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負責經濟與社會事務的副祕書長劉振民今天表示,儘管新冠疫情抹去了數十年的發展成果,但疫情危機也可以成為推動國際社會實施轉變的重要機遇。未來18個月內所採取的決策和行動,將決定世界能否推動疫情後的復甦,並按時完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劉振民在今天正式開幕的“可持續發展高階別政治論壇”上介紹了《2021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他指出,在新冠疫情來襲前,國際社會在減少貧困、改善母嬰健康、推進性別平等和擴大供電覆蓋等一些可持續發展重要領域取得了進展,但“進展發生的速度不夠快,且在一些真正變革性的領域,如減少不平等、降低碳排放和應對飢餓方面,進展或是趨於停滯,或是遭到扭轉。簡而言之,即便是在2020年年初,我們也沒有走在按時完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軌道上。”
新冠疫情危機對可持續發展目標
產生災難性影響
- 2020年陷入貧困的人口數量增加了1.19到1.24億人;
- 2.55億個全職工作崗位流失;
- 在疫情前就已經出現上升的飢餓人口數量可能進一步增加至8300萬到1.32億人;
- 未能達到最低閱讀熟練水平的兒童和青年人數增加了1.01億人,抹去了最近二十年來在教育領域所實現的發展成果;
- 危機同時加劇了現有的不平等,威脅著16億非正規經濟領域勞動者的生計,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係數在許多國家出現顯著上升;
但劉振民同時指出,新冠疫情所引發的經濟放緩並沒有帶來氣候危機的緩和。初步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主要溫室氣體濃度持續上升,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升高了1.2攝氏度,日益逼近《巴黎協定》所設立的1.5攝氏度的升溫上限。
此外,2020年,國際社會也未能完成停止生物多樣性喪失的目標,2015-2020年間,全球平均每年損失多達1000萬公頃森林。
報告顯示,部分用於支援可持續發展轉變的必要措施也受到了疫情的不利影響。
- 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動減少了40%,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顯著上升;
- 全球商品貿易額預計將下滑5.6%;
- 儘管政府發展援助淨值在2020年增加至1610億美元,但仍然未能滿足應對新冠疫情危機的需求,同時也未能達到長期訂立的發展援助達到國民總投資額0.7%的目標。
劉振民表示,總體而言,在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六年後,今年的報告所反映出的實施情況令人擔憂。
但報告同時也突顯出國際社會在面對疫情危機時所展現出來的抵禦力、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劉振民強調,只要各國“採取行動應對疫情所暴露出來的系統性不足、充分利用危機期間得來不易的政策智慧,並善用日新月異的科學和技術”,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按時實現仍然觸手可及。
劉振民在發言中提出了未來18個月內指引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努力的三大要素,“首先,我們必須為所有國家的復甦創造平等的條件”,這既包括公平分享新冠疫苗和治療方法,也包括建立全球經濟復甦計劃,已開發國家應通過官方發展援助、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殊提款權,以及減免債務等方式,確保讓發展中國家也能實現更加具有抵禦力的經濟復甦。
其次,劉振民表示,各國必須通過提供全民社會保障、醫療服務和教育等措施,“確保疫情所造成的可持續發展損失不會轉變成為長期的能力削弱”。
第三,各國都須合理利用科學知識和新技術的發展,“全面提供清潔能源、可持續糧食系統、消除數字鴻溝,以及建成更加可持續的交通和城市,都是涉及多個利益攸關方的明智之舉,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方方面面都能從中顯著獲益。”
報告強調,為了使可持續發展議程重回軌道,政府、城市、企業和行業必須利用疫情後復甦的契機,走上低碳、包容和具有抵禦力的發展之路,以減少碳排放、保護自然資源、創造更加體面的就業、推進性別平等,並應對日益增加的不平等。
劉振民表示,“我們正處在人類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今天所採取的決策和行動,將對未來的世世代代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從疫情中學到的經驗教訓,將幫助我們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讓我們共同抓住這一契機,讓這個十年成為行動、改變和恢復的十年,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並落實《巴黎協定》的承諾。”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同時還在今天釋出了一年一度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為全球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提供全面評估,突出相關進展和仍須努力的領域。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