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財報背後的跨界補血

韭菜財經發表於2020-09-28
攜程財報背後的跨界補血

(配圖來自Canva)

2020年由於疫情的蔓延,線上旅遊行業堪稱全球壓力最大的領域之一,遭遇了史上最大重創。然而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國內旅遊業開始復甦,各大旅遊企業紛紛發出Q2財報,宣告業績回暖。而此時,作為行業領頭羊的攜程Q2財報卻遲遲未見,引發業界深思。

前幾天,攜程終於釋出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交出了疫情好轉後的成績單。

國內旅遊寒冬已過

雖然二季度較之前的業績還是黯然失色,然而對比公司一季度預計營收23.72億元的業績指引,攜程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據財報顯示,攜程第二季度的淨營業收入為32億元,同比下滑64%,環比下滑33%。

而歸屬於攜程集團股東的淨虧損為4.76億元人民幣,上個季度淨虧損為54億元,環比收窄91.19%。營收和淨利兩項業績指標均好於市場預期。

在第二季度,攜程各業務線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回暖。從具體業務來看,住宿預訂以及商旅管理兩大業務為攜程的業績復甦立下頭功。

2020年第二季度的住宿預訂收入為 13億元,較上一季度增加9%;而第二季度的公司差旅收入為1.62億元,比上一季度增長29%。這也是由於國內市場的逐漸開放,消費者的國內遊也越來越自在。

隨著跨省遊的有序恢復,攜程的國內機票預訂實現同比正增長,遠快於國內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15%-20%的水平。而進入暑期以來,攜程平臺短途出行預訂如酒店、景點門票、租車等訂單量同比增長2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攜程第二季度延續了第一季度在開支方面的減縮,第二季度研發費用與銷售費用分別同比下降31.8%和68.6%。除此以外,在一季度攜程12億的壞賬準備結束後,二季度攜程的管理費用已經恢復正常,同比下降36.7%。

由此可見,在疫情的重創下,攜程也在不斷節省成本,用來穩住自身的建設。而攜程此次獲得盈利主要歸功於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因為它極大地抵消了由於國際業務急劇下降所造成的損失。

國外旅遊仍是痛點

與國內業務復甦不同的是,攜程海外業務受到的影響非常明顯。

眾所周知,“全球化”是攜程一直以來的重點佈局,攜程也在很早以前便提出了“全球化”5年規劃,國際業務收入將佔比總業務收入的50%。經過幾年的發展,截止2019年攜程的國際旅行領域已經佔到了總營收的35%-40%。

但也正是由於在國際市場大規模佈局,今年以來攜程的海外市場受到了嚴重衝擊。

疫情影響令旅遊市場需求低迷,攜程旗下機票搜尋網站天巡的訪客流量下跌了60%-70%,業務收入暴跌。隨後,天巡宣佈將進行至多20%,將近300人的裁員,並將整合其在英國的業務,關閉索菲亞和布達佩斯辦公室。

除此以外,攜程戰略持股的另一家海外公司MakeMyTrip也由於疫情的原因,打亂了扭虧為盈的計劃。

MakeMyTrip一直在試圖走出虧損的危機,在去年10月份,MakeMyTrip創始人兼CEO Deep Karl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三到四個季度之內,MakeMyTrip可以將虧損收窄至1000萬美元之下,屆時公司運營將接近收支平衡,此後可完全專注於公司增長計劃。

然而根據MakeMyTrip釋出的截至今年6月份的最新季度報顯示,該季度內公司總收入為636萬美元,同比跌幅高達95.5%。機票業務、酒店和打包業務、巴士業務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分別下降91.6%、98.4%、98.2%,遭遇了“滅頂”的重擊,MakeMyTrip也開始了裁員計劃。

由此可見,疫情在國外的反覆,導致國外旅遊市場一直難以回暖,也給佈局海外市場的攜程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目前看來,雖然攜程對國際市場長期看好,但短期內也不得不放緩國際化程式。

然而放緩並不代表放棄,在一個企業內憂外患的時候,就預示著它必須要求變自救了,當然,攜程也一直在尋找另外的轉機。

攜程跨界,尋求補血

2020年對旅遊從業者來說,主要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存。

早在疫情伊始,攜程的CEO梁建章,就cos各種古代人物開啟了攜程的副業-直播自救。在直播裡,他cos成唐伯虎﹑蘇東坡,甚至穿上了白娘子的衣服。他改編酒店版貫口相聲、跳海草舞,瞬間吸引了許多使用者的目光。

截至9月23日,以“BOSS直播”領銜的攜程直播體系累計創造超過17億元的交易額,觀看人數超過1億人次,復購2次以上的使用者佔比超過60%,新使用者佔比超過10%。

除了在國內實施以外,攜程也將這一經驗複製到海外市場,以求謀得海外市場的突破。在“Travel on”計劃以及“攜程App+Trip.com”兩大平臺共同發力下,透過“直播+預售”的形式,為境外高星酒店帶貨超1億元,為亞太地區千家高星酒店帶貨超百萬間。

如此看來,直播確實幫助攜程開啟了與使用者互動、吸引新使用者並使使用者重燃旅行熱情的新途徑,給攜程帶來了意料之外的增收,也讓線上旅遊平臺開啟了另類的營銷方向。

此外,攜程還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將核心產品供應連結入京東,並憑藉京東開放的使用者流量實現自身業務增值,同時,京東在日常運營及精準營銷方面,為攜程旅行產品供應鏈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在推動旅遊業復甦的同時,靠多管齊下的方式,攜程似乎也完整彌補了賽道競爭上的缺位,為攜程持續加碼。這也不免讓人期待後疫情時代,OTA競爭又會掀起怎樣的浪潮。

旅遊W型反彈,攜程能否持續跑贏

國內遊是當前旅遊振興的主力軍,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對今年下半年旅遊經濟執行預期來看,旅遊市場將呈現W型的恢復增長態勢,而“十一”有望迎來今年首個旅遊高峰和消費黃金週,成為其中W型中最重要的一環。

據調查顯示,截至9月中旬,國慶期間主要航線的預訂量環比增長已超200%,火車票出票量出現明顯增長,熱門線路一票難求。各大平臺也都開始積極備戰,推出折扣優惠服務,可謂是行業恢復的一大表現。

為此,各家OTA行業也紛紛佈局,攜程啟動“旅遊會員日”大促活動,十大業務線最高立減可以超過1000元。同時,同程旅行也釋出國慶10億補貼計劃,飛豬旅行宣佈啟動百億補貼計劃。

不難看出,為了國慶的旅遊契機,各大平臺不惜“賠本賺吆喝”,用大力補貼來換取更多的流量,雖然攜程相比同程和飛豬來說佔據的市場份額更大,但在薅羊毛面前,使用者更青睞於補貼力度大的平臺。

除此以外,攜程的下半場還面臨商譽減值的問題。雖然攜程一直在進行大規模的擴張,但其商譽值一直平穩發展。但由於疫情的發生,導致旅遊行業遭受重創,攜程收購回來的旅遊相關的資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商譽減值並不可逆,而且會嚴重影響攜程的聲譽,進而影響之後攜程的股價。另外商譽本身屬於企業資產的一部分,減值相當於企業資產減少,從而影響攜程下半年的業績。在大環境不穩定的背景下,商譽問題也會成為攜程埋下的隱患,讓攜程在未來競爭中受到阻礙。

據攜程預計,今年第三季度運營利潤可以達到12億到13億元人民幣,環比實現大幅度盈利。目前看來,疫情的加速好轉和暑期旅遊的大幅度增加,加上多方面跨界的風口,想要實現此次的目標並不難。

然而如果想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保持好國內持續發展的勢頭,在海外佈局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除了跨界賦能以外,攜程還要尋求更多的增長點。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42577/viewspace-272472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