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正處於十字路口。社會的走向不僅會影響當代人的生活,也會影響後代人的生活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無論是個人,政府還是企業,都可以為塑造美好未來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不作為的風險顯而易見。而且這不僅僅是風險的問題,可持續發展還能創造大量經濟機會。此種消極狀態會為企業招致巨大風險,具體表現為供應鏈風險、聲譽受損、環境風險或其他的風險形式等。若選擇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將使您企業未來的每一步如履平地。

可持續性優先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可持續性戰略在企業發展方向中具有高優先順序。尤其是在《歐洲綠色新政》釋出以來,眾多企業大幅完善其環境合規性,並致力於提高自身道德標準。這不僅得益於企業價值觀的改變,公眾日益集中的關注也使得許多地區在諸如二氧化碳排放、閉環回收和性別不平等方面監管趨嚴。Z世代(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出生的人)正在成為一代積極分子,隨著這批新鮮血液注入行業領域,企業必須加強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如今,人們更期待在與外界保持積極聯絡的環境下工作,因此,員工愈發在乎僱主的社會使命感。想要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企業必須涉及到可續性發展的新模式中。

除了要應對社會及員工的壓力,企業還要面對更加嚴苛的監管機制。監管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框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當然,地域差異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歐洲,法律可能更關注產品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迴圈經濟以及將來女性領導崗位的佔比。在美國和中國,監管框架則仍相對寬鬆。對可持續問題的日益關注也正影響著金融市場。投資者對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表現有更高的期望。

來自社會、監管者和投資者的壓力越來越大,使得對衡量企 業責任的標準化框架的需求日益強烈。在當下, ESG分析成為越來越流行的框架,它代表著可持續可持續性的三大核心維度: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與其他方法相比,ESG框架優勢眾多:具有整體性,其三 大支柱涵蓋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方面面;可衡量,ESG標準可被量化,並用於內部目標設定和引導;可定製,可以根據不同行業和不同公司的情況而調整;其已經在包括投資行業的眾多行業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思考權宜之計

可持續性改革能否快速推進一直困擾著行業專家。預測未來是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未來具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將2050年設為時限,這個時間跨度足以構建出彼此差異較大的場景。30年的時間線也反映出政府和監管機構以及企業當前的規劃視野。

羅蘭貝格描繪了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各種可能性,並稱之為“可持續發展全景圖”(Sustainarama)。我們運用開創性思維來激勵反思和辯證。在“規劃的新世界”場景下,法律規定在2050年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避免氣候災難的發生,全球升溫僅限於1.5°C,全球貧困將有所減少。在可持續性方面,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幾乎可以被描述為一種“國家共產主義”,法律將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利己主義”的場景下,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因荒漠化和極端天氣條件而不再適合居住,超過10億氣候難民流離失所。海洋遭到過度捕撈,空氣汙染,糧食匱乏。。公司仍然會捐款,但只是些小恩小惠。

最理想的場景是讓企業參與進“可持續發展競賽”。在消費者的推動下,公司作 為社會中負責任的參與者。他們在可 持續發展競賽中的競爭致使最具創新 性的解決方案誕生和整個經濟的 綠色轉型。

感知機遇

企業可以如何採取行動,塑造一個宜居、公平又環保的未來?舉例來說,實現二氧化碳中和、避免供應鏈中的童工和強迫勞動、確保組織內部性別多樣化、將CEO的薪酬、員工獎金與可持續發展績效掛鉤、確保充分的透明度以及建立健全的舉報機制等。我們建議企業儘早開展可持續發展計劃,以便更快發現機遇。

風險與獎勵並存

企業需踏上轉型之路。企業的關鍵任務之一是確定自己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每一行動領域的“目標水平”。他們能否成為某一領域的先鋒?還是首先需要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目標水平要現實且誠實,避免誤導利益相關者。隨著公眾的監督力度不斷增強,任何“洗綠”的行為必定不能存在。企業必須做到言行一致。我們認為,企業如果不能在戰略中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等同於在玩火。此種消極狀態會為企業招致巨大風險,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成倍增加。表現為供應鏈風險、聲譽受損、環境風險或其他的風險形式等。直面可持續性問題能夠帶來巨大的市場優勢。羅蘭貝格專家的建議是,堅定可持續性發展的立場。是時候為塑造新常態而採取行動了!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