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KPI與開源的可持續發展

網路通訊頻道發表於2023-04-12

近年來,全球開源生態邁向高速發展的嶄新階段,很多企業、社群和個人都將關注點聚焦在開源之上。其中,有些企業、社群和個人更是為開源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抑或是給開源設定KPI指標,意在推動開源專案或開源社群的可持續發展。

當開源與KPI掛鉤,結果有時會出人意料。一方面,某些開源社群或者技術大牛透過在開源專案中設定KPI,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和支援;另一方面,某些公司主管為了個人的職位晉升,盲目追求KPI指標,而開發了一個毫無使用價值的開源專案,顯然有違開源精神。

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KPI既可以促進開源的飛速發展,又可以讓開源停滯不前,陷入緩慢的沉寂期。自此,人們開始思考:使用KPI的方式來運營開源專案或社群,能否帶來可持續發展?一個好的開源專案的KPI指標是什麼?使用者和開發者對於開源專案設定KPI有何看法?企業或組織如何推動開源專案的持續發展,並避免KPI開源的變味走向?

顯然,開源專案和社群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技術實力,還取決於諸多因素,比如可持續發展。為了實現開源專案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確保專案對於個人、企業乃至市場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並且可以留存使用者和開發者。KPI指標應該能夠衡量專案的質量、使用者滿意度、社群貢獻度、以及使用者和開發者參與度等方面,而不是單純追求數量上的增長。

對於企業或組織而言,推動開源專案的持續發展需要注意規避“KPI開源”的變味走向。他們應該注重開源專案的使用價值和社群貢獻,鼓勵開發者和使用者參與其中,以確保專案的可持續發展。歸根結底,開源專案的成功需要開發者、使用者、企業和組織等各方的共同努力,方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業界如何看待KPI開源?

在開源生態持續繁榮的今天,很多公司和組織為了鼓勵員工為開源做貢獻,會將開源專案相關的指標列入到KPI考核中。二者相互關聯,形成了一種考核形式,甚至演變成了一種模式——KPI開源。它堅持“要什麼考什麼”,具有計劃性、系統性,是推動公司開源專案價值創造的驅動因素,其核心思想在於不斷提升組織和員工績效。

KPI開源是一種現象而不是原因,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並且備受爭議。對於KPI開源,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支持者認為,透過採用KPI開源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瞭解和評估開源專案及社群的表現和可持續性,有助於促進專案或社群的成功和發展。

SphereEx聯合創始人&CTO潘娟表示,“從開源專案角度出發,KPI開源主要圍繞專案質量進行目標制定和衡量;從開源社群角度來看,可以將KPI開源解釋成一種運營管理策略,來構建活躍或健康的社群。”

“指標是有價值的。”開源社理事兼執行長、前華為開源能力中心開源專家莊表偉指出,“我們應該研究指標,開發指標,推廣指標,並希望能夠在行業內,形成對於一些關鍵指標的共識。對於特別容易‘買到’的短期指標,我們需要透過塑造影響力,讓大家降低對這些指標的看重。”

白鯨開源聯合創始人代立冬也並不反對為開源專案設定KPI,他認為,“很多個人開源作者都是為愛發電,很難堅持 3 年之久,而相反 KPI 開源有起碼的各種保障,比為愛發電要靠譜得多。”

Apache SkyWalking & Apache ShardingSphere 核心貢獻者高洪濤表達了他的期望,“我們希望與真正執行者共同制定KPI,而非從上到下委派任務,共同確認與互動才是 KPI 開源的核心本質。在 KPI 激勵體制幫助下,全球開源專案能取得長足進展。”

批評者認為,KPI開源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例如,某些組織可能會過度關注指標的增長,而忽略了專案或社群的實際價值和質量。還有一部分人認為,KPI開源可能會增加專案或社群的競爭性,導致開發者和社群成員過度關注指標而忽略了專案本身的長遠發展價值,比如創新、協作和知識共享。

為了開源而開源,參與者沒有什麼樂趣,也無法形成內在的驅動力。筆者採訪了StoneDB開源社群PMC、首席架構師李浩,他認為,“從以往情況來看,很多被迫進行KPI開源的行為,最終的結果通常都不是很理想,要麼‘年久失修,無人維護’,要麼‘門可羅雀’社群參與感不強。”

誠如李浩所言,當KPI開源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部分開源專案和開源社群中就會湧現出一些亂象,比如:部分管理人員為了職位晉升而盲目制定KPI,GitHub有償刷星活動等等,某些電商平臺甚至還出現了付費刷Star的灰色產業鏈。在所有KPI開源的案例中,我們都能夠發現以下特徵:數值化,短期化,忽略社群成員的體驗。

前端社群知名專家、《重學前端》專欄作者程劭非對KPI開源嗤之以鼻,他表示,“KPI專案多數是公司某些不懂技術的領導動了心思,覺得開源有公關意義,得投入資源大力搞。然而開源是長期投入的一件事,前期大量資源的投入,在公關稿的熱度過去之後必然要抽離,狂歡之後就只剩一地雞毛。”

在知乎上,KPI開源也被眾多公司職員所詬病,我們摘取了部分熱評。某匿名使用者透露到,“在開源專案的實際投入過程中,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迴圈。想要發力做開源,老闆卻不肯投入更多的資源,看不到快速增長的收入,就難有說服力。在執行上,也出現過很多短視操作,沒有長遠規劃。”[1]

也有一位知乎網友@Wang Xu表示,對於開源這樣開放式結局的任務,絕對忌諱“KPI式管理”,它必須充分激發開源團隊的創造力,應該明確OKR管理,根據目標分解要達到的關鍵結果,但考察的時候重點考察達到了什麼結果,是否幫助實現目標,而非和設定的“關鍵結果”死磕。 [1]

更有甚者認為,上級是不會理會下屬的死活,當公司達到一定的規模,一切“業績”都需要虛假的專案和資料支撐;扯上KPI的主要原因應該是立專案的不單純,團隊業務不多的情況真的為了KPI沒有問題也得製造問題,為了想痛點絞盡腦汁,最後晉升成功就再也不想維護了。 [2]

當然,關於KPI開源的話題,不僅有正反兩方的觀點,也有一些中立的態度。

有人認為,KPI開源是一個有用的方法,但需要合理使用和衡量,以確保它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合理的KPI可以給開源專案人員提供一個明確且可落地的目標,有利於大家統一思想,形成合力,更好地衡量和評估專案的績效。

然而,不合理的KPI可能會導致開源專案過度注重指標和資料,忽略專案的本質和創造性,最終使整個開源團隊轉向“唯KPI論”,很多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卻又往往被虛假的繁榮所矇蔽,忽略了人而浮於事,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嚴重影響公司健康的發展。

總的來說,KPI開源既有正向價值,也有負面影響。它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其最終效果取決於具體實施的方式和目的。組織或企業應該謹慎採用KPI開源方法,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以推動開源專案或社群的持續發展和成功。

怎麼規避KPI開源走調?

“開源專案如果失敗了,根本不會是因為機器、網路或辦公場地,它們死掉的唯一原因就是開發者們不再感興趣了。”EricStevenRaymond在《大教堂與集市》中如是說。使用者和開發者的參與度,決定著開源專案的生死。

基於開發者的真實需求,立足為其解決實際問題等角度,而非為了KPI而KPI,為了KPI而搞開源。那麼,企業或組織應該如何做專案,使其能夠可持續發展,又該如何規避KPI開源的走調問題?

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開源亦是如此。做開源專案的基本流程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切實可行的開源計劃,關注一線生產使用者的問題和訴求。其次,需要建立完備易用的知識庫,方便後續新社群及時快速上手專案。重點關注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的建設,上下游生態,國產化等。

另外,在專案後期,可能會出現組織架構調整,專案核心人員的變動,組織對於專案的重視程度變化等諸多原因,導致專案無法進行的情況。如果專案已成功地由社群支撐,則不存在專案後續維護問題。但是如果社群不足以支撐,則需要一個體面的“臨終”關懷,完善執行線上使用者的過渡,維護等問題。

對此,StoneDB開源社群PMC、首席架構師李浩提出建議,“對於高層管理人員,需要認可開源專案對於組織和社會帶來的價值,是一件值得長期堅持投入的事情。對於中層執行者,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評價考核體系,認可其參與開源專案對於組織的貢獻。最後,開源組織需要尊重每一個社群使用者。”

全方位推動開源專案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關注以下五個方面:

確定評估指標:在KPI開源中,要定義或確定好評估指標。KPI指標需要更多的從服務社群和專案出發,儘量減少組織短期對利益的訴求。例如,KPI指標可以設定為:社群活躍度,Issue平均響應時間,Review的及時程度;外部貢獻者的活躍程度;專案文件的完整程度和易讀性,上下游生態整合度等。

保證專案質量:開源專案有價值、有質量是根基。一個對行業沒有價值的開源專案,是無法持續發展的。KPI開源需要關注質量而非數量,這意味著更加關注程式碼的可讀性、可維護性以及提高專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透過實施更嚴格的程式碼審查、自動化測試和持續整合等方式實現。

培養開源文化:組織需要培養開源文化和開源環境,真正做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原則,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正迴圈,減少開源專案被大企業“白嫖”這類事情發生。組織和個人需要認清開源這條路的艱辛程度,杜絕“一夜暴富”的心理和“殺雞取卵”傷害社群的做法。

重視參與者體驗:KPI開源應該更加關注專案的實際應用場景和使用者需求,重視參與者體驗,以確保專案的長期價值。如果使用者或參與者熱愛開源社群,將會推動專案不斷髮展。開發者和社群使用者應該鼓勵參與者積極回饋開源專案,將開源專案在實際生產使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改進,幫助社群其他使用者避坑。

強調社群參與:從某種角度來看,開源社群就像一個微縮版的“國家或者社會”,大家在社會中具有社交和關聯性。社群參與是保證開源專案長期維護和可持續性的重要因素,開源專案和社群之間應多建立聯絡,從而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為大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做到1+1>2。

寫在最後

毫無疑問,企業投入資金做開源是一件非常值得贊同的事情,透過一定手段考核開源專案也無可厚非。但是,企業應該看重開源專案的長期價值,避免以專案進度要求開源產品進度,忽略開源產品本質是創新,而不是勞動密集型工作。在組織和個人名利雙收的同時,希望開源專案能夠保持初心。

您如何看待KPI開源?歡迎大家熱烈討論。

參考資料:

[1]知乎:企業搞開源的程式設計師KPI怎麼計算?

[2]知乎:美團離職員工公開揭發:KPI 開源專案,毫無使用價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45813/viewspace-294512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