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報告:AI等新技術將加速就業兩級分化趨勢

AMiner學術頭條發表於2019-09-09

麻省理工學院關於工作場所的最新報告顯示,自動化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減少數百萬個工作崗位,但如果美國人想要在技術變革的潮流中建立更好的職業生涯、共享繁榮,美國仍需要大幅改善其就業政策。

麻省理工學院報告:AI等新技術將加速就業兩級分化趨勢該報告作為麻省理工學院未來職業特別工作組的一些初步發現,它打破了傳統觀念,構建了科技與職業相輔相成的演變過程,這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工作組的結論是,機器人、自動化和人工智慧(AI)在不久的將來取代大量勞動力的可能性被誇大了,但也有理由擔心新技術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近幾十年來,技術促使了就業的兩極分化,在幫助高技能專業人士的同時,也減少了許多其他工人的機會,而新技術可能會加劇這一趨勢。

此外,報告強調,縱觀歷史上收入不平等時期,一個重大的挑戰並不一定是失業,而是低質量的職業,導致很多人找不到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尤其是那些沒有大學文憑的人。考慮到這一點,未來的工作可以透過新政策、對勞動力的再支援以及改革機構(不僅僅是技術得到革新)而實現有益的塑造。從廣義上講,該特別工作組的結論是,美國的資本主義必須兼顧工人和股東的利益。

“在麻省理工學院,我們的理念是技術可以成為一種行善的力量。面對一個國家,我們要確保當今新技術發展的方式,是在幫助建立一個更健康、更公平的社會。我們應當迅速採取行動,制定和實施開明的政策。”麻省理工學院主席L.Rafael Reif說道,正是他在2017年呼籲建立未來職業特別工作組。

“幸運的是,這些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嚴重社會後果並非不可避免。”Reif補充道,”技術體現了創造者的價值觀,圍繞技術制定的政策可以有效地決定它們的影響。因此,結果是包容還是排斥、公平還是放任,取決於我們所有人。我非常感謝特別工作組成員的最新發現,以及他們在前進道路中所做的不懈努力。”

特別工作組執行主任、麻省理工學院工業效能中心(MIT Industrial Performance Center)執行主任Elisabeth Beck Reynolds補充道:“關於機器人將如何出現,有很多危言聳聽的說法。麻省理工學院的工作就是打破那些炒作,為這場討論帶來新視角。”

Reynolds認為,特別工作組對新政策方向的關注,體現出“推崇創新和實驗的傳統美國精神”。

不安與不公

特別工作組的核心由一群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組成。它的研究主要包括了新資料、許多技術領域的專家知識,以及對戰後以技術為中心的公司和經濟資料的詳細分析。

這份報告涉及了多個工作場所的複雜性。美國的失業率很低,但工人們卻從多方面感到相當焦慮。一是科技: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201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在工業化國家,65%至90%的受訪者認為,電腦和機器人將取代許多由人類完成的工作,而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認為,這些技術將帶來薪水更高的工作。

另一個令工人擔心的問題是收入停滯:在通貨膨脹的影響下,1940年出生的美國人中有92%的人的收入高於他們的父母,但在1980年出生的美國人中,大約只有一半的人能這麼說。

工作組的報告指出:“雖然就業數量的持續增長,但是工作質量的增長與此並不相匹配。”

近幾十年來,技術的應用加劇了不平等。高科技創新已經取代了執行日常任務的“中等技能”工人,從辦公室助理到流水線工人。另一方面,這些技術創新幫助了許多白領在醫學、科學和工程、金融等領域的活動。技術並沒有取代低技能的服務工人,導致勞動力兩極分化。事實上,高技能和低技能的工作機會均增加,而中等技能的工作機會減少,但增加的收入集中在白領中。

報告指出:“過去40年,技術進步確實帶來了生產率的增長。但生產率的增長並沒有轉化為共同繁榮。”

事實上,麻省理工學院福特經濟學教授、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系副系主任、特別工作組聯席主席David Autor表示:“我們認為,人們之所以悲觀,是因為他們有所瞭解。儘管就業並不短缺,但收入分配不均,大多數人並沒有從中受益。如果未來40年的自動化程式看起來仍像過去40年的話,那人們肯定會對自己的處境感到不安。”

生產性創新與“一般技術”之爭

一個大問題是,未來幾十年的自動化將會帶來什麼。正如該報告所說,一些技術創新具有廣泛的生產性,而另一些只是“一般技術”——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家Daron Acemoglu和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經濟學家Pascual Restrepo創造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那些未顯著改善服務或提高生產率而僅僅取代了工人的技術。

例如,電力和電燈泡的工作效率很高,這使得其他型別的工作得以擴充套件。但是,在藥店或超市自助結賬的自動化技術僅僅取代了服務員的工作,並沒有顯著提高客戶的效率或營業額。

Autor在談到這些自動化系統時說:“這是一項強大的勞動力替代技術,但它的生產力價值非常有限。這些只是‘一般技術’。他說,數字時代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術(對白領來說)實現了技能互補,但對其他人來說僅僅只是一般技術。並非所有提高生產力的創新都會取代工人,也不是所有取代工人的技術創新都能提高生產力。”

報告稱,有幾個因素導致了這種傾斜。作者認為:“電腦和網際網路使工作數字化,這令受過高等教育的工人更有效率,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更容易被機器取代。”

考慮到過去四十年好壞參半的現象,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出現預示著更光明的未來,還是更黑暗的未來?特別工作組認為,答案取決於人類如何塑造未來。新技術和新興技術將提高經濟總產出和財富,併為人們提供更高的生活水平、改善工作條件、增強經濟安全、改善健康和延長壽命。但報告指出,社會是否意識到這種潛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將社會總財富轉化為更廣泛的共享繁榮、而非加劇社會不平等。

工作組沒有預見到的一件事是,在未來,人類的專業技能、判斷力和創造力不再像今天那麼重要。

報告指出:“近代歷史表明,工作場所機器人技術的關鍵進步——那些從根本上提高生產率的技術——依賴於工作設計上的突破,而這些突破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實現。”

隨著機器人提高靈活性和環境適應性,它們肯定會在倉庫、醫院和零售店承擔更多的工作——比如搬運、儲存、運輸、清潔,以及需要採摘、收割、彎腰或蹲伏的笨拙體力勞動。

工作組成員認為,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將取代報酬相對較低的工作,解放這些人的勞動力,使他們專注於高附加值的工作,從而提高工人的生產率。經濟增長放緩、勞動力市場緊張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工業化國家勞動力的迅速老齡化,都將加快機器人取代低薪工作的步伐。

儘管機器學習影像分類、實時分析、資料預測等)有所改進,但它可能只是改變了工作,而不是消除了工作:例如,放射科醫生所做的遠不止解釋x射線。該工作組還注意到,另一個熱門媒體話題——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人員,在過去一年裡,一直在“縮減”自己的時間表和目標。

“最近對無人駕駛汽車預期的重新設定,也是其他型別的人工智慧支援系統的一個引導標誌。”特別工作組聯席主席、航空航天教授、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與製造史迪布納教授David a . Mindell說,“這些技術前景廣闊,但是需要時間來理解人與機器的最佳組合。採納機器人的時機需要在深刻考慮過對工人的影響之後。”

未來政策的建議

儘管,“就業末日”的最壞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是繼續採用一般技術可能會讓許多人的工作前景變得糟糕。

報告指出,目前人們擔心技術可能阻礙機會、社會流動性和共享繁榮。而經濟史證明,這種觀點既不是錯誤,也不是誤導。我們有充足的理由擔心,技術進步是會改善、還是惡化大部分勞動力的就業和收入前景。

與此同時,特別工作組的報告提倡“適度樂觀”,聲稱更好的政策可以顯著改善未來的工作環境。

“技術是人類的產物。”Mindell說,“我們透過選擇投資、激勵、文化價值觀和政治目標來塑造技術變革。”

為了這個目的,工作組集中關注了幾個關鍵的政策領域。一個是在四年制大學體系之外重新投資高等教育,不僅是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四方面,還包括閱讀、寫作,以及團隊合作和是非判斷的“社交技能”。

社群大學是美國最大的培訓機構,有1200萬學分制和非學分制學生,是支援勞動力教育的天然場所。工作組指出,獲取教育證書的各種新模式也正在出現。其報告還強調了為工人提供多種在職培訓專案的意義。

然而,報告警示道,對工人來說,教育投資可能是必要的,但還不夠。抱有“獲得技能就能獲得工作”的這種想法,是遠遠不足以構建一個更有創造力、經濟更安全的勞動力市場。

因此,更廣泛地說,該報告認為,資本和勞動力的利益需要重新平衡。美國報告指出,“(利益)在推崇純粹的股東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中是獨一無二的”,儘管工人和社群也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

報告指出:“在(純股東資本主義)模式下,裁員和關閉工廠的個人、社會和公共成本不應在企業決策中發揮關鍵作用。”

特別工作組建議在公司決策過程中,更多地承認員工是利益相關者。要提高工人議價的能力,就必須建立新的制度,使創新的方向轉向提高工人的生產率,而不是降低其必要性。報告認為,美國在大蕭條時期透過的《勞動法》中規定的集體談判的對抗性制度早就應該進行改革了。

美國的稅法也可以修改以幫助工人。現在,它更傾向於資本而不是勞動力的投資——例如,資本折舊可以勾銷,研發投資可以享受稅收抵免,而對工人的投資卻不能產生同等的收益。特別工作組建議,新的稅收政策可以涉及培訓專案等,以此激勵人力資本投資。

此外,工作組建議將對研發的支援恢復到過去的水平,並重建美國在研發人工智慧相關的新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不僅要贏得勝利,而且要把創新引向有益於國家的方向:培訓工人,提高生產率,加強共享繁榮的經濟基礎。”

該工作組的最終目標是,鼓勵對提高生產率的技術進行投資,並確保工人能分享由此帶來的利益。

“毫無疑問,提高生產力的技術進步創造了機會。”Autor說,“它擴充了你能實現的可能性,但這並不能保證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Reynolds補充道:“企業未來面臨的問題是,它們將如何提高生產率,從而提高質量和效率,而不僅僅是削減成本和引入略微更好的技術?”

進一步研究與分析

除了Reynolds,Autor和Mindell,麻省理工學院未來職業特別工作組的核心小組由18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組成,他們代表了全部的五所學院。此外,該專案還包括由22人組成的顧問委員會,成員來自行業領袖、前政府官員和學術界;由14人組成的學者研究委員會;以及八名研究生。同時,該工作組還與企業高管、勞工領袖、社群大學領袖等人進行了磋商。

此前,麻省理工學院還有其他一些頗具影響力的專案,比如工業生產率委員會(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Productivity)。該委員會在上世紀80年代對美國工業進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這一努力促成了《美國製造》一書的廣泛閱讀,並建立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工業績效中心。

目前的工作組利用了麻省理工學院在各技術領域的知識深度,以及它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優勢。

“麻省理工學院正致力於開發前沿技術。”Reynolds說,“不一定是明天會推出什麼,也許是5年、10年或25年後。我們確實看到了即將發生的事情,我們的研究人員希望將真相引入公共話語。”

報告是工作組的臨時調查結果;該小組計劃在明年進行更多的研究,然後釋出報告的最終版本。

Reynolds總結道:“我們試圖透過這項工作提供一個全面的視角,不僅是關於勞動力市場,也不僅僅是關於技術,而是把所有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在公共領域進行更理性、更富有成效的討論。”

(參考:http://news.mit.edu/2019/work-future-report-technology-jobs-society-09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