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2019年就要過去了,中國AI發展究竟怎麼樣?
12月6日,北京,量子位召開首屆MEET 2020智慧未來大會,並且就“新價值、新邊界,新格局”為主題進行探討。
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百度副總裁景鯤在內的15位頂級產業領袖現場進行了分享、縱論和思辨探討。
所以2019年中國AI現狀究竟如何?2020年又走向何方?
我們以議程分享先後為序,提綱挈領整理15位嘉賓核心觀點,先一睹為快。
(完整分享稍後持續同步)
李開復:AI重估,落地為王,技術公司要有服務心態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開場接受量子位主編李根訪談,稱用博士的數量、AI得獎的次數來估量AI公司價值的時代正在過去。
起初AI狂飆突進,出現了一些不理性做法,在投融資中更是圖虛名大於實際。
但如今全球趨勢都一樣,AI公司正在經受價值重估,考量和增長都面向理性迴歸,AI公司比當年更清楚去落地、產生收入。
李開復也分享了AI落地中 誰會吃掉最大紅利的思考。
他認為AI技術公司要放平心態,有服務意識,落地為王,更加積極主動去幫助傳統業態實現變革。
之前也有觀點認為AI技術公司像空軍,傳統場景公司如陸軍,配合作戰面臨挑戰。
李開復同意類似比喻,但也強調:我們要接受,最後的元帥還是傳統的公司,我們的空軍還是給傳統公司賦能,提供價值的。不要認為我們空軍跟他們陸軍是平等的,還是要放下心態,1萬億的市場很大,我們能吃5%-10%就已經很好了。
百度景鯤:AI互動雙重新價值,從使用者到產業
百度公司副總裁、智慧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也圍繞“新價值、新邊界和新格局”展開了實踐分享。
特別是“新價值”,景鯤從小度的使用者價值和產業價值兩方面展開闡述。
使用者價值即產品帶來的便捷性,小度為使用者提供的價值,或者說小度的業務之本就建立在人機互動基礎之上。
每一次科技浪潮都是由人機互動的變革而推動的,而人機互動的變革會催生出新的作業系統,給使用者帶來無與倫比的新價值。
使用者從藉助滑鼠鍵盤從電腦獲取資訊,到手機觸屏,再到利用小度助手實現語音對話,互動方式更加自然,使用門檻越來越低。
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接觸和使用AI語音互動,推動著新的時代變革。
在產業價值層面,正如從Windows系統到iOS/Android,新一代作業系統讓開發者生態越來越大,也孵化出更多新型內容和服務形態,為產業提供巨大的新機遇。
隨著5G 和IoT技術的發展,以語音互動和對話式技能為基礎的新產業生態出現,而能夠同時實現使用者價值和產業價值的小度助手(DuerOS)作業系統已經無處不在,潛移默化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今年6月,搭載小度助手的智慧裝置啟用量超過4億臺,小度助手月互動次數36億次,處於業內領先地位。
小度助手平臺開發者生態規模越來越大,新型內容與服務越來越多,為中國智慧智慧音響市場蓬勃發展不斷“供氧”。
此外,新價值也在帶來新邊界。景鯤表示,“智慧音響已不再是音響”,而是更強大的人工智慧助手。
這也是在小度系AI互動登頂中國第一的歷程中,景鯤得出的最重要結論。
Momenta曹旭東:自動駕駛交貨時代中的“不變”
Momenta CEO曹旭東接著進行了分享,作為自動駕駛領域率先實現產品化交貨的獨角獸,Momenta在2019年釋出了L4級自主泊車方案,並且真正達到了量產級成本。
曹旭東稱,這還只是開始,而且相比產品交貨節奏,關注背後“不變”的規律更能抓住本質。
Momenta對自己的定位是打造自動駕駛的大腦。“大腦”包含三種元素,一是感知智慧;二是記憶,即高精度地圖;三是認知智慧,即自動駕駛的決策和規劃。
曹旭東認為,要最終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第一是資料驅動,第二是海量資料。而這就要靠量產自動駕駛和完全無人駕駛兩條腿走路。
完全的無人駕駛是一個長尾問題,要實現真正的完全無人駕駛,要解決的問題體量巨大,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通過資料驅動的方式,自動化解決其中99%的問題。
而資料驅動的原料就是海量資料。曹旭東介紹,據Momenta估計,要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需要100萬輛車跑一年的資料,而且這100萬輛車還必須按商業執行,每天跑10小時以上。即使是擁有500輛自動駕駛汽車的Waymo,也會遇到資料不足的問題。
Momenta的解決方案,就是兩條腿戰略。一條腿是量產的自動駕駛,以人為主,以量產帶來資料。
然後,通過資料驅動的方式結合量產自動駕駛獲得的資料,去自動化的解決99%的問題。
另一方面,完全無人駕駛又將給量產的自動駕駛反饋技術,保持技術領先。
曹旭東還分享了Momenta的三個願景:十年挽救百萬生命,十年解放100%的時間,十年讓物流和出行的效率翻倍。
圓桌激辯:自動駕駛不存在寒冬,洗牌是創業常態
曹旭東分享之後,大會繼續就自動駕駛展開了圓桌討論,由量子位聯合創始人、主編李根主持。
嬴徹科技執行副總裁 黃剛、文遠知行聯合創始人及CEO 韓旭加入探討。
黃剛認為, 技術落地是今年自動駕駛的關鍵詞。自動駕駛從技術到商業落地,還在走向成熟階段。在此過程中,重視資料閉環、重視車規級產品不斷落地很重要。
嬴徹科技主打自動駕駛在貨運物流中的應用,希望先利用L3技術提供賦能,把司機從駕駛員變成駕駛室管理員。
未來則進一步實現更高階別的自動駕駛,總結起來就是既要務實落地,也有進一步更高技術實現的追求。
文遠知行CEO韓旭則表達了對大眾輿論中“自動駕駛寒冬”的反駁,他也把 技術作為年度關鍵詞,認為當前外界對自動駕駛的質疑,本質還是技術問題。
“當技術問題能夠解決時,自動駕駛所謂‘寒冬’就會過去。”
就在今年,文遠知行還在廣州聯合落地了RoboTaxi車隊,韓旭稱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的終極應用形態可能不會一蹴而就,但並不代表自動駕駛有寒冬。
“來廣州看看吧,那裡的自動駕駛依然是春天。”
Momenta CEO曹旭東在圓桌中,認為自動駕駛作為AI在汽車領域的應用,究其本質依然是“資料”,所以關注資料驅動、並且不斷利用資料迭代,就能不斷把自動駕駛帶到千家萬戶。
曹旭東還不認為共享式的RoboTaxi會馬上成真,未來幾年,先用產品化、功能化的自動駕駛能力提升駕乘體驗,最後漸進式實現無處不在的自動駕駛。
曠視唐文斌:AI落地迴歸產業價值創造本質
曠視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也現場分享了思考。
他以“AI與產業變革相向而行”為主題展開演講,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AI賽道上的玩家開始推動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以AI賦能金融、城市、工業、農業等場景,實現技術的商業化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
唐文斌在演講中指出,要想實現AI與行業深度融合並創造價值,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低成本、大規模地產生演算法。因此,曠視自主研發了人工智慧演算法平臺Brain++,並打造了行業應用軟體和平臺軟體,實現低成本、高效率、更貼合的技術落地。
在此基礎上,曠視打造了以人工智慧驅動的物聯網解決方案,落地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個人物聯網,踐行AIoT發展道路。
唐文斌總結,在任何一個場景思考的時候,都需要回答兩個本質問題:
價值到底夠不夠大,技術能不能滿足需求。
所以在個人物聯網,曠視通過賦能手機,讓個人裝置變得更為智慧化;
在城市物聯網,曠視通過賦能感測器智慧,讓城市更加便捷和安全,是城市物聯網行業中地域覆蓋面最廣的公司之一;
在供應鏈物聯網,曠視以河圖(HETU)、機器人、自動化裝置等在內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
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曠視賦能某倉庫整週全天候運營,高效揀選及存放超過100萬個庫存單元。
唐文斌還是,AI賦能萬物毋庸置疑,但選準天時地利也非常重要。
中關村壹號官蘭蘭:AI企業服務計劃
在上午分享最後,主辦方量子位還與中關村壹號攜手,釋出了“AI企業服務計劃”,為幫助AI企業的發展,更盡一份力。
中關村壹號的運營方——北京實創億達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官蘭蘭也現場進行了分享。
她認為AI變革不止是技術到產業的落地,也讓配套服務和業態發生變化。
而聚焦是最好的方式,目前中關村壹號是中關村科學城標誌性建築群,聚焦人工智慧、金融科技、商業航天三大硬科技領域,致力於打造全球硬科技創新中心。
Pony.ai小馬智行、拉卡拉、天鏈測控、中科創星等眾多企業都已經入駐了中關村壹號的園區。
倪光南院士:抓住中國的“工程師紅利”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會上做了題為《軟體賦能數字經濟,創新驅動數字中國》的演講。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目前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約為35%,總量超過30萬億元。
隨著數字化轉型落地與應用階段的到來,倪光南院士認為,各個行業都會進入數字經濟的範疇。而數字經濟的發展,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會產生新的機遇。
而新一代資訊科技,就是推動數字經濟的引擎。
倪光南指出,未來5-10年可以預見三個方面的技術趨勢:
- 未來10年,人工智慧獎成為最具顛覆性的技術;
- 通用人工智慧/神經形態硬體/量子計算/深度強化學習/腦機介面等技術仍處於上升階段;
- 自然語言問答/智慧數字挖掘等已經脫離曲線,走向成熟。
除此之外,倪光南院士還談到了對中國網信領域總態勢的認識。
倪光南認為,網信領域技術新,發展快,人才作用大,中國有後發優勢。並且,目前中國網信領域總體技術和產業水平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目前,在全球前10家市值最大的ICT企業中,美國佔到6家,中國則有3家入圍,分別是華為、阿里和騰訊。
雖然在如電商、移動支付、社交、搜尋等網際網路應用,以及5G、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兩方面具有優勢,但中國網信領域的發展依然嚴重受制於美國,主要“短板”是在晶片和基礎軟體(包括OS和工業軟體等)方面。
“短板”的存在,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客觀原因在於:其一,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國力和科技水平等與已開發國家有差距。其二,外國對我國實行禁運封鎖。
而主觀願意在於:一、“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想影響。二、重硬體輕軟體思想。三、“穿馬甲”問題,即將某些不能自主可控的外國產品打扮成自主可控的國產產品。
要追趕差距,就要實現“自主可控”,堅持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堅持自主獨立和對外開放相統一。
未來,中國的軟體產業將更有作為,推動新一代資訊科技發展。中國也需從“人口紅利”過渡到“工程師紅利”。
無論是小視角還是大視野,科技發展應當是給予人類社會正能量和希望的。
明略吳信東:資料中臺是智慧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之源
明略科技首席科學家、明略科學院院長、IEEE Fellow吳信東教授,也現場進行了分享。
吳信東認為,在新經濟時代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多元化和專注。
許多人認為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但其實不然。重點是企業的多元化產品是需要圍繞同一個核心競爭力去開展的。
明略科技便是如此。十年前,最開始從網際網路的一個廣告監測業務開始,到現在已經擴充了大量的業務:
為公共安全做資料分析,有助於破案;為金融行業提供風控系統;為零售業提供更新一代的智慧化供應鏈管理系統,甚至銷量預測系統。
正如吳信東所說:“我們也很多元化,但是我們所有的業務都是圍繞著資料、圍繞著人工智慧技術來展開的。一個企業一定要有他核心的競爭力。”
他認為,在今天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就是要打造資料中臺。一個企業擁有了數字化能力,就擁有了對未來的預測能力,擁有更加長遠的可擴充套件可複製的能力。
尤其是傳統行業,許多企業規模做到一定程度,若是沒有經過數字化改造的話,是不可能繼續擴充套件的。
吳信東還分享了明略科技在資料中臺落地的過程中發現與心得體會:
- 多源異構資料的使用對AI有巨大意義;
- 重視資料、系統、使用者的三元關係;
- 始終要思考面向未來的架構。
滴滴葉傑平:有場景,AI賦能可以創造更大價值
滴滴出行副總裁、AI Lab負責人葉傑平在本次大會中做了題為《AI在出行領域的機遇與挑戰》的演講。
滴滴出行以強化學習、深度學習、統計和運籌為演算法基礎,利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和知識圖譜等技術,做到了在出行行業中的落地。
其AI技術賦能了例如智慧派單、司機AI助手、智慧客服、出行圖譜等現實場景和應用。
甚至還把機器翻譯模型出口到了日本,實現了日本叫車體驗中的落地。
葉傑平表示:“基於在出行領域的經年積累與行業洞察,我們意識到不管在出行行業,還是其他領域,很多痛點難點急需技術的變革和推動,以及產業鏈上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
因此,滴滴出行在本次大會上提供了滴滴AI平臺,一個開放、專業、創新,面向行業及產業進行開放賦能的平臺。
滴滴AI目前已在多業務領域廣泛落地,包括智慧運營、智慧地圖、智慧客服、出行安全、智慧車載、智慧交通等等。
已具備以視覺智慧、語音智慧、語言智慧、資料智慧、時空智慧為代表的五大技術能力與服務,提供合計56項AI開放能力。
同時,整合滴滴AI優勢能力與行業資源,推出了4大領域AI解決方案,分別為:智慧汽車、智慧城市、智慧運營和智慧客服。
搜狗王硯峰:AI如何打破“舊”邊界
在本次大會的主題中, 邊界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邊界。視覺創業公司切入語音和晶片,晶片公司加碼軟體和演算法,語音互動企業攻入視覺領域,核心還是AI,但哪有成規固土,邊界在不斷破立中重塑。
另一方面是行業與行業的邊界。技術公司通過AI線下落地,而場景企業也在加持AI攻堅技術。
現如今AI+已經成為共識,但新增紅利終將花落誰家?
打破公司與公司的邊界,從語音互動攻入視覺領域,搜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搜狗AI互動事業部總經理王硯峰做了題為《搜狗的AI之路》的演講。
搜狗利用AI技術賦能語音領域,推出了AI錄音筆,這也對錄音筆行業產生了顛覆性影響。
2013年至2018年,錄音筆行業銷量處於下滑狀態。而2019年3月,自搜狗AI錄音筆釋出之後,主流電商平臺的錄音筆品類訪客量發生了“逆襲”的變化。
王硯峰認為,語言AI的發展方向是自然互動和知識計算的結合。
其基於Deep Neural Transducer Model的深度學習端到端語音識別技術,單日語音輸入呼叫次數峰值超8億次。
當然在音訊內容的理解、AI深度降噪、語音合成(WaveNet / WaveRNN)等技術方面,搜狗也做到不錯的落地。
語音變聲技術還是在知識付費領域進行了一個里程碑性的嘗試。
基於成熟的語音技術,搜狗從語音合成走向了音視訊合成——搜狗分身。
從2018年Q3到2019年Q3,僅一年時間內,搜狗分身便已經更新4代,而第五代即將在明年年初發布。
快手劉霽:AI落地有溫度,提升每個人的幸福感
快手AI平臺和西雅圖AI實驗室負責人劉霽,也專程從西雅圖飛抵北京參與大會,並分享了快手如何將AI不斷帶入終端產品中。
作為國民級短視訊應用,快手已有數億使用者,而AI不斷展現的新技術能力,可以進一步提升使用者體驗。
在過去一年中,快手App中,AI的功能通過換臉、AR表情、“秒變娃娃臉”和場景識別自動配樂等落地,而且極大豐富了使用者娛樂性,使產品體驗更好。
但過程中並非沒有挑戰。
作為國民級產品,一方面快手AI技術團隊不僅要第一時間將最新技術打磨成穩定產品功能落地終端。另一方面還要兼顧所有型號、價位手機,讓使用者無差別感受到新技術的樂趣。
所以快手也在過程中創造了諸多“不可能的任務”,比如實時秒變娃娃臉等功能,之前並沒有人真正實現全平臺終端無差別應用。
劉霽說,AI落地多元而豐富,但通過有溫度的技術落地來提升每個人獨特的幸福感,正是快手的目標。
澎思馬原:AI落地從“AI+”到“行業+”
澎思科技創始人、CEO馬原,也分享了AI落地實踐中的最新思考。
馬原是國內第一批人工智慧專業畢業生,也是國內最早展開AI產業化落地的實踐領袖。
澎思雖然在AI創業公司中後啟,但來勢凶猛,成為新勢力代表。
而且在看似“戰爭結束”的安防領域,澎思迅速開創新天地,斬獲多輪融資認可,業務落地進展非常迅速。
在現場,馬原也分享了在一個看起來AI技術最先觸達、驗證的領域,後發者更快速度突破的方法。
馬原不認為AI落地中的諸多領域已經塵埃落定,比如AI方案這樣的領域,實際上並非“紅海”一片。
而且在經歷過落地爭奪後,真正價值創造被進一步激發,這讓智慧安防和智慧落地的藍海真正開啟,也是澎思快速進展的核心原因。
馬原還強調,之前我們談論太多“AI+行業”,但在技術落地真正深入行業、場景後,應該轉變心態和思路,以服務者的意識,以“行業+AI”來指導行動。
馬原還認為,AI落地並非一蹴而就,但新價值創造已經明確,新邊界也在不斷擴充,新格局也就會在過程中不斷重塑和確立。
量子位創始人孟鴻:新價值、新邊界,新格局
量子位創始人及CEO孟鴻也在本次大會上登臺致辭,分享了2019年核心資料和進展。
作為關注前沿科技趨勢的新媒體,量子位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已經是使用者量最大、訪問量最大、影響力最大的平臺。
同時,對於2019年AI發展概況,最後歸結為3大關鍵詞:
新價值、新邊界,新格局。
孟鴻從新價值說起。稱過去的一年裡,外界已經不再單一的看待AI的價值。落地為王,正在成為新的評價標準。在很多行業,人工智慧的威力已經被證實,大家也更關心未來新技術的推動力會如何延續,還有哪些紅利會遞次出現。
新邊界,則意味著舊邊界的消失。價值的重估,目標的重塑,正讓既往的邊界變得模糊。演算法公司殺入晶片領域,硬體公司加碼軟體實力,圍繞AI這個核心技術,過去習以為常的楚河漢界,已經被打破。
構建產業鏈和單點突破,傳統巨頭和新興勢力,新邊界到底會在何處重新確立?充滿著未知和不確定性。
最後,前面兩大變化,最終會形成一個全新的格局:
在習以為常的地方,會冒出意想不到的競爭者;在塵埃落定的時刻,會突然再起波瀾;一場全新的排位賽已經打響,未來許多年可能都會因此改變。
所以2019年全年,歸根結底就是新價值、新邊界、新格局的湧動。
接著,量子位與IDC聯合釋出的首份中國以人工智慧應用為主題的白皮書也推出。
IDC鍾振山:中國AI保持高速增長,5年後市場規模119億美元
大會最後,知名第三方機構IDC聯合量子位釋出了《2019中國人工智慧行業白皮書》,全面展示了2019年中國人工智慧應用狀況。
這也是國內首份以人工智慧應用為主題的報告。
IDC中國副總裁鍾振山現場進行了解析。
《白皮書》顯示,受持續利好政策推動,2019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計佔全球總量的12%,年增長率64%,成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慧單一市場。
2019年,政府投入規模持續擴大,中國人工智慧產業不論是市場規模增長還是行業應用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但同時, 2019年AI應用落地效果尚未實際量化,或相比前期規劃還有一定差距,AI專案的投資計劃迴歸理性,行業使用者發展人工智慧,還存在人才、資料、應用、成本等方面的挑戰。
《白皮書》認為,地方政府、服務、零售、製造、醫療、電信等是未來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具有潛力的領域。
IDC預計,到2023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119億美元,2018-2023年複合增長率達46.6%。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將再續輝煌,並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2020年人工智慧市場玩家需要基於挑戰行動,在人才、資料、應用、投入方面加強規劃,形成部署人工智慧的最佳實踐。
整體而言,IDC和量子位聯合釋出的白皮書,對中國AI落地和未來充滿信心。
2019中國人工智慧年度評選揭曉
此外,大會上2019中國人工智慧年度榜單的正式釋出。
在業界知名專家的監督下,結合確切的營收、技術、融資資料,以及量子位多年來對AI產業的跟蹤報導與觀察,50大領航企業、10大商業突破人物、10大最具創新產品脫穎而出。
50大領航企業
10大商業突破人物
10大最具創新產品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