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 996 幹不過美國的 955

CODING發表於2021-10-18
本文作者:張海龍 - CODING 創始人兼 CEO
技術創業者,十多年來一直在技術圈、開發工具領域耕耘。2014 年創辦 CODING,給企業使用者全套 DevOps 研發管理工具,包括專案管理、程式碼託管、持續整合、製品管理、持續部署,讓整個開發過程都可以在瀏覽器中實現。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在 2B 領域,為啥中國的公司如此努力的加班,但是在產品上還是不能跟國外的比?雖然我們公司不是加班很多,但是相比國外同類公司還是工作時長要長很多,我們最近為了趕新版持續部署產品上線,相關團隊基本上是 997。騰訊雲,阿里雲,我瞭解到的情況也是加班比較多的,996 的情況不在少數。但是你看中美兩國雲服務的產品,顯然國外的還是要比國內好一大截。把這個問題放大一點,在中美兩國貿易戰的背景下,“為什麼中國的 996 幹不過美國的 955?”。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中國 IT 從業者的素質 到底行不行?

對比中國的一線城市,我覺得從業者的專業水平並不差。我十年前在矽谷工作,大量的印度大媽的 Title 都是 Principal Engineer,這大概也是我當初決定回國的原因之一。近幾年,有大量工程師在中國工作一段時間後去美國的,以及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國的。我感覺在從業者素質方面,高階人才兩邊是差不多的。但是中國實在是人多,論數量,初級從業者肯定更多,所以在日常感覺上,國內的整體素質沒有國外高,我認為在我們討論的業務範圍,這是一種錯覺。

但是國內從業者在專業度確實是欠缺的。這點從簡歷就能看出來。中國即使有些很高階的工程師,看簡歷也是寫的不合格的,從內容到格式都不合格。但是你去國外招聘,無論水平多爛,簡歷都是寫的非常漂亮。國外在如何寫簡歷這件事情上的培訓是相當成熟的,值得我們學習。

另外在理解自己與公司的關係上,國內普遍帶有更多情感,而國外更理性。這一點要展開就太大了,要從文化開始講。但是無論如何,我認為這個差異隻影響管理方式,不應該在產出質量上有大的影響。

中國的 IT 從業者 是不是不夠努力?

這個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但我還是想說一下。每次晚上 10 點左右,在公司樓下叫車,滴滴告訴你排隊 101 號,一線城市都這樣,深圳科技園只是一個縮影。我們說 996,只是一個代名詞,有可能是 10-10-6,但起碼我從來沒有見過民營 IT 企業是 955 的。除此以外,國內大量公司在非工作時間是要處理公事的,也就是公私沒有那麼分明。以至於企業微信每週都會給你一個報告,告訴你這一週最晚處理公事對話是幾點。在朋友圈曬凌晨兩三點的不在少數吧?

即使是這樣,相比其他行業,IT 行業可能都是工作時間最短的。建築行業,工廠製造業,基本上一年就休一個春節。中國這麼多人,每個人每天都有 24 小時,中國這些年的 GDP 增長,就是這麼靠堆時間堆出來的。但是堆時間的槓桿率越來越低了,所以 GDP 的增速下降很快。

中國 2B 公司的戰略 行不行?

產品做不好,如果不是人的問題,不是投入度問題,那大概只剩下方向問題了。我們先來看一組截圖:

對比國內外幾個雲廠商的首頁,其實問題還挺明顯的。首頁就是門面,代表了你的形象,代表了你想傳遞什麼資訊給客戶。美國的廠商基本上是在講產品和技術,而中國雲廠商基本上是在搞促銷,而且“吃相很難看”。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個面向企業的專業服務商,參加雙十一這樣的活動就是一種恥辱。我從來沒見那個美國的企業服務公司參加黑五。你看阿里雲的首頁在視覺觀感上是不是越來越像淘寶?相由心生啊!這麼搞如何塑造專業形象呢?沒有專業形象,附加值就上不去,所以生意越做越苦逼。“IBM,Oracle,微軟,Google,AWS,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這幾個 LOGO 大家看到時候我相信內心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我覺得這就是差距。

阿里這種強運營的做法,確實能獲得更多客戶,其他廠商也不得不跟進,就導致了現在局面:中國特色運營驅動的雲端計算產業。業務如果靠銷售驅動,槓桿率最低,運營其次,產品最高。所以你去看銷售驅動的公司,往往有很多人,但是人均產值很低,比如地產,軟體外包。但是產品驅動的公司/業務,往往有超高人均產值,比如微信。再比如國外的 Atlassian(典型產品 JIRA),目前市值 1000 億美元,員工 3600 人,人均市值 3500 萬美元。這家公司沒有銷售。

我們在做績效考核的時候有一句話:你考核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再放大一點,“這個社會獎勵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我想來想去,覺得這裡的核心不是供給的問題,而是需求的問題。國內目前的 IT 大環境實質上是鼓勵 60 分產品,不重視 80 分或者 100 分產品。花一份精力,可以把產品做到 60 分;花兩份精力可以把產品做到 80 分;但是花 10 份精力才能做到 100 分。如果沒有足夠的正向激勵,沒有人會去做 100 分產品。所以中國市場上有很多 60 分產品,鮮有 80 分產品,沒有 100 分產品。做過企業級專案打單,招投標的人想來都明白,能不能拿下客戶,產品最多隻有一半的因素。而且很多企業目前追求的是能用,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品質訴求。

這個問題說到底也不是 IT 行業的問題。我覺得更明顯的是在建築行業。中國 30 年時間蓋了比別人 200 年還要多的房子,可以想象這個房屋質量。每次去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看到人家的寫字樓,雖然已經上百年,但那種品質感,國內少有。全球雲端計算領頭羊 AWS 成立於 2006 年,剛才說的 Atlassian 成立於 2002 年。產品驅動就是前面的投入很大,時間很長。我們追趕追求短平快,品質也難以做好。

除此以外,個性化需求太多,付費意願低下也是影響 2B 企業戰略的很大因素。中國企業的個性化訴求太多了,導致很多企業服務廠商要給客戶做大量定製。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中國企業管理不規範,老闆文化太重。但我相信這個問題正在改善,包括企業微信/釘釘在內的各種工具在倒逼中小企業的管理規範化,標準化。付費意願也是,可以看到改善,但是依然很低。CODING 十個活躍使用者裡面,只有一個是付費的。如果產品你用了,仍然不付費,那企業只能想別的辦法搞錢。

以上種種,導致了想要在國內這個環境慢慢打磨產品變得不可能,基本上會死在路上。所以只能逼良為娼,先汙染,後治理。雖然中國企業可能投入的人更多,但是拋開工程師的素質不談,同樣多的人力做一個產品和同時做兩個產品,差距還是很大的。中國的 996 幹不過美國的 955 還是路徑選擇問題,兩條路的槓桿率差距太大。

包括巨頭雲廠商在內的各個企業,我相信從老闆開始,都很清楚做好產品是王道,但實踐就是非常困難,把各大雲廠商的收入構成扒開看一看就知道究竟有多少真正是產品帶來的收入。既要速度,又要質量,還捨不得短期利益,真的可以兼得嗎?

當下隨著雲端計算的不斷髮展,雲與其他領域的應用正在加速融合,雲原生也帶動了技術架構、應用效能、雲化效益的全方位提升,同時雲上的軟體架構也在重塑開發和運維模式,給“更高效、更高質量、更可靠、可持續地交付更優的業務價值”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為了更深入地探索雲原生加持下的研發效能升級,分享數字化風潮下的企業轉型實踐,我們誠邀你參加「2021 騰訊雲 CIF 工程效能峰會」。

本次峰會以“雲上開發,化繁為簡”為主題,將於 2021 年 10 月 19 - 20 日線上召開,打破地域與空間的限制,讓更多高階技術管理者、一線開發者和技術研究者都能參與到峰會中來。騰訊雲副總裁肖衡、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雲大所副所長慄蔚、騰訊 PCG 效能平臺部技術負責人殷海波、CODING 創始人兼 CEO 張海龍、騰訊 T4 級專家茹炳晟等行業領軍人物,將攜手《Deployment and Operations for Software Engineers(雲原生 DevOps 指南)》作者 Len Bass30 多位業內大咖,暢談 6 大議題,傳遞行業專家、技術管理者、一線開發者的聲音,為大家帶來雲原生、 DevOps、開源生態、企業研發管理等方向的前沿技術剖析與論點分享,深入探討軟體研發工程領域的行業變革和技術創新。

掃描海報二維碼點選下方連結

2021 年 10 月 19 - 20 日

騰訊雲 CIF 工程效能峰會與你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