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造成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在整個亞太地區,各國都遭受了突然的經濟收縮,同時貿易中斷,供應鏈斷裂,以及國際旅遊業的崩潰——導致了廣泛的就業機會喪失和貧困的增加。大流行病造成的經濟衝擊暴露了許多國家的結構性弱點和斷層——特別是在衛生和社會保護系統、數字連線和技能方面,以及我們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破壞環境的程度。當各國努力阻止大流行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時,他們也需要解決這些弱點——並重新建設得更好。

在大流行病之後。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將從危機中重建得更好。亞太經社會第77屆會議的主題研究報告分析了這一流行病對亞洲和太平洋國家的社會經濟影響,評估了迄今為止的行動,並提出了一個以區域合作為基礎的重建政策議程,該議程圍繞四個相互關聯的關鍵領域:擴大社會保護、投資於持續的恢復、加強連線和供應鏈;以及修補與自然的斷裂關係。

擴大社會保護

將社會保護嵌入國家發展議程,並分配必要的資源。作為不讓任何人掉隊的基礎,政府應該混合使用繳費型和非繳費型福利計劃。他們還需要擴大社會保護的範圍,將非正規工人納入其中,並確保婦女和弱勢人群得到充分的保障。

投資於持續的恢復

投資於符合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持續社會經濟復甦,將需要額外的財政資源。為了支援長期的、有彈性的、包容性的和可持續的發展,各國可以調整支出方向,使其遠離非發展領域,考慮進行稅收改革,以減少不均衡現象,支援氣候議程,並探索創新的融資工具。他們還可以倡導進一步的債務減免措施,並通過區域和國際合作加大打擊逃稅的力度。

加強連線和供應鏈

抵制保護主義行動,形成區域團結,以達成相稱的貿易反應。增加對貿易便利化、貿易數字化以及無紙化和無接觸貿易發展的支援。加快對數字化和寬頻連線的投資。通過區域協調的硬性和軟性基礎設施投資,提高貿易和運輸程式的效率和可持續性。

修補與自然的斷裂關係

通過區域性的地球健康議程,讓所有相關行為者參與進來,實施更好地管理人類和環境健康所需的體制、經濟結構和行為變革。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