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六個季度實現盈利改善,達達集團內外雙重確定性凸顯

美股研究社發表於2022-11-18

當消費邁向復甦時,今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也在總額恢復增長的情況下,迎來結構性變化。

其中,一股消費力量的加速增長成為了重點——即時零售。今年7月,商務部在官網釋出的《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路零售市場發展報告》,首次提及即時零售,還點出其線上上線下深度融合中發展勢頭向好。

這也讓專注即時零售賽道的企業再度受到市場重點關注,達達集團正是其中之一。11月18日,達達集團釋出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其營收顯著增長、利潤情況持續改善的成績單,無疑是對即時零售潛力穩步釋放的一大佐證。

那麼,即時零售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達達集團提供了哪些增量?在長期業務版圖中又有多少想象空間和社會效益?

即時零售帶來超額增長機遇,利潤最佳化趨勢延續

達達集團三季報顯示,其報告期內營收達24億元,同比增長41%。這部分的增長與線上消費助推市場復甦有關,而其核心正是即時零售的發展。

經濟日報在《抓住即時零售市場新風口》一文中指出,“線上交易平臺下單,線下實體零售商接單,物流配送”的業務模式,彌補了傳統網路零售等待期過長的缺陷,從效率上顯示了提振消費需求的新路子。

值得一提的是,即時零售的增長具備超額特性,這一點或許也能從達達集團較整體電商行業更快的業績增速中得以驗證。

美股研究社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對即時零售的便捷性抱有熱情,消費積極性更高,另一方面,由於實體門店線上化的空間較大,不同品類的門店上線,或者綜合購物範圍的擴大,都會為增長帶來新機遇。在即時零售行業率先佈局、多年深耕的達達集團,或許可以成為外界瞭解即時零售參照的標杆。

從達達集團財報看,三季度京東小時購GMV同比增長超過160%,一個推動因素就是京東App“附近”頻道升級為城市名,擴大使用者展示,提升曝光量。另外,報告期內,京東到家與物美、聯想、海瀾之家等客戶達成合作,成為Apple新品唯一預售的第三方平臺,廣泛擴大品類。

因此,三季度,京東到家LTM GMV(最近一年商品交易總額)達人民幣589億元,同比增長58%。既然即時零售本質上是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只要門店還在擴大供給,只要即時性消費的需求廣泛存在,就必然會與之一拍即合轉化為增量銷售,構成超額增長機遇。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12個月裡,平臺活躍消費者數量為7540萬,同比增長32%。

其中,還有一個有別於其他即時零售平臺特點的指標:2021年,京東到家客單價192元,2022年一季度,整體客單價已達210元以上,即使不算3C品類,商超品類客單價也增長到了160元以上。

這意味著,從消費結構、品類組合上看,達達集團的一系列業務物件,在即時零售的各種品類中對應著較高的消費價值。而從消費深度看,京東到家在3C使用者等高客群體中的心智份額不可小覷,客單價就是佐證之一。即時零售將線下正品搬到線上的行動,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另一方面看,即時零售透過多種提效手段,創造額外利潤和降低運營成本的能力在提升。達達集團第三季度Non-GAAP淨利潤率較去年同期有超15個百分點的較大幅度最佳化。這是二季度時京東到家直接利潤率轉正、達達快送連鎖商家業務毛利轉正的一種延續。

業務效率的提高功勞不小,京東11.11期間,達達快送總配送單量突破1.2億,日均單量超1000萬,倉揀數字化在保障大促運營平穩、為商家降本增效的基礎上,也讓達達集團自身的利潤擠出效應明顯。目前,達達集團已經連續六個季度實現盈利改善。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在《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中預測,至2025年,國內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保持在50%以上。對達達集團而言,增長的前景將保持穩定。

深度協同京東,融合實體經濟是長期看點

11月9日,京東集團執行長兼執行董事徐雷在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像京東這樣兼具實體企業基因和屬性、數字技術和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從實體中來、到實體中去”,能更深入理解、精準把握實體經濟的需求和痛點,更善於抓住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核心環節,將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重要價值、起到重要作用。

今年2月,京東增持達達集團,雙方早已步入深度協同階段。因此,京東的目標也是達達集團的目標,而達達集團自成立起即一邊連結著實體供給,一邊關係著消費者實實在在的生活所需,兩者朝著相同的方向,深化協同,探索並踐行護航實體經濟發展的可行路徑。

對實體企業而言,渠道開拓難度大、營銷獲客缺乏探索力、履約能力不足都是重要痛點。因此,關於達達集團如何與京東協同解決這些痛點,先要從即時零售的誕生說起。

即時零售本身為實體店全渠道戰略提供了重要視窗。此時,達達集團和京東到家持續為即時零售“擴容”,無疑讓更多商家有機會進入消費者線上消費圈。

其次,是營銷創新和獲客創新。8月以來,京東到家利用王牌品牌日、“月滿家圓”等多樣化的主題活動,與愛仕達、泰森伊利、益海嘉裡、寶潔等眾多品牌聯手開啟營銷創新,藉助小時購等渠道讓線下商超大範圍進入線上市場,銷售額明顯提升。

在這個過程中,藉助直播等手段,線下商家也可以享有一定的消費場景創新,無論是擴充新客還是與老客維持關係,都有了更多手段。

最後,達達集團對實體零售保持了運營管理和履約能力的長期開放。

一方面,藉助海博系統、坤策等數字化解決方案,數千家零售商家逐漸完成數字化升級。而在履約層面,眾包揀貨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達達優揀第三季度單量同比增長160%,月完單揀貨員數穩定在萬人以上。配合京東深厚的物流供應鏈、SKU週轉等方面的能力積累,商家獲得的不只是一次服務,更有長期經營的策略指導。

從效益角度,達達集團和京東與實體經濟的融合,並不是單方面的提攜,而是多方共贏的商業與社會價值探索。

尤其是在雙11這樣的節點上,達達和京東到家既讓商家實現從線上線下兩條腿到一盤貨的轉移,獲得“摸著線上渠道過河”的增長機會,又讓平臺自身的定位獨特性大幅上升。

花旗曾在研報中指出,藉助與京東的合作,達達集團旗下的京東到家平臺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消費者認可京東品牌,並會在京東到家和京東小時購上購買非商超品類商品,例如消費電子、母嬰、酒類和家電,這與外賣平臺形成了顯著的消費者心智差異。隨著小時購的發展,管理層可利用流量和強大的消費者心智,為平臺樹立獨特定位。

顯然,對京東和達達集團來說,其業務的韌性也好,增長也罷,都為實體經濟長效增長提供了堅實基礎,也為自己塑造了更大的成長性。

內外雙重確定性傍身,關注質、量兩全的價值兌現

在達達集團釋出財報之際,中概股正在迎來新一輪邊際修復。11月17日晚,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漲超4%,達達集團股價大漲超8%,KWEB指數半個月已大幅反彈約50%。

短期的積極情緒是市場的紅利,但長期的價值錨如何定位,還要看一家企業在整體經濟中如何站位。尤其是對於任何紮根零售的企業來說,發展註定不是一個獨立事件,而是要與經濟產生更多互動。

消費始終是提振國內經濟大迴圈不可或缺的一環,長期存在較大的工具空間。關鍵在於,如何合理啟用和釋放消費需求。報告就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從模式看,與實體經濟高度關聯的即時零售已經在這個過程中佔據了重要位置。實際上,在過去一年多以來的消費激勵事件中,大多數消費券等形式的激勵措施,都會穿過即時零售這個通道。而針對消費市場的產物,最終也必然要經過零售渠道,才能兌現自己的價值。

實體經濟的質與量越是突出,達達集團發展的質與量就越是堅實。三季度呈現的業績持續改善,代表著達達集團內部的確定性。外部以即時零售充當護航實體經濟高質量穩健增長的戰略抓手,代表著外部的確定性。

就在11月17日,高盛發表了看多中國經濟的最新報告,並特別指出消費、服務業、商品需求都將迎來強勁反彈,帶動資產價格上升。

從多個方面看,達達集團的潛力都有望迎來又一輪的爆發。而對長期紮根實體經濟能帶來多少商業和社會層面的回報,時間必然給出答案。

來源:美股研究社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3943/viewspace-292414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