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踩智慧汽車春風,百度踏上千億美元市值征程

liukuang發表於2021-01-20

腳踩智慧汽車春風,百度踏上千億美元市值征程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進入2020年四季度以來,百度迴歸巔峰的步伐越來越近了。先是因為收購YY直播,而受到資本市場熱捧,市值重新站上650億美元;近來又因為宣佈造車,市值再次飆升150億美元,總市值站上810億美元。靚麗的股市表現,足見資本市場對百度一系列措施的認可。

 

而對於百度來說,重新贏得資本市場的認同固然重要,透過造車來打通原有業務桎梏、殺進千億智慧汽車賽道,則有著更大的現實意義。

 

聯手吉利,百度開啟造車路

 

2020年下半年以來,由智慧汽車掀起的新一輪造車熱潮,日漸彙整合一股奔湧的洪流,開始迅速吸納各路玩家參與其中。除了熟悉的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勢力之外,後發的傳統能源車企也在奮起直追,就連一向不甘寂寞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如華為、蘋果、阿里),也禁不住誘惑紛紛參與其中。

 

而一直被外界寄予厚望的百度,在造車這件事上卻始終沒有太大動靜。然而,外界對百度造車的期待卻絲毫沒有動搖,頻繁傳出的百度造車訊息,某種程度上就反映了這種心理。正因為如此,近日百度正式造車的訊息剛一宣佈,其股價就蹭蹭的往上漲,外界久違的期待,似乎在一瞬間全部是釋放在了百度的股價上,使其在時隔多載之後再次站上800億市值之上。

 

在此之前,最近一次百度造車的訊息,出現在2020年12月中旬。當時的媒體報導稱,百度正在與包括浙江吉利、廣汽集團和中國一汽在內的汽車製造商初步洽談,商談組建電動汽車合資企業事宜。而從其公佈的結果來看,百度最終選擇了吉利作為合作伙伴。從現實角度來看,百度與吉利合作,或許也是其當下所能夠做出的最好安排。

 

首先,在三家候選企業來看,吉利消化過量產能的需求最迫切。據吉利2020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產能利用率僅有45%,還不足其整體產能的一半,這樣的產能利用率也遠低於上汽、廣汽(80%產能利用率)。而在雙方合作之後,百度則可以藉助吉利的工廠省下鉅額建廠成本,而吉利則可以藉助百度造車消化掉其過剩的產能,合作顯然對雙方都有利。  

 

其次,相較廣汽、一汽等國資背景車企,百度與吉利合作可以省掉很多繁瑣的流程,大大加速雙方推出智慧汽車品牌的步伐。另外,廣汽(埃安)、一汽(紅旗)都有自己的智慧汽車品牌,它們再重複“造輪子”的意願並不強,而吉利在智慧化方面明顯滯後,這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其新能源品牌的銷量(如幾何汽車僅銷售了幾千輛),而百度在智慧化方面積累的經驗,則可以彌補其智慧化的短板,助力其旗下汽車的智慧化改造。

 

入局正當其時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如今造車企業這麼多,跑在百度前面的車企更不在少數,百度現在入局是不是太晚了?但結合各方面因素來看,百度此時入局並不算晚。

 

從政策面來看,智慧汽車的利好政策剛剛明確下來。2020年2月,國家相關部門聯合了《智慧汽車發展戰略》,對影響智慧汽車發展的自動駕駛、智慧閘道器等具體技術,都給出了明確的政策指南,隨後各個地方圍繞智慧汽車展開的相關政策不斷落地,這些措施的落地,為中國智慧汽車接下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從行業情況來看,當前國內整個智慧汽車還處在起步階段。比如,華為與比亞迪聯合推出的比亞迪漢、阿里與上汽打造的智己汽車、東風推出的嵐圖等等,也都是2020年剛剛才推出的。而從自身條件來看,百度也的確具備很多造車的“資本”。

 

首先,百度擁有雄厚的現金儲備。據百度公佈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百度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限制性現金和短期投資總值為人民幣1460億元。造車企業燒錢眾所周知,而百度千億人民幣的現金儲備,足可以應對其初期階段的造車投入。

 

其次,百度在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方面擁有充分的技術儲備,也對其造車形成有力加持。早在2013年,百度就開始自研自動駕駛技術,如今百度在自動駕駛、智慧出行等領域積累的硬核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無人出租、阿波龍巴士等諸多商業專案中,這些成果也都可以在百度汽車專案上獲得應用。另外,考慮到聯手吉利帶來造車門檻的降低,使其初期投入的實際難度還會有所下降。綜合各方面來看,百度選擇此時入場正當其時。

 

目標不只是自動駕駛

 

而在若干因素中,外界最關注的顯然是百度自動駕駛在其汽車上的應用。自2017年百度提出“AII in AI”開始,至今過去已經三年了。三年來百度嘗試了很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變現路徑,但都不太成功。百度在AI上的實力毋庸置疑,百度缺乏的顯然是一個好的抓手(好的應用場景)。

 

據公開的資料資料統計,目前百度的Apollo已經在全球擁有210家合作伙伴了,但百度公司最高管理層對外表示:“已經在這個領域做了7年,還沒有賺錢。”自動駕駛不賺錢,並非百度一家所獨有,美股明星出行公司Uber,也曾因為自動駕駛過於燒錢,商業化價值短期內難以凸顯,而將自動駕駛部門賣掉。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重金的百度,自然不會走Uber的路。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自己造車或許是百度破解其自動駕駛難題為數不多的可行方案,這從特斯拉的成功中可以一窺端倪。

 

首先,智慧汽車能夠加速其自動駕駛的商業化程式。資料顯示,從2015年特斯拉釋出其輔助駕駛功能FSD開始,到2019年特斯拉當年交付的車輛就達到36.75萬輛,其中便有57%的車主購買了其自動駕駛選裝包。按照特斯拉自動駕駛選裝包,每人每年10000美元的收費標準,有人測算僅在2019年特斯拉的軟體收入,就超過了14億美元,這樣的收入量級非常誘人。

 

其次,造車也能帶動其自動駕駛業務的發展。過去幾年百度在路測牌照等多方面,都擁有了一系列自動駕駛路測成果,但由於沒有硬體的支援,其自動駕駛的進展仍停留在測試階段。相比之下特斯拉透過“賣車”,使其自動駕駛行駛里程達到了30億里程,在龐大的支援下,其自動駕駛功能升級迭代的速度不斷加快。從這個角度來說,百度造車為其自動駕駛帶來的潛在價值難以計數,但這遠不是百度造車的全部目的。

 

據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幾年百度已經在包含自動駕駛在內的智慧交通領域,形成了“車、路、雲、圖”在內的一整套技術解決方案,而汽車正是這個龐大圖譜中的最後一塊拼圖。如今百度透過造車切入到硬體端製造,使其整個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形成了完整的閉環生態,一旦百度在汽車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它就可能會擁有產業級的市場機會,其影響力也將會得到指數級的提升。

 

開啟新千億征途

 

當然,百度造車的戰略佈局固然美好,但其後續面臨的挑戰仍不可小覷。

 

首先,是汽車製造本身的挑戰。從目前來看,與吉利合作固然能夠補齊百度在汽車生產製造方面的短板,但一款車從設計到製造最少也需要2.5年,而真到了2.5年之後,百度能在國內汽車市場佔據多大的市場份額,仍有待市場檢驗。

 

其次,是來自市場的競爭。在目前的國內電動車市場中,高階智慧車已經有了蔚來,理想,中低端也已經有了小鵬、威馬等等車企,各路對手雲集智慧汽車領域,自然給即將下場的百度,帶來一定的外部壓力。

 

當然,從整個智慧汽車賽道來看,百度面臨的機遇則明顯大於挑戰。畢竟,目前智慧汽車替代燃油車的程式才剛剛開始,當前智慧汽車玩家之間的爭奪,也主要體現為增量市場的爭奪,所以短期之內彼此之間大戰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從長期來看,各家之間的競爭卻是勢在必然。從這個角度來說,百度自宣佈造車訊息那天起,就註定了其接下來面臨的將只會是艱難的洗禮,而百度也將在這艱難的洗禮中,踏上通往千億美元市值的新徵途。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37827/viewspace-275139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