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崇佐發表於2020-05-29
上文: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上):霸主Steam與新軍Epic的成長史

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話說回來,來勢洶洶的Epic,究竟又是否有能力挑戰Steam的市場霸權呢?

免費固然對玩家很有吸引力,但絕對不是全部。V社創始人加布紐維爾——“G胖”,就曾表達過自己對Steam核心競爭力的看法:價格並不重要,服務才決定成敗。

上篇文章中我們已經提到,Valve開發Steam的最初目標是,讓正版PC遊戲的安裝、升級、體驗變得更簡單,以此規避實體光碟的缺陷。如果單純拿正版遊戲的價格來與盜版遊戲做競爭,那是不可能贏的。

但如果正版遊戲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讓玩家能更輕鬆地得到優質的遊戲體驗,那麼才可以在競爭中佔據上風。大家來玩遊戲就是為了放鬆,沒有必要為了省錢(小遊戲僅需幾元)而去把時間耗費在打語言補丁、裝遊戲執行庫環境包、排查各種遊戲啟動和執行出現的Bug上。每次想要體驗遊戲新內容就必須再打補丁再解決Bug的苦惱,玩過盜版遊戲的玩家都懂。

因此,當問題迴歸到服務上,我們又要以新的視角去看待Epic和Steam的競爭:還在萌芽階段的Epic自然還拿不出Steam的服務質量,商城主要提供的也僅僅是與購買遊戲相關的服務。但以發展眼光看,他們有多少機會?

我個人認為,Steam商城給玩家的服務本可以更出色。但在社群生態的管理和優化上,Steam的不足比比皆是。同時,這也是Epic可以下手針對的地方。因為社群生態所能帶來的最大好處,是更強的使用者粘性,這也正是Epic所急需的東西。

1 談談外表:“1803年做出的UI”

0202年了,Steam依舊像是個陳舊的山寨瀏覽器。17年來的修修補補固然造就了Steam特色,卻也積累了很多毛病。

首先,是UI的冗餘。頂部5個入口,檢視欄中第一項就是檢視遊戲庫,遊戲欄第一項也是檢視遊戲庫,而下方四個入口中又有一個是檢視遊戲庫...

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在各個入口中,檢視欄的下拉選項是最為多餘的存在,本身的描述也很模糊。即便切換成英文版介面,其邏輯也依舊很奇怪(這一點倒是不少國外平臺都一樣,比如Origin)。

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因此,當玩家想要修改某一平時沒留意的設定,或者檢視某一型別的個人資料時,都需要花費不小的力氣開啟一個個入口去尋找。

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在社群版塊,其佈局也明顯過於龐大而雜亂,從“截圖”、“藝術作品”這類圖片形式內容,到“實況直播”這樣的視訊內容,再到“新聞”、“指南”、“評測”這樣的文字內容,全都糅合在了同一版塊,且並未根據內容形式和內容類別做出比較有邏輯的整合。

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這樣的佈局和寬泛的內容,很難抓住玩家的眼球。

在開啟其中某一板塊後,使用者看到的又是所有遊戲的相關內容,並未像商城那樣針對個人喜好,以演算法來推送玩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這樣的佈局和設計會使使用者資訊檢索和接收的難度大大增加,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也變得不太舒適。

正因如此,對Steam接觸不多的新使用者很難在商店以外的其他版塊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例如遊戲劇情討論、疑難問題解答、遊戲攻略等等。而老使用者則自然在體驗不佳的情況下前去尋找更合適的替代方案,比如國內的小黑盒等Steam遊戲社群。

相較之下,在UI設計上,絕大多數大廠的遊戲平臺都比Steam做得出色,雖然多少因為這些遊戲平臺僅擁有商城功能和好友功能,內容少自然就更整潔。但這也證明,Steam17年來的UI迭代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要想為玩家提供更舒適的體驗,Steam需要好好重新“打扮”一下自己的外表。

2 社群:你用過這玩意兒嗎?

總而言之,Steam的社群板塊除去創意工坊和市場外,對玩家來說就沒有什麼大的價值了。甚至於,Steam社群及遊戲論壇已經成為了“智商檢測器”般的存在,因為在這裡活躍的使用者主體為二:萌新與騙子。

而在實際內容上,從各種盜號小廣告到重複度極高的遊戲疑難問題諮詢,Steam社群就像是一根無人在乎的電線杆,這邊被貼了個“辦證”,那邊寫著“重金求子”,底下還有“男科祕方”。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Steam社群內就充斥著大量垃圾廣告資訊。例如無數個自稱“PUBG管理員”的賬號在包括《絕地求生》在內的各種熱門遊戲下傳送釣魚網址,以此試圖騙走玩家的賬號及其他虛擬道具。

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然而這樣的現象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即便這些水軍一眼就能被看出來。

遊戲分發平臺之戰(下):危機前夜的Steam

雖然這樣的欺詐行為與Steam官方沒有一點關聯,玩家上當受騙也大都不會因此將罪名加在Steam身上。但社群版塊本應是Steam玩家之間交流遊戲心得,分享遊戲體驗的社交紐帶,也是Steam整個平臺佈局的重要部分之一。環境遭受如此低階的垃圾資訊破壞,也意味著Steam在社群這塊並沒有花費心思去優化。

對於這麼一個體量極大的遊戲分發平臺來說,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新玩家湧入。那麼萌新玩家最煩惱的事情是什麼?

“我的遊戲為什麼打不開?”

“為什麼玩到一半黑屏了?”

“為什麼我被Steam封禁了?”

“哪裡有活動可以領遊戲道具?”

“誰可以帶我打遊戲?”

當Steam本身的社群無法為使用者解決這些問題時,自然而然,解決使用者社交需求和各類疑問的重任都被專注遊戲社交的各種第三方APP和平臺帶走了。

雖然Steam在社群運營上做得再好也不會有什麼可觀的盈利,但使用者粘性上的問題也因此被埋下伏筆。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難點是:作為一個覆蓋全球的平臺,如何對各類語言的垃圾資訊和違規行為進行較高效的清理,又要以何種方法來解決不同文化使用者之間的交流壁壘及社群內容在個性化上的不足呢?

某P站都在各地聘人給片子做翻譯呢,Steam要不也考慮一下...?

3 危機前夜

雖然在各大國內遊戲專區和論壇裡,玩家們並不認為Steam的這些缺陷對自己的體驗有什麼影響。但這很大程度來源於Steam在霸主寶座上坐的太久,也坐得太穩了——沒有參照物,沒有競爭者,Steam有再多的缺陷也一樣是世界最好的遊戲分發平臺。

當我與一些Steam忠實使用者談起這些Steam的缺陷時,他們往往不以為然。可實際上,Steam社群的停滯和退步,早已讓玩家習慣了在其他平臺和社群解決社交需求,那麼自然也就不會在意Steam在社群的運營和管理上的那些不作為。

但現在,冉冉升起的Epic同樣擁有頂級自研遊戲產品助陣,同樣具備進行競價戰的資本。甚至於它還擁有Steam所沒有的上游優勢:虛幻引擎。優惠的政策已經吸引到了很多遊戲廠商在Epic放自己的產品,那麼玩家的到來也只是時間問題,稍加耕耘,Epic不是沒有機會。何況在社群生態這方面,Steam給對手留下了太大的空當。

偏偏對手的大股東還是騰訊,世界上最會做社交的公司之一。

結合兩個平臺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只要能抓得住那些能突然引爆遊戲市場的頂級作品,遊戲平臺就可以獲得使用者的湧入大潮。Steam光靠一個《絕地求生》的熱潮就能打進中國市場,Epic更是以《堡壘之夜》為底氣做起了分發平臺。

那麼下次這樣的“風口”出現時,就是Epic逆轉局勢的機會。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在那之前儘快搭建起一個完整、便捷的遊戲平臺,拿出更好的社群運營和玩家服務。

作者: 崇佐  
來源:x1up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HjFswFf9iFrlX8ELJcUlJ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