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擎《紛爭的年代:二十世紀西方思想文化潮流》筆記
自影片課程第11部分開始
1、蘇格蘭啟蒙思想家(大衛 ·休謨,亞當 ·斯密)把諸多行為視為 習慣性的,而非視為深思熟慮之推理的產物。
2、對於蘇格蘭啟蒙思想家來說,不僅社會變革是緩慢的、而且連社會變革的原因也是社會性的,而非自覺理性的。
——個人習慣在風俗和制度中有其社會對應物,蘇格蘭啟蒙思想家將制度視作粘性的,也即它抗拒變化。
3、哈耶克( 理性的自負是通向奴役之路):單純的科學或技術教育 未能提供的,正是這種身為社會過程一份子的意識,這種個人的努力 相互作用的意識。理性的有限性。
——方法論的個人主義,社會是個人組成的:“個人作為人的角度來尊重個人“
——社會經濟秩序的問題實際上是 溝通交流的問題。
—— 自由是人類社會經驗的、自生自發過程的結果,而 非人類設計的產物。但這裡不是反對規則。
——如果一個人不需要服從任何人,只服從法律,那麼,他就是自由的——抨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4、一個人怎麼樣能夠獲得自己的能力,來追求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這樣一種追求的權力,落實成現實的可能(教培),在公民之間相對地公平和公正的來分配( 內卷破壞 機會平等原則 ,導致不公平,但不是教培本身)。
5、約翰
·羅爾斯,政治哲學《正義論》:如何達成平等而自由的人的(穩定而公正)社會合作,這種合作要求什麼樣的正義觀。
——公平:每個人如果處在別人的地位,都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去考慮。
——公平的方法:原初狀態的人(出發點是個人而不是群體), 自利的理性與 合理的人在無知之慕——反事實的智識設定(隱含了平等的價值主張,過濾掉了每個人的特殊性:人們對自己的 社會情況一無所知,不知道自己會有什麼才能,具有什麼樣的世界觀,也不知道自己最終會處在社會的什麼地位)背後的協商。
——正義二原則:
——第一個正義原則( 有關公民的政治權利部分):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權利,擁有最廣泛的基本自由,這種自由相容於其他人所具有的類似自由,包括公民的各種政治權利、財產權利。(平等自由原則)
——第二個正義原則(有關社會和經濟利益的部分, 把餅做大):社會與經濟分配是平等的,唯獨可以准許的不平等應 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不平等的分配可以使那些處境最差的人們得以改善情況(差別原則)
2)與此相關的位置與公職向所有人開放(機會平等原則)
6、兩種不同的“平等”概念
——第一個原則:要求政府“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公民equally treat, 資源與機會分配意義上的平等。
——第二個原則:要求政府將其所有公民“作為平等的人”來對待treat as equal,另一個表述是“ 平等的關切與尊重”。是資格權利意義上的平等,德沃金認為這是更為根本性的平等,而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同樣重視這個意義的平等。
7、社群主義 四君子 問題:排他性的追求個人主義
——倡導一種社群本位的自我觀念:主張個人認同及價值觀的形成,不可能先在於社會,也不可能脫離社會,單純由個人意志所確定也是不可能的。社群是自我的構成性因素。(社群是完全的有機體,形成對個人的壓制)
——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 邁克爾 ·桑德爾 批判羅爾斯正義論的著作《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根據24堂“正義課”整理編撰而成的《正義:什麼是正確的事?》
——哲學家 麥金太爾《追尋美德》“敘事性的自我,就是有故事的自我,一個人的人格構成表現為這個人一生中 首尾一貫、 意義明確的各種活動及其敘事,這是在特定的歷史傳統中或社會脈絡當中展開的,個人的生命意義感的形成也是與這種歷史和社會密不可分”
——查爾斯 ·泰勒《自我的根源》
——邁克爾 ·沃爾澤《闡釋與社會批判》
8、自由主義的反駁
——社群主義對自由主義的兩種批判:一是錯的(不符合現實);而是壞的(不可欲),但這 兩種批判是矛盾的。
——個人主義不只是一種個人觀,而且是一種社會觀,自由主義並不是無視社群的意義和價值,關鍵在於是什麼樣的的社群,反對社群決定論,看到社群對個人的壓抑,發對極端的文化特殊論,社群的權力結構。
—— 從有機共同體到自願共同體,自由主義恰當地反映了現代人的自我理解,社會流動。
——我們離不開社群,但總是可以脫離特定的社群, 個人反思和批判仍然是有可能的,自主性仍然有空間,我們可以在跨社群的世界中尋找道德理想與生活目標的資源。
9、 查爾斯 · 泰勒《本真性的倫理》, 本真性是道德理想。透過分析批判兩種流行的誤解——貌似深刻的文化悲觀論與膚淺樂觀的放任主義,探討如何才能(不能陷入唯我主義?價值判斷的背景框架不是主觀的?)恰當地理解和 維護個人自主性的理想,致力於從幻覺與誤會中拯救這一現代性的偉大成就。
10、利奧 ·斯特勞斯:檢討西方文明的總體精神,強調重新開啟“古今之爭”現代性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以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為代表,理性沒有力量,不現實,從理性轉向激情。激情之上的目標,必須降低目標以增加實現的可能性,目標需要建立在“低下卻穩靠”的激情之上
——第二次以盧梭和馬克思為代表,公意(普遍意志)公意本身是一個人為的概念,是一個內在於被適當構成的社會之中的之中的意志,它取代了超越的自然法。
——第三次以尼采為代表,尼采的歷史性概念及其價值評估和權力意志,超人的到來依賴於人的自由選擇
——極端的歷史主義不僅簡約化了”堅持所有的思想都是時代的反映“的觀點,而且斷然否定了存在任何永恆的現實。這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一方面,這裡有一個我們現在看作是後現代的論斷,否定知識和真理的”根基“。這就意味著”哲學的終結“,也就 意味著意見或習俗約定代替了尋求真理;另一方面,斯特勞斯認為,”我們時代的危機“更多地集中在政治和道德方面,因為它宣告了”哲學的終結“,也就導致了日益嚴重的相對主義,否認道德現象可能存在超越歷史的真理。
——絕斷論,選擇沒有依據,為什麼來決定?公正、適度、清醒......
——極端的歷史主義導致的另一個政治和道德後果就是, 對任何道德真理都失去了信念,採取一種冷淡的態度,缺乏對任何事務的信奉承諾,除了一味的寬容。
——斯特勞斯對現代政治的批判:
1)現代性”降低眼界“,化約了人性, 接受了人之所是,而不求人之可成;
2)現代性是不節制的;
3)作為政治的意識形態化的現代性;
4)現代性與技術的風險;
5)拒絕審慎,博弈論,技術性分析、成本效益考慮導致;
6)現代性是自我瓦解的”時代危機“
11、漢娜 ·阿倫特《人的境況》透過對勞動與工作與行動、權利與暴力與體力、地球與世界、財產與財富等諸多概念的區分,強調了人在面臨現代社會高度科技化、自動化和經濟現代化情景下,仍然具有的 ”複數性“和開端啟新的行動能力,從而 重樹人們對於人類事務的信念和希望。
——勞動labor:勞動的本質是苦力,是為了維持生命而必然存在的行為,源自動物性而最缺少自由。人和自然的關係。不得已,彼此無差異。幾乎沒有個體性
——工作work:”生產“包含了技能、技巧在內;所生產出來的東西儘可能避免被迅速消費掉,因而具有一種持存性,在時間上更為悠久。 機器使人的工作重新成為勞動。創造了人造的世界。部分具有個體性
——行動action:”行動“是在公共領域中展開的、唯一屬於人的最高形式。在公共領域中的行動排除了任何僅僅是維持生命或服務於謀生目的,不再受到肉體行生命過程那種封閉性的束縛。 人和人的關係, 充分表現個體性。超越達到不朽
——與猶太—基督教傳統宣揚靈魂不死以及 從此世之外求得永生不同,古希臘-羅馬傳統則側重於在此世創立偉業以達成不朽。阿倫特講知識生活與政治生活,以及沉思與積極的行動關聯起來,並認為政治行動具有存在論意義上的”不朽“。阿倫特對領域的劃分:
私人領域:勞動為了生存——>必然性
公共領域:展現個人獨特性——>自由性,”不是人,而是各式各樣的人生活於大地並居住於世界。“人能達到的自由就是多樣性與個別性體現於行動。
—— 人能夠擺脫動物的生物性宿命(必然),為終有一死的存在選擇一個不朽的框架,這是人性之所在。
12、啟蒙運動的基本理念大致是人本主義的理念: 現代性的思想特徵——> 追求越來越高的 秩序性(混亂即生機勃勃)
——有一個穩定的,連貫的,可認知的自我,這種自我是有意識的,理性的,自主的,也是普遍的——身體狀況或差異不會明顯影響如何自我執行。
——這種 自我是透過理性來認識自身和世界的,而理性被看作是最高形式的精神功能,也是唯一具有客觀性的形式。
——客觀理性的自我所生成的知識模式是”科學“,它可以提供關於這個世界的普遍真理,這種真理與認知者的個人狀況無關。
——科學產生的知識是”真理“,是永恆的。
—— 科學生產的知識/真理(有理性客觀認識自我)總是能夠引導進步和完善。
——拒絕精緻的形式美,正式的美學理論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自發性和發現的創造。
—— 在理性支配的世界中,真善美總是一致的,彼此之間不可能發生衝突。
——科學因此代表了所有對社會有用的知識的典範。科學是中立的,客觀的,科學家必須可以自由地遵循理性的法則,而不受其他動機(如金錢或權力)的影響。
—— 在生產和傳播知識中使用語言或表達的方式,也必須是理性的。要做到理性,語言必須是透明的,它的作用是表徵真實的、可感知的世界,這是理性的頭腦可以觀察到的世界。 在表徵與被表徵物(能指與所指)之間,必定存在著可靠而客觀的聯絡。
13、 利奧塔 後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秩序和無序的二元對立,要有代表無序的對立面, 現代性就是創造這個無序的對立面,來凸顯秩序,(不現實的目標,是幻覺)實現總體性、穩定性,內部是自洽的。這一定需要一個 宏大敘事(民主,科學......):是一種文化講述的關於自己的 實踐和信仰的 故事。
——宏大敘事要成立,必須要把雜誌清理掉。馬克思的宏大敘事,資本主義的結束。 後現代主義對宏大敘事的批判:揭露宏大敘事掩蓋矛盾和不穩定性的作用。解構,揭穿宏大敘事掩蓋的無秩序的一面。
—— 後現代性偏愛小敘事,地方性的敘事,偶然的、暫時的......
——” 能指與所指“消失了,只有表面,只有符號,沒有所指的現實。”文字“
——現代性的原件和複製品對立的概念, 價值高低之分。 後現代 ——>CD的複製燒錄沒有 原件和複製品區別、對立, 拉平了。虛擬現實(遊戲,網路虛擬社群)創造了一個現實,是沒有原件的。
14、福柯,《規訓與懲罰》, (權力的體現, 利用知識)透過社會規範馴化、改造你
—— 權力是無所不在的 ,而反抗應明確具體
——透過創造瘋人,我們創造了正常人
—— 我追求知識,不是把我變成一個已經知道的人,而是一個 不同的人。
15、尤爾根 ·哈貝馬斯,
——”系統“和”生活世界“:系統:社會中的各種法則(工具理性,對人的壓制性,公共理性的擴張);生活世界:任何人之間的感情、友愛、交往(通情達理的方式,在弱化)。—— ”系統世界對生活世界“的”殖民“
——拯救啟蒙的現代性:原因一是現代性有其價值;二是現代性不可逆轉
——黑格爾洞察到”以主體為中心的理性“所導致的傳統倫理生活總體性的分裂( 信仰和知識的分裂,信念變成了主觀的,黑格爾透過更大的辯證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這在哈貝馬斯看來,就是現代性問題的核心。
——客觀性存在於主體之間,主體間性, 主體與主體之間交往之中(爭執、改變、達成一致)的理性。
——哈貝馬斯認為交往和勞動是維持和延續人類社會生活的兩種基本方式,這兩者是相互依賴,而且彼此不可華約的基本要素。
——策略行動與交往行動: 策略行動是為了操縱,交往行動是為了理解。只有為了理解的交往行動,才是人類言談的界定性特徵。 交往行動的條件是”有效宣稱“;即交往行動發生在”理想對話情景中“
——”有效宣稱“要滿足4個條件:一是有意義,可理解的,語法問題 ,自明,立即可以判斷出來;二是真實性,事實上為真;三是正當性, 有理據辯護的正當性;四是真誠性,誠懇地,不是出於欺騙,這是動機,難以判斷。—— 只有真實性和正當性才能透過交往行動進行澄清和修補。
——談的好的條件:引導到更好,新的客觀性基礎:交往理性
——憲政愛國主義, 揚棄民族文化認同的限定,將公民文化和憲政框架作為歐洲人的核心認同,即歐洲意識——基於本能還是道德?落後的時候是否需要愛國,愛國是一種道德(利它是道德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基於一種認知錯誤。民族國家的認同,想象的共同體。認識的潛意識,潛意識(民族、性別、地域......建構的、抽象的範疇)
16、福山《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提出, 有兩大力量在共同推動著人類歷史的前進,一個是現代自然科學的邏輯,一個是黑格爾—科耶夫所謂的“尋求承認的鬥爭”:前者驅使人類透過合理的經濟過程滿足無限擴張的慾望,後者則驅使人類尋求平等的承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股力量最終導致各種專制暴政倒臺,推動文化各不相同的社會建立起奉行開放市場的自由民主國家。
——黑格爾的“第一個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他不僅需要肉片,暖身的皮夾克或維生的住居,也需要完全非物質性的東西。他更需要被別人需要,亦即被別人需要或被別人承認。
——同樣是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和邏輯,歷史達到的終點馬克思認為是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福山認為是在自由主義民主體制(資本主義社會
的發展)
——中國的政治治理優勢:科舉制,現代性的治理制度
17、全球化視角下的本土文化(地理上),本土文化在地理上的界限逐漸模糊,最後 不同的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全球性的文化。
—— 仁:二(個)人,體現出主體間性。文化是建構的,不是給出的,是由關係界定的——文化遭遇論,文化相互塑造,外部的因素(他者)內部化。
18、新世界主義
——老的世界主義是內含歐洲中心論的世界主義(傲慢的前提:說服,強加給別人)。新世界主義強調去中心化,去等級化(共同構建,走出文明中心論)。
——反對霸權,因為霸權不是我:告別文明中心論,終結霸權輪替的歷史,走向一種基於跨文明 對話與合作的世界秩序, 不是改變玩家,而是改變遊戲規則。
——後啟蒙的新世界主義 拋棄了傳統的目的論和形而上學的假設,將普遍性理解為一種跨文化的規範建構,有各種源自地方性的“普遍主義”論述在彼此的學習與(爭論原則,主體間性,理解、改變)對話 過程中(實踐的)“匯聚而成”,同時又受到地方相對性的約束(沒有最高,唯一的概念)。
2021-08-05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70627/viewspace-278424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二十世紀末的MMORPG,跟現在的遊戲差在哪?遊戲
- 中西方文化的差別
- 《列王的紛爭》攜手敦煌文創,開啟沙漠上的文化之旅
- 世紀華通總裁謝斐:為文化傳承插上想象的翅膀
- Dentsu:塑造21世紀20年代英國旅遊格局的核心趨勢報告
- 《自由與文化》筆記筆記
- 勃特蘭羅素《西方哲學史》筆記筆記
- 世紀聯華的 Serverless 之路Server
- AI養豬到底哪家強?馬雲、丁磊、劉強東紛紛入局AI
- 勃特蘭·羅素《西方哲學史》筆記3筆記
- 勃特蘭·羅素《西方哲學史》筆記2筆記
- 劉國增先生的聊天室紀錄
- 紐約客特寫: 全程還原Waymo與Uber的無人駕駛世紀之爭
- Java 程式設計思想筆記:Learn 10Java程式設計筆記
- Mysql 優化(學習筆記二十)MySql優化筆記
- 21世紀獲取六西格瑪培訓證書是職場競爭的趨勢
- 下注之王:任天堂的世紀豪賭
- 紛爭再起:Flutter-UI繪製解析FlutterUI
- 《每個人的戰爭》讀書筆記筆記
- 巨頭紛紛入局智慧硬體,打響新時代之爭
- 《Java程式設計思想》筆記08——持有物件Java程式設計筆記物件
- 《Java程式設計思想》讀書筆記一Java程式設計筆記
- 讀書筆記-Java程式設計思想-03筆記Java程式設計
- 完美世界CEO蕭泓:做符合時代潮流的文化產品
- 高溫逼出全國新"火爐"之爭 舊"爐"紛紛要摘帽
- 二十二:從庫的IO執行緒(筆記)執行緒筆記
- 線上音樂重現戰國紛爭?
- 身中21世紀六大病毒 這檯筆記本拍賣價約合829.5萬元筆記
- 身中 21 世紀六大病毒,這檯筆記本拍賣價約合 829.5 萬元筆記
- Yan LeCun強推的AI簡史:兩大流派世紀之爭,神經網路華麗迴歸LeCunAI神經網路
- 《Java程式設計思想》筆記8.多型Java程式設計筆記多型
- 《Java程式設計思想》筆記07——內部類Java程式設計筆記
- 潮流前端週刊(第42期)- 無爭的靈隱寺前端
- Facebook IQ:2022年文化潮流趨勢報告
- 讀所羅門的密碼筆記07_共生思想(中)密碼筆記
- 讀所羅門的密碼筆記06_共生思想(上)密碼筆記
- 讀所羅門的密碼筆記08_共生思想(下)密碼筆記
- Linux 筆記分享二十(終章):網路命令Linux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