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開發人員轉型做產品經理?

澀郎發表於2017-02-22

之所以談論如何看待開發人員轉型做產品經理這個話題,是因為之前有人在小密圈跟我提問,他想從技術轉為做產品,如何轉型,我把之前分享和回答的又進行了稍微的修整,分享給大家。

對於開發人員來說,其實晉升通道很窄,而且又少(注意:這並不代表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而且程式設計師絕對不是吃青春飯的)。一般一個開發團隊小的前端,後臺,設計加起來也就10人左右,大的幾十人,甚至幾百人,但是能夠做到技術經理,甚至CTO的,一個團隊也就一兩個人,這也就是意味著你得有身穿長袍,單槍匹馬從千軍萬馬中神情自若,脫穎而出的本領才可以。所以很多程式設計師幹久了就想著轉型了。其實對於轉型,最大的還應該是跟興趣有關,如果喜歡產品,那就好好做產品。

技術優勢

我認為對於開發人員轉型做產品經理的優勢,那是不言而喻,自然不用多說,那就是:技術優勢。不僅僅是和技術人員的溝通變得非常容易,更重要的是技術人員也不會隨隨便便用“這個功能實現不了”來糊弄產品經理了。畢竟哥們年輕的時候也經常那這句話來反駁產品經理。但是我估計弱勢也有很多,比如:程式設計師的思維模式,溝通能力,還有就是協調能力等等。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應該還是思維,一定要把工程思維,技術思維,轉化為產品思維。

弱勢分析

思維模式

程式設計師的思維模式很簡單,程式設計師的程式設計思維導致程式設計師思考總是在一條龍的邏輯上,雖然非常嚴謹,但是考慮面除了技術,那就是比較窄。做產品,應該需要從市場,競品,商業,運營等多方面考慮。一個產品的成功,不僅僅只能依靠技術,技術的可行性上。更多的應該著手於市場和使用者,學會分析市場需求和使用者行為,這樣才能做出符合市場和使用者的產品。自己平時應該多下載一些產品和競品使用,擺脫從技術角度如何實現這個產品的思維,而是思考人家這款產品為什麼這麼設計,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使用者喜歡,要站在一個使用者的角度,考慮產品成功的原因。

溝通能力

如果走向了產品崗位,那就意味著你要和測試,和運營,和市場還有技術,還有客戶等所有人打交道了。沒有一個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怎麼能夠讓市場,開發,運營的人聽懂你想要做的產品呢?產品經理處在溝通的中心,在不同的階段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尤其是產品立項、產品宣講都需要產品經理向別人表述清楚你的產品,你要把你的產品不僅僅是告訴別人,最重要的還得表達清楚。所以作為沉悶,不善言的程式設計師來說,要積極鍛鍊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協調能力

協調能力是需要加強的,不用多說,看看處在產品中心的產品經理需要推動整個產品的開發和運營,而且要協調收集整個市場反饋回來的資訊。不僅僅要把控整個產品的進度,還要把控產品經理。從產品的需求開始,就要進入整個協調階段。前期協調開發,推動開發,之後是測試,還要和運營配合,完成上線,最後要和市場和運營收集使用者的體驗和反饋資訊,再進行產品改進。從中都要考驗你的協調能力。

當然產品經理不僅僅需要上述能力,最基本的產品經理還需要會使用產品的工具,畫原型圖,寫需求,流程圖等等,這些都是基本功。這些工具的使用對於程式猿和產品汪來說,都應該不是問題,工具用多了自然都熟練了。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改變思維誤區。

我們上面談論了關於程式設計師,技術人轉變為產品經理優勢和弱勢,現在我們來聊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就是思維誤區。通過聊這個話題,簡單來看看轉為產品經理應該注意哪些東西。

思維誤區

其實技術人轉變為產品經理最有意思的誤區在於哪裡呢?我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這麼說的。技術人一般都是一群這樣的人:喜歡秀優越的智商,做事喜歡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具有完美主義綜合徵。而真正的產品人呢,是一群這樣的人:喜歡把使用者當做傻瓜,認為使用者的智商沒有下限,做事是以產品結果為導向的, MVP 產品能用就行。

看完對比就知道問題了吧,程式設計師的轉變就是應該從秀自己的智商優越感轉變為認為使用者都很笨才行,這樣做出來的產品,才能讓使用者簡單,方便的使用,以你的智商做出來的產品,可能使用者學起來比較麻煩。而且做事應該以市場,使用者為導向,滿足使用者,而不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制定,最重要的是機會很重要,市場競爭這麼激烈,不要等到做的非常完美的時候,才釋出,那時候已經晚了,MVP 產品可用就行,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簡化可實行產品。

是不是感覺非常有意思,做到這點轉變,才深入學習一些產品知識,我感覺技術人做產品還是非常有前途的。畢竟我們們是一群開發過產品的人。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技術分享公眾號:非著名程式設計師(smart_android)。技術文章均先首發於我的技術分享的微信公眾號。

如何看待開發人員轉型做產品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