抑制通脹、維持金融部門穩定、減少債務和恢復財政審慎。這些政策有利於增強投資者對國家機構和政策的信心,有利於各國吸引投資。
加大投資:對交通能源、氣候智慧型農業、製造業、土地和水資源系統等進行合理投資,同時配合關鍵氣候目標,能夠每年將潛在增長率提升0.3個百分點,並增強未來對自然災害的韌性。
降低貿易成本:貿易成本,主要是與航運、物流和法規有所關聯的成本,使當今國際貿易商品成本翻了一倍。運輸和物流成本最高的國家能夠採取此類費用最低的國家的貿易便利化和其他做法,將貿易成本減半。此外,能夠以氣候友好的方式降低貿易成本,其中包含取消目前許多國家關稅表中對碳密集型商品的偏向,以及取消對獲得環境友好型商品和服務的准入限制。
挖掘服務業潛力:服務業已然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以數字方式交付的資訊通訊相關專業服務在服務出口總額中所佔的份額從2019年的40%攀升至2021年的50%以上。如果這種轉變能夠促進改善服務供給,則可能會顯著提高生產率。
提高勞動參與率: 預計到2030年潛在GDP增長率的預期放緩約有一半將源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其中包含勞動年齡人口減少和勞動力參與率隨著社會老齡化而下降。將整體勞動力參與率進一步提升到有記錄以來的十年最佳增長率,可在2030年前將每年的全球潛在增長率提高0.2個百分點。在南亞、中東和北非等地區,如果2022年至2030年將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到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平均水平,能夠使GDP潛在增長率每年提升1.2個百分點。
該報告還強調了增強全球合作的必要性。自1990年以來的20多年裡,全球經濟一體化一直推動著世界走向繁榮,但現在已舉步維艱。恢復這種動力對於促進貿易、加速氣候行動和調動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的投資至關重要。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