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潛意識資訊”的概念誕生於1957年夏天美國新澤西的一家電影院裡。在奧斯卡獲獎影片《野餐》(Picnic)上映期間,市場研究員詹姆斯·維卡里(James Vicary)讓螢幕每隔5秒鐘就閃現一次可口可樂或爆米花的廣告。由於畫面轉瞬即逝,停留時間僅有3千分之一秒,觀眾無法有意識地察覺到它們的出現,但可樂和爆米花的銷量卻因此分別增加了18.1%和57.8%。

然而,心理測試公司Psychological Corp隨後向維卡里發起了挑戰,要求他複製這項實驗。在複製實驗中,食品銷量並未增加,維卡里也承認之前的實驗結果是自己編造的。一些專家甚至認為,他當初根本就沒做完整套實驗。

那麼,潛意識資訊是否只是個噱頭呢?還是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潛意識廣告被視為一種非常有力的宣傳形式,但支撐這一結論的基礎其實並不堅實。”明尼蘇達大學德盧斯分校的心理學助理教授伊安·齊默爾曼(Ian Zimmerman)指出。不過這種手段並非完全是聳人聽聞,“潛意識資訊的確有一定影響力。”但這種影響力受多種因素制約,如觀眾是否會受該產品吸引等等。

從理論上來說,潛意識資訊會在人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向人們輸送某種資訊。由於資訊輸送得很快,大腦也許會忽略這些資訊。例如,喬治·布什在2000年競選總統期間,他的團隊曾在一則宣傳廣告中讓“老鼠”(RATS)這個詞迅速閃現了一下,用來嘲諷競爭對手戈爾。影響詞還可以圖片的形式表現,如在傑比斯金酒的廣告中,就有冰塊拼出“性”(SEX)這個詞的畫面。至於這些做法是否會影響到選民和消費者,我們還不得而知。

不過科學家知道的是,潛意識資訊在實驗室中的確有一定作用。2002年發表在《應用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篇報告介紹道,研究人員曾在某一集《辛普森一家》中插入了十幾幀可樂罐的照片、以及十幾幀寫有“渴”(thirsty)這個字的畫面。據受試者報告,在看完這一集之後,他們口渴的程度比看之前平均增加了27%,而控制組的口渴程度則要略低一籌。2006年發表在《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項研究也出現了類似的結果:受試者們在完成一項計算機任務的同時,會瞥見立頓冰茶的廣告。這些受試者事後會忍不住多喝一罐飲料。不過只有當受試者本來就感到口渴時,才會產生這種效果。

簡單來說,當潛意識資訊剛好與觀眾本身的渴望相吻合時,取得的效果最佳。“如果我們對其宣傳的事物並沒有需求,潛意識資訊也許就不會非常有效。”齊默爾曼說道。

雖然潛意識資訊的確會對人造成影響,但持續時間並不長。2016年發表在《意識神經科學》(Neuroscience of Consciousnes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這種影響頂多持續25分鐘。換句話說,潛意識廣告不大可能讓觀眾從沙發上起身、跑去商店買東西。

“潛意識資訊不足以讓你購買某種自己並不想要的商品、或給自己不喜歡的候選人投票。”齊默爾曼表示,“這類資訊的影響力並沒有那麼大。”

自 新浪科技