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文化》筆記

mi_zy發表於2021-01-02

第一章 自由問題

1、追求自由的慾望是人性所固有的呢?還是特殊環境的產物呢?它是作為一個目的,還是作為獲得其他事物的一個手段而為人所需要的呢?

2、愛自由是否不僅是想要從某些特殊束縛下解放出來的一種慾望呢?而且,在掙脫束縛之後,在另一些事物又使人們感到不能忍受之前,這種追求自由的慾望就會趨於消逝嗎?

3、如果人們相信,由於他們放棄自己的自由而將獲得一種與人團結的感覺而來的滿足以及從團結的力量所產生的那種受人尊重的情況,那麼人們將放棄他們的自由嗎?

4、文化概括包括一切人類交往和共同生活的各種條件的複雜體問題就是要知道:哪一類文化本身有這樣自由,以致它孕育著和產生著政治上的自由,作為它的附帶物和它所產生的結果。

5、 人性的實際活動,即反應於制度和規章而最後又形成制度和規章的式樣的那些活動,都是各種職業、興趣、技能、信仰等(它們構成一定的文化)的整體所產生的

6、一定的職業所培養出來的興趣可以根本改變原來的人性和與之相應的制度。

7、 心理學說:企圖使人性中的某一個組成因素成為行動動機的唯一根源,或者至少是把一切行為歸結為少數所謂天然”力量“的作用。一個比較晚近的例子就是經濟學的古典學派把利己當作是人類行為的主要動力:即快樂和痛苦是一切有意識的人類行為的原因和標的,人人都想獲得其中一個而避免另一個,即利己和同情心乃是人性的兩個組成因素。

8、目前關於什麼控制著人類活動這個問題,在意識形態上最得意的心理學上的答案是愛好權力。

9、人性中”佔統治地位的動機“的流行的學說時時在變動著:在爭取議會政治的鬥爭時期,人性便被認為是強烈地被一個內在的愛自由的動機所推動著的;在英格蘭的條件下由於有了工業生產的新方法而擴大了金錢的作用的時候,便出現了利己的動機;在有組織的慈善活動成長著的時期,同情心便被帶進了心理的圖景中;今天的情況就容易轉到把愛權力當作是人類行動的源泉。

10、產生一定集團的公共語言的文化條件也產生他們所共有的其他特性;這些特性,正好像祖國的語言一樣,把一個集團或社會和其他的集團或社會區別開來。

11、 文化是各種風俗習慣的一個複雜體,它有維護它自己的傾向。它只有透過使它的成員的原始的或天然的構成狀態發生一定特有的變化,才能使它自己活的重生。

第二章 文化與人性

12、英國自由——>個性、個人觀念;歐陸自由——>理性的觀念。

13、社會理論卻是在一般的”力量“——不論是固有的天然”動機“的力量或那些所謂社會的力量(力量的動機如愛權力)——的基礎上發生作用的。我們應該 透過互動作用而不透過力量去進行思考

14、研究人性特定的構成因素,天然的或已經改變的、怎樣和一定文化特定的構成部分互動作用的方式;要說明在人性這一方面和社會風俗與規章這一方面,兩者之間的衝突和一致乃是由於各種可以記述的互動作用的方式所產生的結果。

15、一個社會制度使能夠繼續存在下去的,只要它滿足了人性中某些在過去得不到表達的因素。

16、在現有條件之下,識字教育的一個結果就是在許多人中產生了一種追求暫時”刺激“的嗜好,這種嗜好是由於一些刺激神級末梢和大腦機能斷絕聯絡的衝擊所引起的。於是刺激和興奮不是為理智的產生而如此安排的。同時, 運用判斷的習慣便為依靠外來刺激的習慣縮削弱了

17、流行的概論,既未為觀察的事實所證實,而又對事實事件進行解釋。人們低估概論或”原理“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這種 概論在習慣中十分根深蒂固,因而人們受它們所激動而難以察覺。或者,即使察覺到它們,他們也把它們當作常識的自明真理。當習慣根深蒂固而成為人的第二天性時,它們就似乎具有像恆星執行那樣的不可避免了。這些用語句陳述出來而在一定時期內廣泛流行的”原則“和標準,通常只是為人們無意識中所賴以生活而不是從理智的意義上去信仰的一些概括的陳述。

——於是當人們生活在不同的條件之下,形成不同的生活習慣,提出不同的”原則“時,這些”原則“便被拒絕接受,認為它們是外國人流傳進來的與我們的制度相敵隊的病疫根源。

18、意見在一切人事中既是最膚淺的、也是最牢固的東西。

19、 一個人”相信“他所說的話,卻不意識到他的言行是不相一致的。像在當代時代裡,即當實際事情變化巨大而在文化上、口頭陳述上又落後於這種變化的時候,這種懸殊,這種不誠實的情況,就變得更加深刻和廣泛了。——這種不誠實較之有意的偽善更多地為人們所常見而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20、在情緒上和性質上於 過去結合在一起的態度和由於必須對待 當前情況所迫使存在的習慣之間的 裂痕、分裂乃是那些人們公開申言忠誠於民主,而他們日常的思想和行動卻又 不符合這種公開申言的道德要求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美國背景

21、 心理上有顯著的不平等,這就是必須建立政治上和法律上平等的一個重要理由。否則,稟賦優異者就會有意無意貶低才能低下者為實際奴隸

22、” 凡是正常的東西就是正義的“:習慣乃是第二天性,而第二天性在通常情況之下有和第一天性同樣的力量和有同樣的需要,而且自然具有了一種明確的道德上惡意義。

23、社會領域的所謂實驗和自然科學中的實驗是不大相同的,毋寧說。它是一個嘗試和錯誤的過程,帶有一定程度的希望和一大堆的議論。 立法是多少帶有理性的一種臨時表演,目的在於用一些拼湊的政策來緩和形勢

24、 當工業和商業中已經實現了自由的時候,由此所產生的經濟上的不平等便又反過來反對機會平等的存在

25、為現存技術所產生的工商業的條件已近在一種完全未曾預見的方式之下產生了組織與自由的關係問題——結果成了哲學家們所謂的二律背反。個人只有跟大規模的組織聯絡起來,才能得到自由。而這樣的組織又成為自由的限制,這兩方面都有使人信服的證據。——同時,所謂消費的公眾這個不明確的無組織的東西又轉過來對這兩方面都傾向於同樣表示懷疑,他們認為,在一定時間內當某一方面產生了顯然的不自由時,就會顯得似乎最為活躍。

26、利益上的鬥爭可以使人比較清楚地認識到各個有關方面不同的利益以及在任何最後的解決中它們總是要被調和起來的。然而當衝突在雙方都建立在這樣一個假定上:即認為它們已經我們有了真理,因而不再需要對情況進行科學的考察,然後再去決定應該採取哪些政策惡時候,政黨的鬥爭就成分裂和混亂的根源。

第四章    極權主義經濟與民主

27、社會朝新方向運動時,總會產生一些簡單化的事情。 “從事想象”就會不去理會那些可以使得見地模糊的單一性的東西;“進行計劃”機會撇開任何妨礙集中精力的東西。後來,這些被遺棄的東西才有得到注意。這時候,人們就認為原計劃之所以未曾實現是由於遺棄了這些東西的緣故。熱望之後便繼以失望和挫折;希望之後,便重新進行嚴肅的和批判性的考慮。對於任何宏大的社會遠景的實際價值,往往是失望的。

28、當前的經濟制度有產生與民主自由相反結果的傾向。必須大大改變當前對商品與服務的生產與分配的控制情況。

29、馬克思主義主張在一定時期內,經濟生產力的狀態最後決定著一切形式的社會活動和社會關係,還有一個重要的附加條件(不能忽視),因為它還承認政治關係、科學等一經產生,就做微後來的事件的原因而起著作用,這些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版原來產生它們的那些力量的作用。

30、馬克思把辯證唯心主義轉變成辯證唯物主義——在那裡,作為達到最後統一和和諧之手段的矛盾的辯證法被保留下來了,而其中的推動力量卻是經濟階級,而不是觀念。以科學的名義否認人類的價值具有推動的力量。馬克思主義提出一個規律,它的作用具有絕對的必然性,掌握這一規律就使得人們觀察到存在於資產階級的資本主義中的“矛盾”,同時它確切地指出了這些矛盾經過它們自身的辯證運動把社會導向什麼目標,歷史的規律便成了指導革命行動的規律。

——一切為了清晰地預見到一個目標以及為了它而集中情緒和精力所可能做到的事情都已經做到了。

31、在任何研究的一系列的事件中都會找到因果的順序,這是一個觀念(科學研究必要的設定);一切事件的系列都被唯一的因果律聯絡成為一個單一的整體,這是另一個觀念(形而上學的)。

32、絕對的原則和異議是不相容的;對於“真理”的異議就不僅僅是一個學術上的錯誤,而是一種罪惡和危險意志的證明。當佔統治地位的教條是神學方面的,這種罪惡是用一套措辭來描述的;當它是政治方面的,措辭就不一樣,“反革命”代替了“異端”。

33、 無思想的經驗主義只能為人們在可見景象的背後秘密玩弄手段提供機會

34、絕對主義堅持只有一個“真理”,而這個真理已被某一集團或政黨所揭示和佔有。有些文人很少有科學的態度,最容易生吞活剝地接受這樣一個見解,“科學”是一種新的絕無錯誤的東西。

35、決定理論在某一重要事情上有什麼意義——即決定應該怎麼做——的那些人們乃是超越於理論之上的,即使他們宣稱是按照這個理論辦事的。要求統一意見,“不允許有對立的意見”,這首先要有一個政黨,然後在政黨內部又要有一個選舉出來的委員會來決定到底說明實際發生的事情的唯一“真理”是什麼——加上一套真正神學式的註解技術來 說明一連串矛盾政策中所存在的充分一致性。——科學的方法,運用作業假設而不用固定的最後的真理,是用不著有一個“核心委員會”來決定這個唯一的“真理”是什麼,也無需發現一整套勝過古代神學的註釋來解釋一些明顯的矛盾。科學的方法對於“對立意見”的衝突抱有一種歡迎的態度,只要它們能夠提出觀察的事實來支援它們

36、研究的自由、不同觀點的容忍、交流的自由、把發現的東西分配到每一個人手裡,把他當作智識的最後消費者,這些都是既包含在民主方法之中,也包含在科學方法之中的。

第五章    民主與人性

37、穆勒說:“在社會中的人類,除了從個人本性的規律中派生出來的而又可以歸結為這種規律的特性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特性”。杜威觀點: 在任何一定時期所流行的關於人性構成的觀點總是社會運動的一種反映,這些社會運動或者已經制度化,否則就是正在反對一些社會上不平等的情況,因而需要理智上和道德上的理論來增強他們的力量

38、霍布士敘述了一種自然心理學,這種自然心理是先於作為文明社會之先在條件的安全狀態而存在的(而不是產生社會現象之原因的原始人性特徵):在人性中,我們發現了產生爭執的三個主要原因。第一,競爭;第二、猜疑;第三、榮譽。第一個使人追求利益(暴力);第二個使人追求安全(保護);第三個則使人追求名譽(瑣事)。

——霍布士所選為使得人生“殘忍而險惡”的混亂原因的這些性質正是為別人選為產生善良的社會後果,即產生和諧、繁榮和無限進步的原因的那些“動機”

39、 理論被認為說明了事物的程式,於是再被用來鼓吹和辯護某些實際的政策

40、 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它是一種個人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為個人的行為提供了道德的標準

第六章     科學與自由文化

41、科學,從推動人們行動的目的和價值來說,是完全中立的和漠不關心的;至多隻是為實現目的提供比較有效的手段,而目的則是,而且必定是完全獨立於科學之外的需要和慾望所決定的。知識不能改變慾望的性質,因而不能影響目的的形成。

42、現代一切自由進步的有目的的運動都是基於這樣一個觀念:即行動決定於觀念,一直到休謨才把理性說成是或應該是“情/欲的奴隸”,或用當代的語言來說,是情/欲和慾望的奴隸。——忽視了情緒與習慣是決定行為的重要因素,並且誇大了觀念與理性的重要性。

43、證實的知識是否可以形成慾望和目的(以及手段)這個問題時,具有決定性的事實就是,這些決定行動程式的慾望是天生的和固定的呢,還是一定文化的產物。如果是最後一種情況,這個實際的爭論之點就是:科學態度是否有可能變成文化的這樣一個重要和廣泛的組成部分,以致透過文化的中介,它可以形成人類的慾望和目的。

——科學是僅僅為有效執行已有的慾望和目的提供手段。

—— 在任何情況下,科學對於手段和目的兩方面的影響都不是直接地施加於個人,而是間接地透過融合於文化之中才施加於個人的

44、科學也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體現出一種習慣於運用觀察、反省和試驗的方法的意志。愛真理: 由於對探究、發現、追蹤所發現的事實的證據所指出的方向這種壓到一切的興趣所推動的。這種興趣和任何未經證據證實而達到結論的興趣是不相容的。——所有這些特點中的每一個特點都是同人類那種天然就是強烈的衝動相違背的。離開了科學態度,猜測,對於那些主觀用事的人來說,就會成為主見,而主見就會變成教條。把理論和原則保留起來,不予以解決,等待證實,與一般人的本性是背道而馳的。即使在今天如果我們對一個人的陳述有所疑問,那就回被他認為是對他的誠實的一種侮辱,因而會被他怨恨。

45、 有些人可能根據從系統的和合格的研究所獲得的憑據來構成他們的信仰,絕大部分人們卻必須依靠習慣、偶然的情況、宣稱、個人和階級偏見以形成信仰,從社會上來看,就再也沒有比這更為有害的了。

第七章    民主與美國

46、在現代人中,傑斐遜首先從人的角度闡述了民主原則,他的信念的核心“除了固有的和不可轉移的人權之外,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可改變的”

47、來自傑斐遜,美國民主傳統的來源是道德方面的——不是技術上的、抽象的、狹隘地政治方面的,也不屬於物質上功利主義的。它屬於道德方面的,因為它相信人性具有這樣的能力,它既能使個人達到自由,而同時又使別人得到噶U耐心和尊重。並使得社會得到建築在結合上面而不是建築在強制上的穩定性。

48、 國家為了企圖對付由新情境所產生的問題使它們本身越來越加收縮,越來越極端地肯定自己獨立的國家主權,然而它們在傾向於絕對主權所進行一切活動中卻又同時導致它們除在戰時以外,同其他國家越加緊密地混雜在一起

49、 民主的目的要求有民主的方法來實現它們。目的總是依賴於手段的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70627/viewspace-274701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